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遠英
[摘 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學生只有將細節描寫出來,才能表達真情實感,深化主題。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進行細節描寫,培養他們捕捉細節和善于描寫細節的能力,避免習作千篇一律,讓習作富有真情實感,進而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關鍵詞]細節描寫;審題;能力;習慣
小學生作文普遍存在不能將事物說清楚,沒圍繞主題把重點內容寫清楚,寫具體,缺乏生動和具體的細節描寫,不能靈活運用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的情況,教師應指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培養他們捕捉細節和善于描寫細節的能力。
一、立足課內,習得方法習慣
1.用好教材,賞析細節描寫
教材中的文章有許多細節描寫的精彩片斷,教師要用好教材,從課文入手,適時引導學生賞析細節描寫的精彩文段,并通過反復朗讀、合理想象,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和理解細節描寫的好處和技巧,進而增強學生細節描寫的意識。學寫批注是統編版教材要落實的語文要素之一,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批注習慣,讓學生將對精彩片段、詞句的讀后體會寫下來,然后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品析這些詞句的精妙。如部編版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一課,文中有許多細節描寫,可以引導學生從神態、語言、動作等不同方面體會,這樣寫好在哪里?你從中體會到什么?要求學生在句子或詞語旁做批注。“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這段話是對母親的外貌描寫,學生批注:從“疲憊的眼睛”體會到母親工作的勞累,從“吃驚地望著我”體會到母親為“我”的到來感到驚訝。學生批注交流后引導品讀,就能讀出感情。小結時讓學生明白這些詞句寫得好是因為作者很好地進行了細節描寫,而抓住精細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等就是細節描寫。像這樣的詞句在課文中還很多,如果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堅持引導學生做這樣的批注,那么,學生就會對細節描寫入腦入心。
2.讀寫結合,學習細節描寫
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模仿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將細節描寫和閱讀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模仿,練寫片段。學生在閱讀中可以學習文章的細節描寫方法,學會抓住重點敘述事件、刻畫人物、描寫場景,依葫蘆畫瓢進行模仿寫作。比如,語言描寫是寫作中最常用的描寫方法,但很多學生就是寫不好人物的語言。為此,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進行仿寫,這樣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認真讀文中的對話,然后引導學生發現敘述語言的位置不同,再結合復習小結寫出對話時的四種表達形式,最后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實際,模仿寫對話片段。下面是一個學生仿寫的一段話:中午吃完飯,我和老爸坐在沙發上。我對老爸說:“老爸,人必須吃飯嗎?”“那是必須的,人不吃飯會餓死的。”老爸回應道。“可為什么有名人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呢?”我問道。“廢話。”老爸提高嗓門說,“這是在提醒你要認真讀書。”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通過讀寫結合練習,學生掌握了對話描寫的方法,讓語言表達方式變得豐富,細節描寫得以凸現。
二、放眼課外,遷移運用
1.留心觀察,捕捉細節
習作源于生活,生活中每天都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如果教師能悉心引導、指導學生觀察生活,學生的腦海中就會有一幅幅美麗的風景,將這些捕捉到的細節通過寫日記保留下來,能讓學生印象深刻。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堅持寫百字日記,還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和激趣表演,引導學生捕捉細節。
2.活動搭臺,設計細節
