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霖
摘要:近年,隨著畜牧行業的興起,養豬業不斷崛起。在飼養過程中應加大力度預防生豬發生疾病。在眾多影響豬健康的傳染性疾病中,豬鏈球菌病尤為重要。該文對豬鏈球菌病的流行病學、癥狀進行分析,并制定一系列防治措施,以期在保障豬健康的同時,確保養殖場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豬;鏈球菌病;流行;癥狀;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8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4.025
Prevalence,Symptom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Porcine Streptococcal Disease
YANG Jialin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Heshui County,Qingyang Gansu 7454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ise of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pig farming is also on the rise,and coupled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pork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meat product for residents. The quality of pork will directly affect people's health,and mo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in pigs during the rearing process. Among the many infectious diseases affecting the health of pigs,streptococcal diseas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which not only infects pigs,but also further infects humans. In this paper,the prevalence and symptoms of streptococcal disease in pigs are analyzed,and a seri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developed to safeguard human life and further ensur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farms while safeguarding the health of pigs.
Keywords:pigs,streptococcal disease,prevalence,symptoms,prevention and control
0引言
豬的傳染病種類較多,豬鏈球菌病的病原體,常年潛伏在豬身上,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很有可能發生變異,養殖者應掌握該病的具體情況,并提前做好預防工作[1]。預防該病時,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如發現患病豬時,應立即隔離,并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案,在阻斷其傳播途徑的同時,控制病情的蔓延。
1流行病學
豬鏈球菌病是由鏈球菌引起的,各年齡段豬都可感染,其中體重30~50 kg的豬最易發。該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但在春、秋季節容易高發,病原菌可以通過豬的消化道、損傷的皮膚等進行傳播,未處理的患病豬及被污染過的飼料、水等,均可攜帶病原菌。此外,氣候環境的變化,豬的生長狀況,豬舍的衛生條件等,都可成為本病的發生誘因。該病還有一定的潛伏期,潛伏時間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短的可在數小時內發病,長的可達1周以上。
2傳播途徑
豬鏈球菌主要通過攜帶病原菌的病豬傳播,如果母豬攜帶該病原菌,在其分娩過程中可傳播給仔豬[2]。豬鏈球菌可在豬的呼吸道寄生,由于該病原菌具有很強的耐酸性,飼料和飲水中都會存在。該病原菌的主要傳染源是豬,其次是羊、禽等動物,蒼蠅也可作為該病原菌的傳播者。一般情況下,豬身上的病原菌不高于40% 時,不會發生疾病,只有細菌變異產生毒性時,才會引發疾病。
