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職院校專業群評價體系建構的三重突破:理念、管理和技術

2021-09-22 01:56:43胡德鑫金子
教育與職業(上) 2021年9期
關鍵詞:專業群評價指標管理機制

胡德鑫 金子

[摘要]科學的評價機制作為推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有效載體,在專業結構調整、課程教學優化和多方協同育人等關鍵環節都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從目前實踐看,專業群評價需要著重解決理念、管理和技術三個層面的問題。一是理念建構,即宏觀層面解決“根據什么來評”的問題,主要在于樹立科學的專業群評價理念;二是管理機制,即中觀層面解決“應該由誰來評”的問題,核心在于評價權力的分配與運行;三是技術設計,即微觀層面解決“具體怎么來評”的問題,關鍵在于設計合理有效的評價指標。

[關鍵詞]高職院校;專業群;評價指標;理念建構;管理機制;技術設計

[作者簡介]胡德鑫(1988- ),男,山東濰坊人,天津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金子(1996- ),女,湖北黃梅人,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在讀碩士。(天津 300354)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1)17-0019-07

專業群建設是高職院校不斷發展的內生動力和主要標志之一,是國家“雙高計劃”推進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我國職業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2019年2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同年4月,教育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提出“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的總體目標,并在12月確定首批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名單。2020年12月,教育部、財政部印發《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績效管理暫行辦法》,將專業群建設納入“雙高計劃”院校的績效管理與評價中,持續推進“雙高計劃”,同時推動專業群建設和研究工作。

實踐證明,構建完善有效的專業群評價體系,是當前高職專業群建設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從歷史演進的角度來看,“專業群”不是一個新事物,2006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已經提到“根據市場需求與專業設置情況,建立以重點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群”。在十幾年的專業群建設實踐過程中,已經建立起一批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例如,“盲目建立專業群,無法彰顯地域特色,未能有效對接產業群發展”“專業群內部不能形成應有的聯動集群效應”“專業群內的師資隊伍缺乏優勢,未能形成良好的課程結構”等。追溯這些問題的成因,一方面,實踐者對專業群理論內涵與組群邏輯的認識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最為關鍵的是缺乏系統的評價體系來指導、診斷和規范專業群的建設。關于高職院校專業群評價體系方面的研究尚處在認知的盲區,且實踐層面也有待進一步推進。因此,無論從研究或是實踐的角度,構建具有指導性和規范性的高職院校專業群評價體系都有極大的現實必要性。基于此,本文擬采用“理念建構—管理機制—技術設計”的分析框架,構建高職院校專業群評價體系,以期為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提供科學參考。

一、理念建構:樹立科學全面的高質量發展新理念

(一)“一個目標”是高職專業群評價體系建構的價值訴求

培養什么樣的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這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和目標,要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活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其首要目標和終極價值訴求。專業群的評價作為高職專業群建設的重要環節,也應遵循立德樹人的理念導向。從專業到專業群的集群化發展路徑,彰顯著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的本質屬性,諸如職業性、實踐性和社會性等。但需指出的是,高職專業群建設同樣擔負著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本使命。同時,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教育評價是引導教育事業發展的指揮棒,決定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能否落到實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指出“改革學校評價,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在最新的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指標設計中,也新增加了“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并把其放到首要位置。比類從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群評價應著重將立德樹人的評價理念貫徹到職業院校辦學方向、專業建設、教學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等各個環節之中,著力打造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育人機制,把立德樹人融入“做中學、學中做”的育人全過程。基于此,要系統設計以立德樹人為導向的高職專業群評價指標體系,從而建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專業群評價體系。

