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
新時代背景下,隨著我國文化藝術的進一步發展,通俗舞蹈逐漸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吳曉邦是我國著名舞蹈藝術家、舞蹈理論家、舞蹈教育家,是20世紀中國新舞蹈事業的開拓者及創新者。無論是對我國現代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而言,還是對我國新興舞蹈的創作而言,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研究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有助于增強人們對舞蹈藝術的理解,從而推動我國舞蹈藝術事業的發展。
文化是民族之根,藝術是民族之魂。通俗舞蹈根植于社會生活之中,具有淺顯易懂、廣泛傳播的特征。從通俗舞蹈理論角度出發,通俗舞蹈是我國各個民族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摸索與發展出來的產物。吳曉邦作為我國新舞蹈藝術的一代宗師,創作了多部舞蹈作品,其中,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對我國舞蹈事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與應用價值。
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指出,我國舞蹈藝術的創作與發展需要堅持唯物主義辯證法,通俗舞蹈的傳播與創作應注重舞蹈藝術的審美作用。通俗舞蹈藝術本身的發展更應注重與我國傳統文化、民間藝術文化的有機結合。本文結合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的基本內容,從不同維度對其展開進一步研究,并探析其應用路徑,以期助推我國舞蹈藝術的發展。
一、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的基本特征
(一)群眾性、民族性
“為人生而舞,為人民而舞”是吳曉邦舞蹈創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也是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的價值內涵。通過研究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體系可知,通俗舞蹈的基本特征就是群眾性,這也是吳曉邦所說的“舞蹈為人民創作、為人生而創造”的價值所在。
一方面,通俗舞蹈的群眾性說明了通俗舞蹈源于民間,服務于大眾社會,它是由群眾百姓自發組織、自主創作的藝術形式,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從舞蹈藝術的性質來說,它是我國民間藝術文化的主要載體與表現方式,具備較強的地域性、民眾性、大眾性。通俗舞蹈的群眾性能夠直接反映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以及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生活面貌等。
另一方面,從通俗舞蹈的產生機制來說,通俗舞蹈的群眾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舞蹈的原生態特征,它既是舞蹈發源地的文化展現,也是藝術生命力的良好載體。
(二)娛樂性、普遍性
從通俗舞蹈的社會價值形態角度來說,通俗舞蹈由人民群眾所創造,又服務于人民群眾,可以豐富人們的生活。這就是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所指出的通俗舞蹈具有十分典型的娛樂性特征。
一方面,通俗舞蹈的娛樂性講究舞蹈動作的創新、藝術機制的深化,通俗舞蹈只有保持強有力的創新性,才能緊跟時代潮流,真正服務于人民,豐富人們的生活。當前,我國邁入了信息時代,原有的通俗舞蹈遭受著外來舞蹈、互聯網的沖擊。倘若通俗舞蹈的創作故步自封,可能會面臨著被社會淘汰的風險,這對于我國一些優秀舞蹈藝術與文化的傳承、發揚而言,十分不利。
另一方面,通俗舞蹈具有娛樂性特征,這意味著通俗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區別于高雅的舞蹈。吳曉邦在多部舞蹈理論中提出,通俗舞蹈的創作目的就是豐富人們的生活。由于通俗舞蹈本身具有易理解、易傳播、易學習的特點,所以被社會大眾廣泛地應用于娛樂生活中。
二、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的重要思想
(一)群眾是通俗舞蹈的主體
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指出,通俗舞蹈具有群眾性特征,群眾不僅是通俗舞蹈的創作與服務主體,而且是通俗舞蹈的傳播者。因此,無論是我國民族民間舞蹈創作者,還是芭蕾舞、古典舞等其他舞蹈形式的藝術家、教育家,都是通俗舞蹈的傳播主體,肩負著創作與發展通俗舞蹈的重任。
吳曉邦認為,中國一切舞蹈都建立于通俗舞蹈之上,通俗舞蹈是舞蹈藝術的根源,倘若舞蹈創作失去了通俗舞蹈理論中的群眾性特征,那么舞蹈作品將失去藝術文化內涵,舞蹈動作也將失去靈魂。群眾作為通俗舞蹈創作與服務主體,需注重通俗舞蹈內容的創新與機制的調整。
(二)審美是通俗舞蹈的內核
通俗舞蹈的創作目的就是豐富群眾生活,因為通俗舞蹈是舞蹈藝術的重要體現,這就決定了通俗舞蹈注重審美。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指出,審美是通俗舞蹈的內核,同時也是通俗舞蹈價值、作用發揮的媒介。
通過對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的分析可知,一方面,我國通俗舞蹈的創作與發展需要注重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通俗舞蹈不追求華麗的動作,而是由簡潔、自由、符合大眾審美的舞蹈動作所構成,這也就決定了通俗舞蹈的氣質獨特、藝術風格鮮明。另一方面,通俗舞蹈與西方舞蹈具有較大差異,通俗舞蹈的每一個動作都深深扎根于民間肥沃的文化土壤中。例如,從形式上看,西方的芭蕾舞有著十分高貴、奢華的氣質;我國通俗舞蹈緊貼社會大眾生活,與西方舞蹈的高貴氣質相距甚遠,但卻能彰顯我國民族文化的特征,符合社會大眾的審美標準。
(三)文化是通俗舞蹈的基礎
通俗舞蹈易理解、易學習、易傳播,具有十分明顯的文化特征。對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的重要思想探析可知,文化是通俗舞蹈的基礎。一方面,通俗舞蹈大多來源于民間,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這就決定了通俗舞蹈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通俗舞蹈是我國舞蹈藝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性是舞蹈藝術的特征,因此可以說,文化是通俗舞蹈的價值內涵所在。
吳曉邦的通俗舞蹈理論對通俗舞蹈進行了詳細闡述,通俗舞蹈中所蘊含的文化主要指一個地區內形成的特有文化氛圍與藝術特征的舞蹈藝術表現方式。它既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形態與藝術特征,又反映了人們的精神面貌與思想情感。因此,通俗舞蹈的創作和表演均建立在這一基本原則之上。遵循通俗舞蹈的文化基礎是彰顯通俗舞蹈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的關鍵所在。
(四)教育推動舞蹈,注重藝術融合
教育是推動我國舞蹈藝術事業發展的主要力量,高校更肩負著培養我國舞蹈藝術的傳承者與發揚者的重任。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對我國高校舞蹈專業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我國舞蹈專業教育教學需要注重通俗舞蹈與藝術舞蹈相結合的原則。通過研究各類舞蹈作品不難發現,很多舞蹈都是在中國民間舞蹈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然而就目前階段而言,我國高校大多將通俗舞蹈與藝術舞蹈分開教學,其中,通俗舞蹈重理論而輕實踐,這導致通俗舞蹈未得到重視,很難培養出接班人。
三、結語
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蘊含著重要的舞蹈創作思想。經過時間的沉淀,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對我國當代舞蹈的創作、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人們可以通過對吳曉邦通俗舞蹈理論的研究,探析我國舞蹈藝術的群眾性、民族性、娛樂性、普遍性等特征,增強對舞蹈藝術的理解,進而推動我國舞蹈藝術事業的發展。
(鄭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