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見飛
【摘要】? ?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在我國文化事業領域的運用也越來越豐富多樣,在新聞媒體行業迅速發展的今天,電視節目的制作不再只是局限于扛著攝影機拍遍中國的時代了,非線性編輯技術的發展使得電視節目的制作越來越精良,在傳統的拍攝技術環境不夠優越的情況下,電視節目的制作很容易受到拍攝素材不夠完整的影響,由于電視節目在使用視頻素材時,對素材拍攝的外部設備和拍攝質量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但由于記錄時的環境和人員因素,很多素材并不能達到電視節目制作的要求,因此,非線性編輯系統就是在這種對素材完整性要去的情況下,通過科學技術來為電視節目的制作服務的。本文主要就是來探究在當下的電視節目中,非線性編輯系統的具體運用情況,通過比對非線性編輯系統與傳統電視節目制作手法的優勢,分析在后期制作中不同環節的運用效果。
【關鍵詞】? ? 文化事業? ? 電視節目? ? 非線性編輯系統? ? 素材? ? 運用情況
引言:
在經濟社會都不斷發展下,我國的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文化生活有了更大更高的需求,作為傳統的文化媒體——電視節目,我國的人民群眾對于其節目的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我國各類媒體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的情況下,電視節目受到了各類娛樂文件事業的沖擊,因此,要想吸引觀眾,就必須在各個方面下功夫,不斷完善發展自身,不僅要做出更加優質的節目內容,在節目的技術、設備、硬件等方面也要提高自身,在后期制作、特效等軟件方面也要更加重視。因此,非線性編輯技術在電視節目中的運用不僅解決了電視節目在硬件技術上的問題,也使得在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和特效處理上有了更加生動精良的效果,推動著我國的電視節目向著數字化制作的方向發展,通過信息科技技術來提高電視節目的整體質量。
一、非線性編輯技術的優勢
1.1對節目信號質量的提高
我們知道,電視節目的節目信號是決定電視節目觀感體驗的基礎,只有高質量的節目信號,才能保證節目播出的正常穩定,而節目信號的質量,則是由節目信號的壓縮比所決定的。節目信號壓縮比越高,則節目信號的質量越差;節目信號壓縮比越低,則節目信號的質量越高。我們以前在制作電視節目時,運用的是傳統的線性編輯技術,傳統線性編輯技術在對電視節目進行后期制作時,由于對信號數據的處理技術有限,系統壓縮比很大,相應地,這種技術下制作出來的節目信號質量也較差一些,在進行播放的時候甚至會出現卡頓的情況。而現今采用的非線性編輯技術,通過對信息數據處理速度和量方面的提升,在進行電視節目的后期編輯時,能夠盡量將系統壓縮至最小,因此節目壓縮比變小了,節目信號的質量也提高了,在運用非線性編輯系統的電視節目中,它們的節目系統壓縮比能夠控制在20:1以下,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節目信號的質量,為電視節目的正常穩定播出提供技術支撐。[1]
1.2對圖像質量的提高
非線性技術依托數據信息技術,在對圖像畫面的轉化處理上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圖像的精準度。在我們制作電視節目的過程中,必然會大量地使用到各種圖像素材,但這些圖像素材并不是原始的,有通過電視臺自己拍攝的,也有從網上下載或從別處拷貝傳輸過來的,這些轉手多次的圖像在經歷不同模式的轉化和傳輸過程中,對于圖像的質量和音質的磨損會非常嚴重,甚至導致音像素材到達節目組的時候已經嚴重失真或有很多噪音了。這是傳統線性編輯技術所無法解決克服的難題,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導致電視節目在制作時,會因素材不夠而導致陷入困境。
而現今的非線性編輯系統則能夠很好地處理這個問題,后期制作的編輯人員可以在硬盤中事先編輯好音像資料,然后通過非線性編輯系統來對這些素材進行數據化地二次處理,修復圖像的失真情況,還原解決音質的磨損問題,盡可能地保證音質,保證圖像的精準度和高分辨率。非線性編輯系統除了修復這些素材的質量以外,還能夠對一些高精準度的音樂進行編輯處理,精確到每一個斷點節拍,并運用到在進行電視節目串播時,需要大量進行數據處理和修復的情況中,減輕電視節目的制作成本,壓縮電視節目的制作時間和周期。[2]
1.3剪輯使用方便快捷
節目的剪輯是電視節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個片段經過合適的裁剪,能夠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情況,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使得原本平淡無奇的畫面變得有趣、驚喜具有懸疑。在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工作中,剪輯通常會分為三步,先是初剪,然后是半精剪,最后再進行精剪。在我們傳統的制作電視節目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剪輯的素材進行時間上的順序排列,然后對每一個時間段的素材都按照設計方案進行相應的剪輯,這一過程由于需要對大量素材進行編輯,因此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稍錯一步又需要重新剪輯,也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資源。對素材的剪輯編排這個環節由于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導致節目的制作周期變長,從而直接影響節目的實效性。
而在現在的非線性編輯系統的幫助下,這三個步驟被壓縮成了一個過程,并能通過數字化的手段自動調整排序相應的素材,從而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壓縮了電視節目制作的周期,使得剪輯更加方便快捷,電視節目的制作速度大大加快。[3]
1.4隨時修改節目內容