(二)“四個功能”是高職專業群評價體系建構的基本目標

從認識論角度出發,闡釋和厘清高職專業群評價的本質內涵,是形成專業群評價理念的關鍵前提和重要基礎。專業群的內涵是指圍繞產業,由一些結構合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若干專業形成的集合;專業群建設不僅具有集聚資源、服務產業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經濟與社會價值,還具有革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職業發展能力等更高的教育價值與意義。基于專業群的內涵,可衍生出專業群評價的操作性定義,即根據專業群建設的目標和職能,建立起一個可觀測、可比較、可反饋的專業群評價指標體系,考量專業群建設過程中投入、產出的內在關系,從而得出對專業群發展狀態和建設效果的判斷,最終從科學評價的角度探討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乃至整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本質規律。通過開展專業群科學評價,可以引導高職院校更好地開展專業群建設實踐,進而引領專業群改革發展的現實走向。依前所述,高職專業群評價是促進專業群建設不可或缺的衡量手段和參考指南,這主要體現在診斷、管理、導向和發展四種教育評價的基本功能之中。第一,診斷功能。專業群評價是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及指標體系進行的,采取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和適宜的評價手段,檢驗并評定高職院校專業群的發展狀態和建設成果。第二,管理功能。專業群評價結果對于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具有反芻作用,專業群評價結束后,高職院校根據評價結果對比找出現階段專業群建設存在的差距,對應調整學校組織管理制度,進一步推動專業群建設。第三,導向功能。專業群評價結果對于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具有激勵和指導作用,使高職院校明確專業群未來建設與改革的方向。第四,發展功能。通過對專業群開展評價,推動實現專業群設置與產業群、專業群課程與職業標準、專業群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畢業要求與職業資格要求、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的“五個對接”,進而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促進人才培養規格與產業崗業需求的有效匹配。總之,在理念建構層面,重點將教育評價的四個基本功能融入高職專業群評價目標的設計之中,以有效發揮其引領改革的內驅作用。

(三)“多元參與”是高職專業群評價體系建構的有效路徑

推進多元參與共評是專業群評價過程中的有效質控依托與屏障工具,也是樹立職業教育現代化治理理念的重要路徑。《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強調,要構建政府、學校、社會等多元參與的評價體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導部門統一負責的教育評估監測機制,發揮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作用。從現代治理理論的角度,科學有效的專業群評價應具有三個主要特征:首先是樹立多元共治思維。現代治理觀尊重和保障相關主體的利益,促使各主體以對話平等、協商溝通、民主決策的方式參與決策。其次是建構規范的治理結構和協調的治理機制。在治理過程中,各主體充分發揮各自在內外部評價中的職能和作用,各司其職,并保持各主體間的良性互動和協調聯動,多方協同開展評價。最后是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現代治理強調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通過外部評價有效推動學校內部建構其自覺、自律、自身的質量評價文化,同時完善學校內部評價體系,與外部評價協同發力。總的來看,基于現代治理理論構建高職專業群的評價體系,應積極引導行業、企業、第三方機構、社會公眾等多元化主體參與評價過程,促進多元評價主體間的協同互動和良性聯動,確保專業群評價結果的全面性、客觀性和透明性。

二、管理機制:構建政府、市場和教育之間的聯動協同機制

從中觀層面看,高職專業群評價中涉及的管理層面問題是評價權力的合理分配與運行,即“應該由誰來評”的問題。專業群建設涉及諸多利益相關群體,任何一方主導評價或者任何一方的評價作用得不到發揮,都會影響專業群評價的全面性、客觀性和公正性。在管理層面上,關鍵問題在于如何使專業群的多元評價主體責任明確、各司其職,實現專業群內外部評價的相互配合和聯動發展。

(一)政策設計:政府由評價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

長期以來,我國傳統的職業教育管理延續著計劃管理模式,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將學校的舉辦權、管理權和評價權集于一身,職業教育的評價管理具有濃重的集權化、強制化等特征。2015年,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 ?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以推進管辦評分離為基本要求,以轉變政府職能為突破口,促進教育治理的現代化。因此,在高水平專業群的評價過程中,政府應該轉變以往的角色和職能定位,由干預包攬式轉型為支持性角色,從評價的主導者轉變成發起者、引導者和服務者。一方面,政府可以簡政放權,引入第三方機構,將權力下放給職業院校或者社會公眾等,使得專業群的外部評價具有廣泛、自主的空間;另一方面,政府應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和影響力,做好頂層設計,通過出臺高水平專業群評價方案和意見,引導高職院校、第三方評價機構建立正確的評價理念,從控制評價變為監督評價、引導評價,以評促建,保障專業群建設的良性運行。

