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凡 王玉玉 李靜 秦秋菊



摘 要:在農業高等教育學科體系中,植物保護是非常重要的學科,尤其是其中的昆蟲學科,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還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小小的昆蟲不僅直接影響著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甚至還關系到人類的生命安全,直接影響到國計民生。為了培養符合新農科建設的新型植保人才,河北農業大學昆蟲學學系立足學科背景和專業特點,從昆蟲、昆蟲學者等多方面挖掘學科思政教育元素,并積極探索昆蟲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方法和實施途徑,以構建全方位育人機制。
關鍵詞:昆蟲學科;思政教育;專業課程
中圖分類號 G642.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7-0189-04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Entomology Specialized Course
FAN Fan et al.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subject system of Agricultural Higher Education, plant prote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link, especially the Entomology,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mall insects directly affect the output and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ven related to human life safety,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o cultivate new conform to the new plant prot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talents, Department of Entomology of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sed on subject background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 aspects of the subject of the insect insect scholars ideological education elements,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entomological curriculu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into the method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way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Entom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jor course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中指出,新形勢下,高等院校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明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2]。從國家層面來看,把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加強高校思政工作刻不容緩。因此,要改變傳統思政教育僅僅靠人數較少的思政工作者和有限的思想政治相關課程來進行,發動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開展思政教育,這是非思政教師和眾多專業課程的任務和使命[3-8]。
昆蟲學科是植物保護專業的三大核心學科之一,是農林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開設有普通昆蟲學、農業昆蟲學、園藝植物昆蟲學、觀賞植物害蟲等多門重要課程,不僅是植物保護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園藝、農學等學科的重要選修課程。這些課程從昆蟲的歷史、文化到昆蟲的形態、生物學,從生理生殖到分類,從天敵到害蟲,不僅涉及種類繁多的昆蟲和相關知識,還涉及許多的昆蟲學先輩和現代昆蟲研究先驅。不論是昆蟲研究者的愛國、敬業的情懷還是那種嚴謹的科研態度、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還有那無數的昆蟲,猶如具有人類社會中高尚情操,值得我們去思考、去宣揚;中華文明5000年的歷史過程中以及新中國成立后昆蟲利用和治理的成就,值得我們自豪[9-12]。
課程思政不僅是學生工作老師和相關課程老師的事情,而且是所有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神圣的使命。昆蟲學系在轉變這個思想的同時,從我國有關昆蟲的歷史文化、近代中國昆蟲學先驅、新中國成立至今在昆蟲利用和害蟲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昆蟲自身等多方面深入發掘昆蟲學科的思政元素,且通過學習其他課程思政建設案例,進行自我剖析和討論、實踐,將思政元素和專業內容結合起來,在專業課程中開展潤物細無聲以及潛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在專業知識提升的同時使思想境界協同提升[3-8]。通過2年的融入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昆蟲學課程思政課的意義
1.1 昆蟲學的重要性 昆蟲學歷史悠久,可以說是伴隨著人類的發展歷史。早在7000年以前,歐洲就有關于采集野蜂蜂蜜的壁畫;而我國至少在5000年前就開始養蠶,甚至早在1600多年前,我國橘農就知道利用黃猄蟻來防治害蟲。作為一門學科,應該是從17世紀開始。但由于我國科學起步較晚,直到20世紀初,才有一批留洋回國的先驅開始我國昆蟲的研究,雖然艱辛,但這一批昆蟲學先驅從無到有,奠定了我國昆蟲學各項研究的基礎,且為昆蟲利用和病蟲害防治做出了巨大貢獻[9-12]。在此后,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后,一批批昆蟲學者投入到祖國建設之中,有效地控制了害蟲的暴發,保障了糧食的安全生產。現如今,更多的昆蟲學者更加深入地研究昆蟲,為害蟲的綜合防治及資源昆蟲的利用開發進行了不懈的努力[14]。
昆蟲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不論是從文化上還是從生產生活中,昆蟲時時刻刻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現今昆蟲學科設置課程中,既有涉及昆蟲形態學、生物學、生理學等內容的普通昆蟲學,有涉及昆蟲系統進化和發育的昆蟲分類學,也有涉及農林生產安全的農業昆蟲學、園藝昆蟲學、害蟲綜合治理,還有涉及昆蟲資源開發利用的資源昆蟲學等。昆蟲既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如過去2年國際上造成重大危害和影響的沙漠飛蝗和草地貪夜蛾,也有蜜蜂、家蠶等為人類提供食品和原料,還有許多昆蟲是重要的科研材料,在生理學、仿生學等多個學科中發揮著重要作用[9]。
1.2 昆蟲學課程思政的意義 作為高等院校的教師,我們的使命就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師生座談會上提出的“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因此,要充分發揮課程的育人功能,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思想政治教育。在農業高等院校中,昆蟲學科不僅僅是植物保護專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農學、園藝、園林等專業需要了解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昆蟲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生產實踐能力,了解核心理論和科學前沿,學會創新思維,能夠自主學習,并且通過課程思政內容,引導學生形成符合新時代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和行為習慣[3-8]。
