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儒
摘要:紅苕又被稱為甘薯、紅薯、山芋、地瓜,營養價值豐富,是牛羊等牲畜重要的塊根類多汁類飼料。甘薯在收獲和儲存過程中,如果沒有做好針對性的儲藏工作,在表面很容易寄生大量的真菌。甘薯黑斑就是真菌性的病害,真菌寄生在紅苕的表皮組織中,造成甘薯局部干硬,表面存在黃褐色或者黑褐色的斑塊,味道發苦。牛采食了大量患有黑斑病的紅苕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現象,患病牛主要表現為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呼吸急促,不斷的氣喘,皮下存在氣腫。該類疾病被稱為喘氣病或者噴氣病,病情嚴重的牛會因為窒息死亡。該文主要論述牛黑斑病紅苕中毒的中醫藥防治措施。
關鍵詞:牛紅苕黑斑病中毒;診斷;中醫藥;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3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4.022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ttle Black Spot Sweet Potato Poisoning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N Ru
(Animal Disease Control Center of Ijinhoro Banner,Ordos Inner Mongolia 017200,China)
Abstract:Sweet potato is rich in nutritional value and is an important root and succulent feed for cattle,sheep and other livestock. During the harvesting and storage process of sweet potatoes,if the targeted storage work is not done,a large number of fungi can easily be parasitized on the surface. The black spot of sweet potato is a fungal disease.The fungus parasitizes in the epidermis of sweet potato,causing the sweet potato to be dry and hard locally,with yellow-brown or dark-brown patches on the surface,and a bitter taste.When cattle ingest a large amount of sweet potato with black spot disease,there will be different degrees of poisoning. The diseased cattle mainly manifests as severe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hortness of breath,constant asthma,and subcutaneous emphysema .This type of disease is called wheezing or jetting disease. In severe cases,the cattle will die from asphyxiation. Based on the actual incidence cas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ovine black spot disease and sweet potato poisoning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oping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be helpful to the majority of colleagues.
Keywords:cattle black spot sweet potato poisoning,diagnos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0引言
紅苕黑斑病是真菌性病害,真菌主要寄生在甘薯的表層,使得甘薯的局部發硬發干,并且在表面會產生很多黑黃色或者黑色的斑塊,味道發苦。當牛采食患有黑斑病的紅苕之后會引發中毒現象,并且該種疾病發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往往在每年10月到第2年5月逐漸高發,其中以2—3月發生流行率最高。要求養殖管理人員提高重視程度,加強對牛紅苕黑斑病中毒的認知,尤其是在該類疾病發生流行的高峰期,一定要嚴格控制紅苕的投喂量,并注重做好表皮的清理工作,有效預防中毒癥狀的出現。當出現臨床癥狀之后,應該第一時間隔離,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診斷和治療。
1病情分析