(二)外部評價:打造專業而獨立的第三方評價機構

確保評價客觀公正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引入獨立于教育行政部門和高職院校之外的第三方評價機構,這也是保障高職院校內部專業群建設質量的必要條件。與我國不同,德國的職業教育尤其注重建立第三方監測與評價機制來保障職業院校的內部質量,其第三方評價機構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在德國,一般各州設立專門的研究所作為獨立于政府和高校的非政府機構來負責學校職業教育質量的監測和評價,如巴符州的學校發展研究所、巴伐利亞州的學校質量與教育研究所、不來梅州的學校研究所等。這些研究所設有專家評價團隊,每個成員均是經過系統培訓和資格認定的、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和豐富教育實踐經驗、熟悉職業院校運行規律的專家。在評價過程中,專家團隊通過網絡調查、現場考察、資料分析等方式對職業院校進行綜合評價,并提供客觀的評價結果,避免教育內部評價的盲目性。在我國,傳統的職業教育評價主要是由政府主導的。在評價過程中,政府既是評價標準的制定者,也是評價實施的主體,還是評價結果的判斷者。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評價模式具有權威性強、指導性高、見效快的優點,但也存在職業院校應付評價檢查、評價客觀性缺失等問題。伴隨著我國職業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一些承擔著職業教育評價職能的第三方評價機構相繼誕生,推動我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步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在專業群的評價過程中,設置獨立于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之外的非官方高水平專業群評價組織,是促進教育內部評價向外部評價轉變的必要措施,是確保評價過程和結果公平客觀的重要保障。第一,加強制度建設,健全完善高等職業院校高水平專業群第三方評價的各類政策設計。一方面,要加強立法建設,為高職院校專業群評價提供法律依據和規范。目前,我國評價相關法律規范還不具備,各地政府可以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精神,結合當地實際,出臺相應的地方性法規,引導和規范高職院校專業群的第三方評價工作。另一方面,建立適當的評價監督機制,使得高職院校專業群評價工作更加公開透明。第三方機構完成每一階段的專業群評價后,針對其評價工作進行再評價,各高職院校參考評價結果展開自查,如有異議,申請復核并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出仲裁,以形成對第三方評價機構的監督。第二,遴選專業良好的第三方評價機構,提高第三方評價機構的綜合評價能力。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應選擇具有資質且公信力良好的專業群評價機構,并與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應發揮職能,切實提高第三方評價機構的綜合評價能力。例如,組織職業教育專家學者對評價專業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引導第三方評價機構學習國內外專業群評價工作的先進經驗,加強評價工作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第三,以專業群評價為抓手,支持和引導第三方評價機構參與專業群建設全過程。例如,邀請第三方評價機構參與制訂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方案;借助第三方評價機構的專業力量,通過講座、學術報告等方式,開展專業群教師培訓,打造專業群內高水平師資隊伍。

(三)內部評價:形成校企聯動的自我內部評價機制

高職院校既是專業群建設的主體,也是專業群內部評價的主體。因而,高職院校要發揮主體性職責,依據“自評為主,以外促內”的原則,構建起專業群內部校企聯動、動態持續、不斷完善的自我評價機制。一是打造“中間體”的校內自我評價機構。該機構要獨立于高校其他二級行政部門和專業群組織之外,獨立行使監測和評價的功能。二是建立起校企聯動的自我評價運行機制。對接產業群,依托行業企業的專業力量,在國家相關政策精神的指導下,共同制定自我評價標準、方案和制度;邀請行業協會、職業教育專業指導委員會和企業等組織的專業代表,參與專業群的評價過程,確保評價過程的客觀性;每階段的專業群內部自我評價工作完成后,將評價結果公示于眾,以接受行業、企業和公眾等社會力量的監督。三是實施常態化的專業群內部自我評價,將自我評價滲入職業院校日常管理的過程,充分發揮自我評價的反饋和改善功能。在專業群的日常管理過程中,加入常規化的自我評價環節,采集專業群建設的日常數據,對比專業群建設目標進行分析,在反饋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和優化,促進專業群的更新和發展。

推進建立政府、市場和學校之間的聯動協同機制,能夠打破傳統上“政府主導、學校為輔”的二元化評價格局,突出行業企業、第三方評價機構等多元化社會主體在專業群評價中的作用,有利于形成政府、社會、職業院校三足鼎立的高職專業群評價的新格局;同時,能夠促進專業群建設過程中“管、辦、評”三環節的分離,提高職業教育專業群評價過程和結果的透明性和客觀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動我國職業教育評價由權威主導型向多元化協商共評的方向轉型。在該體系中,一方面,多元評價主體權責明確、各司其職、有效合作,形成聯動合力,以提高高職專業群評價的效能。作為外部的評價主體,政府簡政放權,轉變職能和角色,通過健全完善“雙高”院校專業群評價相關政策規范、政府財政投入等舉措,引導專業群的評價方向并進行監督,實現對專業群建設成果的宏觀評價;第三方評價機構是專業群評價的主要實施者,協調政府、高校、行業企業等主體,對高職院校專業群的建設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公示,以接受社會的監督。另一方面,作為內部的評價主體,高職院校要在專業群的評價過程中,聯合行業企業的專業力量,建立起校企聯動的自我評價機制,并將專業群的自我評價環節納入日常化的管理之中,建立專業群狀態化數據庫,根據評價結果的反饋不斷調整專業群的管理,反芻專業群的建設和發展。