3發病癥狀
仔豬感染該病后,會有一定的潛伏期,短的在數小時以內發病,長的可在1周以上發病。豬鏈球菌病可分為以下3種類型。
3.1急性敗血型
該類型的豬鏈球菌病主要危害懷孕豬和架子豬,是所有類型中危害最大、損害最嚴重的,可發生大規模傳播,傳播速度極快,因此,發病初期很難發覺。病豬一般表現為食欲降低,精神沉郁,眼部發紅、流淚,鼻腔有漿液流出,呼吸急促,步態不穩,臍腹部還可發現紫色斑點。若此時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會加重病情,最后導致病豬的死亡。
3.2心內膜型
該類型的豬鏈球菌病,以侵害小豬為主。仔豬發病前期沒有明顯的癥狀,其病程較急,仔豬會表現為突然死亡,或者出現可視皮膚蒼白,不能行走,呼吸困難等癥狀[3]。該類型還可與腦膜炎型共同發生。
3.3腦膜炎型
該類型的癥狀最為常見,病豬發病初期出現怕冷、便秘、轉圈等癥狀。部分豬關節發生癥狀,難以站立,病情嚴重時可導致豬昏迷,直至死亡。
4診斷
在豬鏈球菌病的診斷過程中,應結合病豬的臨床癥狀和既往病例資料,綜合診斷。對于病死豬,條件允許下可進行病理剖檢工作,同時檢查病死豬的表皮、血液等,并分析急性敗血型的綜合癥狀[4]。在此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血液的凝固情況,及病死豬頸背部的淋巴結是否腫脹等情況進行判斷。如病死豬的鼻部充血、腹部有出血斑,并伴有膿腫現象,即可診斷為豬鏈球菌病。
5防治
為了預防該病的發生,應做好早期預防工作,如飼養管理、防疫條件及豬舍的衛生情況等。平時應定期清潔豬舍,保持良好的通風,并對豬舍的器具定期消毒,降低病原菌的污染概率[5]。常用的消毒藥劑為含氯的消毒藥劑,或可使用石灰、雙氧水等進行替代,主要針對的消毒位置是地面及四周的墻壁,同時需要加強生豬養殖中對于管理工作的重視,首先需要進行飼料的科學選擇,并且需將飼料妥善存放在優良環境的倉庫內,避免倉庫過于高溫潮濕,如飼料出現過期情況,或者因環境影響已經出現變質表現,切不可將其飼喂給生豬,需盡早進行處理,確保生豬飼喂時飼料的安全性及營養的均衡性。需加強對生豬機體健康狀態的關注,及時對生豬身體上出現的傷口進行消毒處理,以降低生豬傷口處感染情況的發生。仔豬出生后,斷臍工作應用碘酊消毒處理,防止其傷口發生感染。同時,還應做好豬的免疫接種工作,一般情況下,懷孕母豬應在產前1個月進行疫苗接種,這可得到良好的預防效果。需及時進行豬鏈球菌多價滅活疫苗的接種,母豬在產仔前1個月左右便可進行接種,接種方式為肌肉注射,接種劑量為3 mL,崽豬出生后30~45日齡時,同樣可進行豬鏈球菌多價滅活疫苗的接種,接種量為2 mL,接種方式同樣是肌肉注射。另外,還可進行豬敗血性鏈球菌活菌苗的接種,能進一步提升健康豬群的抵抗能力,但是在接種過程中切不可使用其他抗生素藥物,避免藥物之間相互作用,影響接種效果及抗生素藥物應用的安全性,在實際疫苗接種時,可根據疫苗類型選擇口服或者肌肉注射,該疫苗應確保放置在冷藏環境下進行保存及運輸,在使用前才可進行藥物稀釋,且經稀釋之后的藥物需在4h內使用。目前豬鏈球菌病防治中可供選擇的疫苗還有豬鏈球菌病蜂膠滅活疫苗,豬群在接種該疫苗之后反應較輕,適合應用在1~2月齡的健康仔豬中,接種位置為頸部位置,接種方式為肌肉注射,每只仔豬的接種量應控制在2 mL 左右,接種后能保持6個月左右的免疫效果。為進一步促進豬鏈球菌病的預防,還可選擇豬鏈球菌2型造成的豬鏈球菌病進行接種,其免疫作用同樣能達到6個月左右,注射用量為2 mL,主要針對幼齡豬的疫病防治。一旦豬舍內發生此病,應將發病豬及時隔離,并采取藥物治療。治療過程中,對于癥狀較輕的,可用青霉素治療,對于已經出現神經癥狀的豬,可用磺胺類藥物治療。只有抓住發病前期進行治療才能收到明顯的效果,如拖延到后期,則會加重病情,即使治療也不會產生很好的效果。對于發生膿腫現象的病豬,應進行手術治療,切開膿腫部位并做引流處理,術后用適量的高鎰酸鉀涂抹患部,用碘酊做消炎處理,同時搭配止痛藥,避免感染。
6結束語
豬鏈球菌病的發生對于生豬養殖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生豬養殖過程中,需要提升對豬鏈球菌病的預防重視,完善預防措施,充分掌握豬鏈球菌的病癥表現、傳播途徑及診斷要點等,盡早明確防治方向,優化防治措施,提升防治效果,避免生豬養殖過程中出現大面積豬鏈球菌發病情況,避免大規模蔓延造成的嚴重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趙拴友.豬鏈球菌病的研究進展[J].畜禽業,2018,29(5):104-105.
[2]侯雪靜.豬鏈球菌病流行病學及其疫苗研究現狀[J].今日畜牧獸醫,2018,34(7):77.
[3]孫素芳.豬鏈球菌病的診斷與綜合防治[J].新農村(黑龍江),2018(5):134.
[4]王曉紅.豬鏈球菌病的臨床特征和防治策略[J].今日畜牧獸醫,2018,34(4):73.
[5]李想.豬鏈球菌病與類似疫病常規鑒別診斷[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65(5):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