在后期制作的工作中,由于制片方對于電視節目的要求,通常一個電視節目在播出之前要經歷反反復復的修改,以求達到最佳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的線性編輯技術無法適應高強度高頻率的修改過程,必須要先對原始節目素材進行備份保留,然后在進行一遍又一遍地修改,這些修改多次的節目資料還需要保存每一次的修改版本,從而占據更大的存儲內存。
而非線性的編輯系統,則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對電視節目進行實時修改,精確到每一個畫面片段,并實時保留修改痕跡存儲于云端,隨時可以調用任何一個版本的修改成功,這對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使得電視節目的制作變得更加簡便和快捷。
二、非線性編輯系統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運用
2.1在素材編輯上的運用
內在對電視節目進行素材編輯時,非線性編輯系統首先可以最大程度上地保證素材本身的質量,自動修復圖像失真和音質磨損等情況,保證素材的完整性和精確性。其次,在對素材進行編排時,非線性編輯系統可以自動將素材按時間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從而大大節省編輯工作人員對素材的整理歸納。再次,由于非線性編輯系統依托于數據信息化技術,因此在對這些素材進行處理編輯的時候,非線性編輯系統可以大大地減少這些素材對硬盤內存的占據,將素材資源存儲于云端,并對每一幀的素材都可以精確編輯,為后期制作的工作人員進行編輯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非線性編輯系統還可以將素材做后臺分類歸納,使得工作人員可以直接輸入關鍵詞來定位尋找需要編輯的素材,提高了電視節目制作的工作效率,壓縮了時間成本,同時也保證了節目制作的質量和素材的完整性。[4]
2.2字幕制作上的運用
內我們用傳統的線性編輯系統來制作電視節目的時候,后期制作在對電視節目進行字幕的制作工作時,還需要對字幕進行手工制作并校正,這樣的工作量是非常的大的,字幕的字體和效果也是非常單一枯燥的。
而非線性的編輯系統則能夠通過音頻和視頻兩種方式,用硬件插件或軟件識別,將字幕自動識別添加出來,并通過對字幕的組建,單獨對字幕的字體、節目效果、尺寸等進行編輯,再通過軟件將字幕以不同的形式方式植入到電視節目中,根據視頻和音頻進行智能轉化,這兩種方式雖有不同,但都極大地提高了字幕制作的效率,方便了工作人員的后期制作編輯工作。[5]
2.3特效處理的運用
電視節目的特效處理是非線性編輯系統和傳統線性編輯系統最大的差別職業。非線性編輯系統在電視節目中的主要應用就是在電視節目的特效上,常用的特效處理一般只是將不同視頻的素材元素進行拼接混合,或者將音效進行混合,從而達到一個簡單的混響效果。但是在非線性編輯系統的運用下,電視節目的畫面感變得更加精致有質感,不僅特效的逼真性、生動性得到了加強,而且對于畫面的處理也更加細膩真實,在很多攝像頭無法記錄的美景或畫面下,通過非線性編輯系統的特效處理,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或強調這些美好的鏡頭。
當然,在進行特效效果制作的時候,要考慮特效的合理性,不能一味地追求特效,而是應該結合節目效果,在最合適的地方植入特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同時,在對特效進行編輯處理時,非線性編輯系統也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刪除或增減特效效果,從而方便后期制作的工作人員進行編輯,為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6]。
2.4鏡頭拼接的運用
電視節目是由多個鏡頭拼接而成的完整節目,因此,將多個鏡頭完美流暢地連接起來,對于節目質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非線性編輯系統在對多鏡頭的拼接上有著更加成熟的技術,一方面可以按照電視節目制作方的設計思路,將鏡頭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保證節目的流暢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在這些需要拼接的多個鏡頭中,還可以利用非線性編輯技術進行進一步的精修剪輯,保證鏡頭之間的流程協調,柔和連接部分的過渡效果,精確到對每一幀每一秒進行剪輯調整,避免鏡頭轉換的突兀感,將這些鏡頭以一定的故事或邏輯性進行整理銜接,同時對零散的片段或需要插入的其他鏡頭,也通過特效制作或合理剪輯,加入到電視節目中,使得整個電視節目更加生動、豐富,對觀眾有更加強烈的吸引力。
三、結束語
非線性編輯系統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運用,極大地提高了電視節目的制作效率,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電視節目的質量。科學技術在文化事業領域的運用不僅是在硬件技術方面提供支持,在效果上,非線性編輯系統對于特效的加強使得電視節目的制作人在進行后期制作時也有了更加豐富、奇妙的靈感,這些靈感的融入使得整個電視節目更加精彩動人,在這些信息化技術的支撐下,我國的電視節目能夠不斷地得到發展,制作出更多優質的電視節目,幫助我國的電視媒體在日益繁盛的文化事業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以便于更好地滿足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的精神需要。
參? 考? 文? 獻
[1]李亭香.非線性編輯系統在視頻制作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21(01):113-115.
[2]蔣杰.非線性編輯系統中的數字視頻壓縮技術探討[J].通訊世界,2019,26(04):251-252.
[3]倪紅.非線性編輯系統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運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8,9(21):241-242.
[4]楊娟.非線性編輯系統與電視節目制作數字化[J].電視指南,2017(17):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