三、技術支撐:構建診斷—形成—總結評價相融合的全過程質量保障體系

從微觀的技術支撐看,實施專業群評價的關鍵是建立可供參照的評價指標。綜合相關文獻資料,專業群評價指標的設置要遵循導向性、診斷性、可操作性、定量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等原則。在堅持這些評價原則的基礎上,結合評價目的、評價時段和評價功能的差異,構建“診斷—形成—總結評價”相融合的全過程質量保障體系。

(一)專業群的診斷性評價階段

在高職院校計劃建設專業群的初期階段,要進行診斷性評價,診斷建設專業群的科學性,即判斷作為新生事物的專業群建設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可以從建群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三方面來設置評價指標。首先,判斷建群的必要性。一是專業群的設置是否滿足區域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能否對接產業群和崗位群的需要;二是專業群的建立是否符合高職院校自身的發展需要,符合學校發展規劃;三是考察專業群是否具有特色優勢,同區域內的類似院校是否具有同質性的專業群;四是專業群建立后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能否優化專業布局,形成資源集聚效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其次,衡量建群的合理性。一方面,主要考察專業群內部結構布局是否合理,專業群內專業間是否具有一定的關聯度,專業間能否形成優勢互補,發揮資源集聚效應;另一方面,專業群與外部環境是否存在一定的開放度和協同性,從而促進產業的創新發展,提升專業群的社會服務能力。最后,考察建群的可行性。主要考量某高職院校是否具備建設專業群的基礎條件,一般從該校現有專業類型和發展情況、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實訓資源、總體科研水平和科研轉化率、社會服務能力、是否有長期穩定合作的企業等方面來設置評價指標。

(二)專業群的形成性評價階段

在高職院校專業群建立后,需要對專業群的運行情況進行形成性評價,以根據評價結果不斷調整實踐,反芻專業群的發展。評價建群的高效性主要從內部自我評價體系和外部評價體系兩方面來設置評價指標。在內部評價體系方面,主要從五個角度來評價專業群的運行。一是從專業群發展機制的角度,評價專業群內專業間的關聯度和優勢互補度,是否形成反饋作用的專業群內部組織管理制度,以及能否充分發揮專業群的效能;二是從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的角度,評價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過程中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與課程實施、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實訓情況等方面的效果;三是從師資隊伍考核機制的角度,具體從師資結構、師資隊伍建設、校外教師聘請等方面進行考察;四是從校企合作創新機制的角度,評價專業群建設過程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平臺建設等情況;五是從人才培養質量監控機制的角度,高職院校能否根據畢業生就業質量、就業能力、用人單位滿意度等情況的反饋,來調整專業群建設的人才培養模式及教學情況。在外部評價體系方面,主要從三個角度評價專業群的建設實效。一是從專業群內外發展協同性的角度,考察專業群建設中人才培養質量與規格是否適應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能否產生一定的區域經濟效益;二是從專業群的特色角度,對比區域其他高職院校的專業群概況,該高校專業群建設中是否存在明顯的特色優勢;三是從社會評價的角度,考察行業企業、社會公眾等對該高職院校專業群的整體認可度。在專業群的形成性評價階段,無論內部自我評價體系還是外部評價體系,在設置評價指標時均應重視對專業群的增值評價,即注重考量同一高職院校專業群的各方面建設在一個時間段內的自我進步和增值效益。

(三)專業群的總結性評價階段

“雙高”院校專業群建設經過一定的時間檢驗和發展后,政府應支持和引導第三方評價機構,對全國范圍內的“雙高”院校專業群建設成果實施總結性評價,以檢驗專業群建設的成就及貢獻。評價專業群建設的貢獻性,主要可以從學校自身和社會兩個角度來設置評價指標。一是評價專業群建設對于高職院校自身的提升作用。高職專業群建設是否促進了自身辦學質量的提升,可以從課程體系建設質量、教學改革、師資團隊考核、校企合作水平、學生就業質量等方面來衡量。其中,課程體系建設質量可以從專業群課程內容設置、優質核心課程的數量、課程評價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考察;教學改革可以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風格、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實踐與實訓等方面加以考察;師資隊伍考核可以從師資結構、教師團隊素質、教師科研水平、骨干教師團隊建設、校內校外雙師指導等方面進行評價;校企合作水平可以從高職院校長期穩定合作的企業數量、校企合作平臺建設、校企合作方式、校企合作成績等方面加以考察;學生就業質量可以從畢業生就業率、實際就業與崗位需求的對應程度、就業創業能力、用人單位滿意度等方面來評價。二是評價專業群建設的社會服務與貢獻,主要從以下四方面加以考察:專業群建設對于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專業群的科技創新與服務生產力發展的能力;專業群的社會培訓等服務能力;社會輿論、宣傳等評價的整體認可度;專業群建設的特色優勢效應。例如,某校專業群建設對周圍兄弟院校的示范引領作用,以及專業群建設經驗的可推廣性。

