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倩
摘要:在過去的十多年時間里,中國的小微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增長和發展的主要動力,政府也越來越重視小微企業的發展。如今,小微企業已是我國國民經濟不可忽視的“血液”,是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的重要路徑,是實現社會經濟穩定的重要支撐點與落腳點。但小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稅收負擔重等問題,導致小微企業發展不暢。如何為小微企業減輕稅收負擔、費用支出是一項重要的課題,營造良好的企業經營環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建立有效的針對小微企業稅收服務體系,來確保小微企業減輕負擔。
關鍵詞:稅負;費用;經濟
引言:小微企業是小型微型企業的簡稱,不同的國家,不同地域,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以及不同行業對其界定的標準也有所不同,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動態變化。2011年,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規定了各行業劃行標準,如工業行業,從業人員小于1000人或營業收入小于4億元的為中小微型企業。
一、我國小微企業稅費負擔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稅費負擔較重
名目繁多的非稅項目使小微企業稅費負擔較為嚴重。除教育附加費之外,大部分省份還按銷售收入向小微企業征收工程修建費、價格調節費、水利建設基金等費用。此舉對于資金周轉困難、融資難的小微企業來說是一筆沉重開支負擔。同時,稅費負擔環節缺乏科學性也是導致小微企業稅費負擔過重的主要因素。此外,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工會經費、社會保險費、營業稅、增值稅、教育附加費等稅費負擔環節不科學、實施間接稅為主的稅費結構體系等,也是導致企業稅費嚴重的主要因素。
(二)缺乏完善的稅費優惠政策
目前來說,我國尚未出臺完善的小微企業稅費政策,還未形成穩定的稅費政策長效運行機制。大部分優惠政策的優惠期限比較短,屬于臨時性政策,不利于穩定長效運行機制的形成。另外,小微企業優惠政策力度較小。目前來說,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提高營業稅起征點等是我國小微企業主要的優惠政策。但由于小微企業經營利潤較低,其實際享受的稅收優惠比較小。再者,我國目前缺乏間接推動小微企業發展的優惠稅費政策。雖然我國出臺了營業稅、印花稅、關稅等優惠措施,但優惠力度較小且優惠政策均為臨時性政策。尤其是對創新型企業、科技型企業的發展缺乏穩定、長期的優惠稅費政策支持。
二、小微企業稅負情況
(一)人力資源成本大幅增加。在過去,外國企業涌入中國進行投資,他們最為看重的就是中國的人工成本低,為降低成本耗用,他們將場地遷入中國,這樣大大降低了產品成本。而近年來,隨著社會平均工資的不斷上調,企業為職工支付的社會保障金也越來越成為企業的負擔。企業現行繳納比例為:養老保險20%,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3%,工傷保險1%,生育保險0.7%,僅這六項社會保險,企業就要為職工支付薪金總額的38.7%的資金,可見,企業的生存壓力是非常之巨大的。
(二)企業稅負過高。有專家曾指出:低稅負國家或者稅負負擔適中的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明顯要高于高稅負國家,稅負水平的提高是以犧牲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為代價實現的,稅負提高1%就會引起GDP增長率下降0.36%。他同時指出,稅負變化對高、低收入國家的影響不同,稅負增加1%,低收入國家經濟下降0.585,而高收入國家經濟下降034%,二者相差0.24個百分點,由此可見,高稅負必然導致經濟增長率的下降,稅率與增長率呈負相關的關系。
從目前的小微企業所得稅負問題來看,企業的負擔有所減輕,但是與國外相比,我國小微型企業的稅負仍然較重,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三、小微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建議
(一)自身素質不夠。經營者要著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選定某一項目時,要對市場進行細致的分析,多做調研活動,再根據自身的條件與特質來確定經營范圍,避免盲目從眾,形成惡性競爭,提高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誠信經營的理念,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和良好的社會風氣,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金融企業應加強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著力促進金融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增強金融企業對小微企業發展潛力的辨別能力,使金融業對小微企業樹立信心,逐步擴大對小微企業的貸款資金,形成信貸規模,避免小微企業因為融資問題喪失生存能力。
(三) 政府等相關部門應加強引導、服務。將被動轉變為主動服務,及時為小微企業拋磚引玉,從經營項目、引進先進技術及人才等方面提供信息服務,積極幫助小微企業化解經營過程中的困難及矛盾,引導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生存道路。
四、小微企業稅費負擔建議
(一) 加大對特殊行業的稅收優惠。根據《企業所得稅》相關條例規定:“國家對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該規定對特殊行業的稅收優惠提供了理論基礎。目前,國家主要對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所得和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等特殊行業實行免征和減征企業所得稅,國家應當擴大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的行業范圍,并加大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力求降級小微企業的稅收成本,使小微企業能夠更快、更穩健地發展。
(二) 加大對小微企業創立初期的優惠。現國家正在鼓勵大學生畢業后自主創業,這樣既 可以減輕就業問題,又能帶動整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然而,企業在創辦初期各項成本費用很高,市場占有率很低,收入不穩定,盈利水平相對落后,能承受的稅負也很有限。面對小微企業自身資金欠缺,融資困難等原因,創辦初期成為了企業發展最為困難的階段,這個階段最需要的就是國家對小微企業稅收政策的扶持和幫助,國家應當加大對小微企業創辦初期稅收優惠政策,讓企業能夠有未來的發展,實行減半征收或免征。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中小企業促進了社會穩定與經濟的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越來越大,不少企業已經從早期的簡單加工、外貿交易等領域中脫離出來,向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等領域拓展,企業在不少地方已經形成了固有的產業群,是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業化協作的基礎,成為大企業不可或缺的供應商或經銷商,是創新不可忽視的巨大力量。
參考文獻:
[1]劉彩霞.我國稅費負擔現狀分析及建議[J].財會月刊,2013.
[2]李忠華.我國稅費負擔合理性分析與改革思路[J].商業時代,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