遼寧省沈陽市關工委
2020年以來,遼寧省沈陽市關工委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契機,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傳承紅色基因工程為載體,通過打造紅色高地,講好紅色故事,匯聚紅色資源,引導廣大青少年學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厚植青少年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
市關工委創新方式開展打造紅色高地活動,讓廣大五老和青少年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打造學雷鋒精神高地。市關工委印制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習雷鋒的系列講話摘編》《雷鋒日記》《榜樣》等書籍發到中小學校,同時有效整合全省乃至全國豐富的學雷鋒資源,在全市街道、社區推廣建立“雷鋒之家”“雷鋒愛心超市”“雷鋒紅色驛站”等公益性平臺,在中小學校開展續寫雷鋒日記、續存“雷鋒存折”等活動。打造紅色文化高地。全市各級關工委開展富有特色、形式多樣的慶祝建黨百年文體活動1200 多場。開展“全市中小學英雄中隊慶祝建黨100周年——風采展示活動會演”暨“青少年國旗班”活動。在“沈陽關工委”微信公眾號連載黨史故事,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礪初心、頌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線上黨史學習演講征文推送活動。征集五老征文67 篇、青少年征文167 篇,五老演講視頻72 個,青少年演講視頻117 個。鐵西區重工街道組織社區干部和五老志愿者歷時5 個月精心打造制作完成《紅色經典畫廊》“一條街”,30 多幅彩畫描繪了黨的發展歷程。皇姑區關工委和皇姑區教育局聯合舉辦“大手牽小手 同心跟黨走”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新民市關工委通過開展五老報告團講百個黨史故事,百名小作家寫百篇頌黨故事征文,百個團隊演百個黨史故事,百名青少年講百個黨史故事活動,慶祝建黨百年。法庫縣關工委開展“學百年黨史,作百場報告,拍百部優秀微視頻,評百名優秀宣講員”主題教育活動。康平鎮九年一貫制學校關工委舉行“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的繪畫展活動,學生們用手中的畫筆再現黨的豐功偉績,展現百年黨的夢想、追求、擔當。打造五老釋能高地。動員組織廣大五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為青少年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捐資救助學生2171 人;有1074 名五老參與幫助留守、流動兒童6484 人;利用重要時間節點對未成年服刑人員、350 名高齡患病五老和960 名困境青少年兒童進行慰問幫扶。

3月4日,沈陽市關工委舉辦“傳承紅色基因大篷車”啟動儀式

“傳承紅色基因大篷車”進校園、進社區(村屯)、進企業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
市關工委在全市范圍內持續大力開展“三堂”活動,即市關工委舉辦“講堂”,區、縣(市)關工委舉辦“課堂”,學校舉辦“學堂”。3月26日,市關工委在東北育才學校舉辦“講好百年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邀請當代雷鋒郭明義作為大講堂開講人;邀請具有政治優勢、威望優勢、經驗優勢和示范引領作用的“先鋒模范人物”和優秀五老作為主要宣講人,深入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開展豐富多彩的宣講活動。上半年,市關工委“大講堂”特聘專家龍凡、馬劍、畢可弟、徐文濤、孫桂琴、范龍昌、文中強、牟振華以及市關工委副主任楊大勇等到大中小學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周邊城市開展宣講活動47 次,受眾近萬余人。在市關工委的帶動下,全市各級關工委同步推進、同頻共振,通過電視、網絡等渠道開展對象化、分眾化宣講。鐵西區組織開展了“百年黨史進校園——進學堂”“百年黨史進社區——進課堂”活動,其中僅“五老報告團”成員石兆義就先后走進8 所中小學校作黨史報告9 場次,聽課學生3000 人次。大東區關工委組織中小學錄制100 集“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百年故事”微視頻,向全區中小學和街道、社區播放。全市舉辦各種形式互動交流活動1415 場,受眾學生及廣大群體達19 萬多人次,切實推動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化、互動化、生動化。

沈陽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許文有等領導一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士官學校校史館授予“沈陽市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牌匾
注重把本地區紅色資源作為生動教材。市關工委充分利用沈陽現有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和分散在各區、縣(市)的革命遺址等黨史國史教育基地,組織五老和青少年開展紅色主題教學活動。上半年共組織12 萬名青少年實地參觀學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注重借勢全國紅色資源。聯合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局分別組成15 個調研組奔赴全國100 個紅色教育基地學習調研,向全國200 個地市級以上關工委發出“工作交流商請函”,整合全國有影響力的各級各類愛國主義教育資源,打造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流動紅色紀念館”,以史動人,讓紅色基因煥發光彩。市關工委已收集全國112 個黨史國史教育基地資料,市區兩級關工委投入資金22 萬元制作完成了偉人、英模、黨史、國史為主題的610 套“流動紅色紀念館”。截至目前,全市各級關工委深入近百所大、中、小學利用“流動紅色紀念館”就近就便組織近11 萬人次學生開展體驗式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歷史、重溫歷史,讓紅色資源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注重常態激活紅色資源。積極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大篷車”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活動。3月4日,“傳承紅色基因大篷車”啟動儀式后,十幾輛“大篷車”滿載著“凝心聚力學黨史·砥礪前行強黨性”黨史展板、雷鋒精神展板、中共滿洲省委舊址宣傳展板等紅色教育資源,以“流動紅色紀念館”的形式在全市中小學進行巡回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