學校、班級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像《猜猜他是誰》(外貌描寫)活動、《濃濃故鄉情》匯報活動、運動會、愛心義賣活動、家長委員會組織的研學活動等,都可以作為細節描寫的專項訓練內容。教師應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大量積累細節描寫材料,通過實踐快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前段時間我校舉行第四屆陽光體育運動會,學生有的寫新穎的入場式,有的寫自己或同學的比賽,有的寫學生接力或教師接力,有一名學生是這樣寫教師接力賽情景的: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第四屆陽光體育運動會。比賽的項目有100米、200米、400米、800米賽跑,還有壘球、立定跳遠等項目,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師接力賽。下午四點多,當廣播里說接下來進行教師接力比賽時,整個運動場都沸騰了,比賽場地外站滿了學生,都要為自己的老師加油,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能看到比賽的位置。只見老師們都在做準備,第一排的老師手上拿著接力棒,有的在做準備活動,有的做好了預備的姿勢,有的還在交流……這時,低年級的同學已經在為他們的老師大喊“加油”了,我的老師在第三組最后一個。過了一會兒,只見體育老師手舉發令槍,嘴里大聲喊著“三、二、一、開始!”有的像離弦的箭,一眨眼功夫就跑到對面,把手中的接力棒給了下一位老師;有的把臉弄得通紅,快速地跑;有的邁著小腳,慢慢地跑;還有的緊緊抓住接力棒跑,弄得我們哈哈大笑。經過一番你追我趕,終于就要輪到我的老師了,我大聲為老師加油,但我的聲音很快被大家的加油聲淹沒了,只見接力棒傳到了老師手里,他像出膛的子彈,仰起頭,咬著牙,舞動雙手,兩條腿像不知疲倦的機器,“嗒嗒嗒”地踩著跑道,超過了三四名老師,向終點沖去。因前面的老師跑得較慢,雖然超過了幾名老師,但這組才獲得第三名。比賽結束了,大家還沉醉在歡樂中。這名同學能對比賽的場面進行比較細致的描寫,既寫到了面,也寫到了點,把老師的表現用細節描寫展現出來,通過神態、動作等寫出了老師跑得很快,體現了細節描寫的要求,這也得益于他認真觀察的結果。
3.影像補充,重溫細節
相機、手機已經非常普及,教師可以在活動時利用相機、手機等設備幫助學生留下視頻、照片等體驗痕跡,并在習作時再現活動情景,讓學生重溫當時的細節,這對于提高學生習作效果有很大幫助。比如,一位教師為了引導學生寫好細節,課前先錄好視頻,上課時引導學生觀看,并提醒學生觀察老師有哪些動作,恰當運用動詞寫一個片段,這樣寫出來的習作就更具體。如果還沒看清楚,可以多看幾遍,讓學生印象深刻。有一名學生這樣寫:上課了,吳老師捧著課本步伐輕快地走進教室,微笑著和我們打招呼。她環顧四周,忽然她一轉身,發現講臺邊有很多垃圾,驚訝地問:“怎么這么多垃圾?”她說完,走到講臺,把課本放在講臺桌上,馬上走向衛生角,弓著腰,拿起垃圾斗和掃帚,走回講臺旁,認真地把垃圾掃進垃圾斗,然后抖了抖,問我們:“這是什么地方呀?”我們回答說:“教室。”老師接著嚴肅地說:“這是學習的地方,不能亂扔垃圾!”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細節描寫。
三、認真審題,學會選擇
好的細節描寫必須是有用的、真實的、典型的,但不是所有生活細節都具有價值。教師要教會學生認真審題,恰當選擇細節,這給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細節描寫提出更高的要求。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習作《父母的愛》,主要是從“你曾經有過不理解父母的時候,但通過一些事,體會到父母的愛;你可以對父母提出一些建議,比如,請他們改進教育方法,或勸說他們改掉不好的習慣;你想和父母說的其他心里話”幾方面向父母說心里話,從而體會到父母的愛。有的學生寫父母關心自己,來學校接自己,花了不少筆墨寫媽媽穿著挺時尚,這個細節對表達習作主題起不到作用,要刪去。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天氣、媽媽接自己時的神態、動作、語言方面進行描寫,才能體現出媽媽對自己的愛。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審題,選擇有價值的細節進行描寫。
四、重視評改,鞏固提高
好作文是改出來的,評改是習作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重要渠道。教師可以將學生的習作也納入到閱讀的范圍內,并指導學生進行評改。可以采用自改、同學互改、家長評改、老師批改的辦法,在閱讀交流中進行自我提高,將細節描寫作為評改的重點,并要求學生寫簡單批語,再挑選特別突出的習作在班級展示交流。同時,可以選擇描寫細致、新穎的習作讓學生抄寫或打印,在學習園地展出,同時發到微信群供大家學習,讓學生有成功感。在多元的評價、修改和鼓勵中,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高,既能虛心接受建議,又能積極進取,同時,細節描寫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批改時,教師要多肯定少批評,多啟發少灌輸,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訓練。
總之,細節描寫是一種寫作技巧,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就的,而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讓細節描寫變得美麗,讓學生寫出更多好文章。
參考文獻:
[1]李娜.小學作文教學中細節描寫的有效指導[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04).
[2]馬麗.淺談小學高學段細節描寫的指導[J].名師在線,2018,(31).
[3]魏峰根.一泓海水杯中瀉——淺談作文中的細節描寫[J].現代中學生(閱讀與寫作),2009,(04).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