2020年3月下旬,在一個中小規模的奶牛養殖戶中出現了一例發病病例。發病奶牛的體重在270 kg左右,年齡4~5歲,發病較為突然,主要表現為采食廢絕,反芻停止,呼吸極度困難,患病牛不斷地深靜呼吸,張嘴氣喘,排出的糞便干燥,并且在糞便中夾雜少量的血液,體溫升高到39 ℃,最高時升高到40 ℃,呼吸頻率加快。出現該種情況后,養殖戶不知道該采取哪種措施進行防控,隨后將病情上報了當地獸醫站。獸醫到達養殖場后,通過對發病情況進行認真細致的總結,發現該養殖戶近5 d向牛投喂了紅苕,并對紅苕進行削皮處理。但在發病前兩天選擇使用20 kg左右因為沒有曬干而發霉的紅苕干,投喂牛,結合臨床檢查和養殖戶的實際反映,初步診斷為黑斑病紅苕中毒。然后為養殖戶制定了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在短時間內控制了病情,避免了損失進一步加大。
2發病機理
該種疾病主要是由于牛在短時間內采食患有黑斑病的紅苕或者紅苕干而引發。根據相關病灶分析,黑斑病病菌污染紅苕后,會分泌出大量的毒素,這類毒素包括甘薯酮、甘薯醇、甘薯寧、4-薯醇等。這些毒素會通過消化系統進入到血液中,然后經過門靜脈到達肝臟組織,引發肝臟出現病變和肝功能顯著下降;同時也會通過體液循環引發心臟出血和心肌變性,導致細胞中蓄積大量的液體;另外毒素還會造成血液和腦、呼吸中樞受到危害,引發迷走神經機能紊亂,交感神經異常興奮,支氣管和肺泡嚴重破裂,吸入氣體竄入肺尖處,并且經由肺基部竄入到縱隔,再由縱隔組織進入到軀干的上部皮下疏松結締組織中,造成皮下組織氣腫[1]。毒素作用到丘腦組織時,可以導致物質代謝出現紊亂,影響到糖蛋白質和脂肪中間代謝物的代謝過程,特別是胰島腺發生急性壞死后,胰島素分泌嚴重缺乏,會出現尿糖或者尿酮。
3臨床癥狀
通過對患病牛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發現大多數患病牛有吃患有黑斑病的紅苕的病史,發病較為突然。大多數患病牛突然出現氣喘,每分鐘呼吸次數達到60~100次,呈現腹式呼吸精神狀態逐漸變差,采食量逐漸下降,體溫大多數正常或者稍微升高,最高升高到40 ℃。牛全身肌肉震顫,排出的糞便干硬,在糞便中夾雜有少量的血液,最后痙攣死亡。慢性發病病例可以發病一周或者更長時間,死亡率在50%左右。對患病牛進行叩診,能夠發現存在鼓音,具有濕性啰音。病情加重時,患病牛的肩前和背部皮下存在氣腫,輕輕按壓有捻發音。進入發病后期后,患病牛呼吸極度困難,頭頸伸直,張嘴呼吸,結膜發紺明顯。
4病理解剖
對病死牛進行解剖,能夠發現肺臟高度水腫,肺切面呈現蜂窩狀,內部充滿很多小氣孔,有時還會存在較大的空洞。支氣管黏膜充血出血,管腔中充滿了很多白色的泡沫狀內容物。肺臟表面存在出血斑塊,瘤胃異常腫脹、積食明顯,瓣胃中干燥無一物,十二指腸彌漫性出血,肝臟顯著充血腫大,膽囊腫大為原來的2~5倍,膽汁稀薄。心肌、心內膜存在出血點,腎臟充血出血明顯并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壞死[2]。
5中藥治療
結合實際的發病病例確診之后,將患病牛單獨隔離,并選擇中藥組方進行對癥治療。中藥是由白磯40 g、貝母30 g、葶藶子50 g、黃連50 g、黃苓50 g、大黃60 g、郁金60 g、白芷30 g、龍膽草50 g、石葦30 g、甘草20 g、蜂蜜400 g組成,藥物每天使用2次,連續使用3 d為1個療程。同時對患病牛進行針灸,每天針灸兩次,連續進行6 d。為達到協同治療的目的,還可以選擇性地進行對癥治療。首先養殖戶應該停喂原有的患病的紅苕,灌服0.1%的高鎰酸鉀溶液,每頭牛使用2 000~3 000 mL,輕癥癥狀一般能夠短時間內恢復健康。為了加速內容物的排出,可以讓患病牛口服硫酸鈉500 g,人工鹽100 g,用溫水混合后一次性灌服。對于癥狀較為嚴重的患病病例,先排出血液1~2 L,保證毒素能夠隨著血液排出,然后再使用生理鹽水3 000 mL、20%的安鈉咖10 mL、5%的碳酸氫鈉200 mL,除5%的碳酸氫鈉之外,其他藥物混合靜脈注射,每天使用1次。
6預防措施
紅苕黑斑病中毒是牛養殖管理過程中發生流行率相對較高的一類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生流行會給牛養殖產業造成嚴重的危害。所以在日常養殖管理期間,一定要嚴格控制好牛的飼料配方,做到科學搭配飼料,合理使用飼料,禁止使用帶病的飼料,或者發霉變質的飼料。喂牛應該使用無感染的紅苕。養殖管理人員應該提高重視程度,應該對黑斑病紅苕有一定的認知。紅苕儲存過程中應該做到妥善有效的清理,保證整個儲存場所干燥整潔、溫度適宜,減少真菌繁殖的可能。對于存在霉爛的甘薯,不能夠用于喂牛,應該將其進行無害化處理后用于種植[3]。種植之前可以選擇其他的殺菌類藥物及時進行表面殺菌處理。收獲儲藏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表皮損傷,妥善地做好紅苕的保存處理工作。制定合理的養殖管理方案,避免隨意從外地放牧養殖,避免牛在紅苕場地中采食大量的紅薯藤。嚴格控制飼料配方,保證飼料營養價值,全面滿足牛的生長發育所需,為牛健康生長發育奠定堅實基礎。
7結束語
防止牛紅苕黑斑病中毒的發生流行應該及時消滅黑斑病菌,防止紅苕遭受到黑斑病菌的污染。在紅薯栽培管理之前,對于種薯可以選擇使用5%的甲基托布津或者乙基托布津溶液進行浸泡處理。在紅苕收獲之后應該防止其表皮擦傷。貯藏過程中要保證貯藏場所的干燥整潔,溫度控制在11~15 ℃。對于不宜作為種用或者食用的紅苕應該及時焚燒處理,防止被牛誤食。禁止向牛投喂發霉變質的飼草飼料,保證飼料營養價值,全面滿足牛的生長發育所需。
參考文獻
[1]汪志錚.牛吃黑斑病甘薯中毒的防治[J].草業與畜牧,2011(7):51.
[2]汪志錚.牛黑斑病甘薯中毒的防治[J].當代畜禽養殖業,2009(12):30.
[3]李振.奶牛黑斑病甘薯中毒的防治[J].中國獸醫雜志,2006,42(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