2 昆蟲學課程思政課建設路徑
在任何一門學科中都有無數的思政元素,具有悠久歷史的和生活密不可分的昆蟲學科也不例外。從總體上看,可分為以下3個方面:一是昆蟲本身,昆蟲身上也有著許多類似于高等動物甚至是人類的習性和美德,從小昆蟲聯系人類自身,更有說服力;二是從昆蟲研究者出發,從我國古代辛勤的勞動人民,到近代一批海外學成突破重重阻撓回國建設新中國的昆蟲先驅,以及到現代無數為保障我國農業生產安全的昆蟲研究者,都有著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三是昆蟲學科的一些理念和各項課程中的具體措施也能挖掘出許多思政元素[9-14]。充分發掘這些思政元素,融入專業教育,使學生更有認同感,也更能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2.1 昆蟲元素及思政案例 昆蟲種類繁多,并且有著數億年的歷史,在數百萬種昆蟲中,不同的昆蟲有著各自神奇的生存策略,形成了各自獨特的習性,更有一類昆蟲被稱為社會性昆蟲,就是因為它們有著類似于人類社會一樣的組織結構。從這些形形色色的昆蟲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愛、母愛、團結、互助、分享、合作、勇敢、奉獻等等人類的美德[9],通過發掘這些元素融入專業知識之中,讓學生體會到小小的昆蟲都知道的、都做到的,作為萬物之靈的人也應該能做到。通過昆蟲映射人心,產生共鳴,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既學習了昆蟲的專業知識,又接受到了思政教育。我們根據昆蟲習性和課程知識點,發掘了一些昆蟲思政教育元素(見表1),以開展專業思政教育。
2.2 昆蟲學者元素及思政案例 世界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的路易斯·巴斯德曾經說過:“科學雖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在新中國建立過程中,許多在海外求學的昆蟲學家回到了落后貧窮的祖國開展研究,在這一批學者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周堯先生,他在留歐同學的紀念冊上寫道:“不要留戀異國的天堂,要回到地獄的祖國;要在祖國的地獄上,建立起自己的天堂。”作為中國昆蟲分類學的奠基人,他一生發現了約400個新種和亞種;在國際交流中,他不滿于外國學者對中國古代昆蟲研究的無端漠視,主動擔負起總結我國昆蟲遺產的重擔,從而開創了中國昆蟲學歷史的研究;作為一名教師,他桃李滿天下,并創立助學基金[13]。周堯先生只是眾多昆蟲學者之一,同時期還有無數昆蟲學者為我國昆蟲學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如帶領團隊解決黏蟲遷飛原理的邱式邦李光博先生,開展害蟲生物防治的劉崇樂、蒲哲龍等等。無數先驅把我國昆蟲學科從一無所有到奠定了重要基礎,并培養出一批批相關人員,為我國昆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9,14]。我們選取了部分昆蟲先驅的事跡來開展相應的思政教育(見表2)。
2.3 其他元素及思政案例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一直存在著昆蟲的身影,從出土文物中已經能夠確定中國在5000多年前就開始飼養家蠶,伴隨著我國5000年的歷史文明,昆蟲元素伴隨著歷史的滾滾洪流不停向前。古人對昆蟲的記載,更多的是害蟲的暴發。據記載,從公元前722至公元1908年的2630年中,我國共有蟲災645次,其中蝗災450次[8],當然也少不了資源昆蟲和文化昆蟲的身影,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
眾多的昆蟲詩歌都體現了人類與昆蟲的密不可分。我國古代的歷史,蟲災頻繁,而新中國成立以后,通過無數昆蟲科研人員的努力,到現在已基本解決了害蟲暴發的問題,而國際上害蟲暴發的情況時有發生,最近的就是在非洲、東南亞至后來遷入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在國外造成巨大損失且無法控制的同時,我國能夠做到提前預警并協調全部力量進行控制,有效地降低了害蟲的危害[14]。這些都顯示了我國制度的優越性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性。相關事例多不勝數,這都是一個個相關人員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努力完成的,都可作為思政案例來開展相應教學(見表3)。
3 結語
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離不開偉大的中國人民,更離不開千千萬萬的高校學子,學生的思想動態決定著他們的成就,也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因此,在高校開展思政建設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任重道遠的工作。這就要求專業課程要不斷緊跟國內外形勢同時,更需要思想政治內容不斷地豐富完善。作為專業教師,在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加強自身學習,深入挖掘專業課思政元素,把思政元素和專業內容有機契合,將思政內容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全面的、系統地介紹給廣大同學們,讓學生從專業知識中引發相應的思政問題并與之共鳴,從而達成思政教育的目的,培養學生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正確人生價值觀的新時代青年。同時,課程建設要緊跟時代和科技發展,不斷補充和完善思政案例,讓專業思政教育永遠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完善。
基金項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2018GJJG138,2018GJJG135)。
作者簡介:范凡(1982—)男,河北滿城人,博士,講師,從事農業昆蟲和害蟲防治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2021-06-20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9(01).
[2]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劉超杰,郝敬虹.《設施園藝研究進展》課程思政建設[J].高教學刊,2020(33):106-109.
[4]周杰,王菊花,彭夢玲,等.動物生理學課程思政案例庫建設初探[J].畜牧與獸醫,2020,52(11):146-148.
[5]馬亮,顧曉英,李偉.協同育人視角下專業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1):125-128.
[6]何紅娟.“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建構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5):60-64.
[7]高燕.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問題與解決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11-14.
[8]高德毅,宗愛東.課程思政: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的必然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1):31-34.
[9]彩萬志.普通昆蟲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9.
[10]周堯.中國昆蟲學史[M].西安:昆蟲分類學報出版社,1980.
[11]鄒樹文.中國昆蟲學史[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
[12]仵均祥.農業昆蟲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8.
[13]夏如兵.周堯:雕蟲孜孜七十秋[N].中國科學報,2016-8-15(08).
[14]夏如兵.建國以來中國昆蟲學的主要成就及其發展動因[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2.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