綜上所述,構建科學高效的高職院校專業群評價體系,亟待實現理念建構、管理機制完善和技術設計三重突破。一方面,理念是實踐的先導。評價理念是開展專業群評價、解決管理層面問題和評價技術的龍頭。管理機制和技術設計以理念突破為基礎和前提。高職專業群的評價領域之所以尚未有建樹,是因為專業群畢竟是新生事物,由于實踐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們對專業群建設的認識不夠深入,因而未能形成科學的評價理念。沒有科學的評價理念作為導向,專業群評價在管理機制和技術設計層面的研究和實踐也難以展開。另一方面,實踐是理念的來源。評價理念的更新來源于專業群在管理和技術層面的評價實踐發展。專業群評價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建設初期階段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學習,需要在專業群評價實踐中不斷進行管理和技術層面的嘗試和創新,以促進高職專業群評價理念的更新與發展。因此,要立足于高職專業群建設實踐,形成科學的專業群評價建構理念,依此引導專業群評價在管理機制和技術設計層面的發展和創新,從而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李林.高職專業群建設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教育評論,2017(8):76-79.

[2]胡德鑫,紀璇.“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專業集群邏輯與建構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4):16-23.

[3]李書光.高職院校特色專業群建設的研究綜述[J].職教通訊,2018(4):18-21.

[4]袁洪志.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07(4):52-54.

[5]羅勇武,劉毓,肖冰,等.高職院校專業群研究現狀述評[J].職教論壇,2008(11):19-22.

[6]龍海.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對策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20,29(3):12-16+40.

[7]宗誠.高職院校專業群:怎么建 ?如何評[J].職教論壇,2020,36(7):40-45.

[8]徐寅偉.從評估走向診斷的職業教育評價[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5,4(3):17-21.

[9]錢紅,張慶堂.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高教,2015(1):139-141.

[10]張弛.職業教育價值實現:意蘊、需求、制約與機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36):48-54.

[11]吳林璠,徐遠火.產教融合視域下職業教育質量第三方評價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1(6):19-26.

[12]歐陽河.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有待去行政化[N]中國教育報,2011-03-28(9).

[13]袁貴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J].中國高等教育,2014(5):4-11.

[14]胡德鑫.新世紀以來德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的基本路徑與支撐機制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15):63-70.

[15]萬衛,馮倩怡.高水平專業群治理現代化的本質、邏輯與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0(22):12-18.

[16]成軍,王亞南,張雁平.高職院校專業群治理:內涵、現實困境及優化路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2):141-147.

[17]劉斌,鄒吉權.“雙高計劃”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內涵分析與權重確定[J].中國高教研究,2021(4):96-102.

[18]宋亞峰,潘海生,王世斌.“雙高計劃”建設院校的專業布局與生成機理[J].江蘇高教,2021(2):112-118.

猜你喜歡
專業群評價指標管理機制
試論工程造價管理機制的完善與創新
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工電道岔結合部聯合管理機制的探討
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機理、理論、動力和機制
職教論壇(2016年27期)2017-01-05 16:51:04
基于地方產業結構的高職院校專業群的建設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5:05:15
第三方物流企業績效評價研究綜述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3:50:25
高職院校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37:36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的國際經驗與啟示
中國市場(2016年38期)2016-11-15 00:01:08
基于專業群建設背景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發展的探討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4: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99久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五月天在线网站|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免费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片|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青青久视频| 99久久99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日本亚洲最大的色成网站www|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欧美第二区|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av网站|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天天操天天噜|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国产美女免费网站| 夜夜操天天摸| 国产一级裸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精品国产91爱|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亚洲va视频|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4页|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91青青草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99热|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午夜婷婷| 色香蕉影院| 欧美区国产区|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a毛片在线|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www.亚洲国产|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二区| 亚洲h视频在线|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