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彬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核心,本課題主要針對藝術類學院自身的特點,本著“使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熏陶,循序漸進地開展藝術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性體系的建設。
關鍵詞:創新創業;設計教育;融合性
一、調研背景與目的
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因而藝術類院校創業教育就是要進行創新創業研究,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素質、創業技能的教育活動,針對藝術類藝術設計專業實踐特點,適應當前藝術類行業發展,拓寬學生就業門路,實現以創新創業帶就業,克服當前藝術類大學生專業對口崗位少、崗位選擇面窄等不利局面,構建國家創新創意體系的長遠大計,也是藝術類院校教育功能的擴展。
二、調研情況
1.調研對象。針對企業的調研:調研企業共5家,覆蓋廣告公司、裝飾公司、信息技術、現代服務等行業。調研企業中層管理人員3人、人力資源負責人4人、車間(一線)負責人2人。
針對院校的調研:實地調研武漢民政職業學院等4所高職院校, 網絡調研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等10所高職院校。
針對學生的調研:調研一年級學生120人(男生70人,女生50 人),二產專業99人,三產專業99人,各占一半。
針對教師的調研:調研從事一線教學的骨干教師32人,專職輔導員5人,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管理人員9人。
2.調研內容。針對企業的調研:主要包括對企業的發展而言,員工最重要的創新意識體現在哪些方面;鼓勵員工創新的獎勵機制;以及為激發員工創新意識開展了哪些培訓。
針對院校的調研:主要包括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開展情況和課程開設情況;創新創業教育與素質教育如何融合,與專業教育如何融合;創新創業課程的師資隊伍如何培養;以及創新創業教育指導與服務配套等方面內容。
針對教師的調研:主要包括我院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教育課程的情況;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途徑;希望得到的支持和培訓內容;以及對學院進一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意見。
3.調研方法。
3.1問卷形式。由調研人員根據調研目的設計問卷,并組織調研對象真實填寫問卷,主要包括單選、多選、填空等客觀問題。
3.2深度訪談。調研人員根據調研目的就某一領域的某一問題, 與調研對象就現狀、機遇、挑戰等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
3.3網絡攝取。調研人員通過瀏覽高校創新創業專題網頁,及時了解各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方面最新的動態和做法,并通過政府教育部門、團委系統等渠道獲取專題調查數據和結論分析。
三、調研結果
1.企業認同員工創新意識的重要性,但重視不夠。企業都需要開發新產品,大部分制造業企業新產品的開發途徑為自主研發及技術合作;現代服務業類的企業更加注重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技術部分的創新通常都采取技術合作或委托其它單位研發。經過調查發現,所有企業一致認為有必要培養員工創新意識,創新意識強的員工崗位競爭力更強、職業發展更順利。可見,企業對員工創新意識的重視程度還留在意識層面,這也證明高校加強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普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管理體制主要是指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牽頭管理部門和實施創新創業的機構,有沒有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學院或類似機構。通過調查,高職院校中有5所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是由教務處作為牽頭部門,占20%;有3所高職院校以學生處、校團委、就業指導中心作為 ?牽頭部門,占47.22% ;還有2所高校設立了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創業教育中心等專門機構,并作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牽頭部門,占27.78%。
3.教師都很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但水平不高。在對我院教師的調查中,有85.42%的教師認為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創新也是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途徑。一半以上的教師認為通過比賽、活動等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最好手段。還有部分教師認為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是提高教師育人功能的最好方式。關于最希望得到的培訓內容是創新創業技能和經驗的培訓,其次是創新創業成功案例的交流培訓,提高教學手段、方法和內容創新的實戰培訓以及創新創業理念的培訓。
四、結語
1.進一步明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創新創業教育是旨在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造能力的素質教育,是培養大學創業。要糾正創新創業教育的“精英觀”,樹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 ?“大眾教育”觀念,我們要時刻清晰創新創業教育的真正目的,才能 ?更好的把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教學全過程。
2.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與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相融合的課程體系。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設計要將創新創業的理念有效融入專業教學體系之中,聚焦“融入”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使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成 為專業教學的導向。第一學年以廣告創新思維培養和創業意識引導為主;二年級以與藝術設計專業相關的企業深度調研和創業核心能力培養為主;三年級主要為有意向廣告創業的學生提供項目孵化。課程體系要重視專業特色和教學內容的互補性,強調理論與課程的有機結合,逐步凝練課程體系標準,強調規范化,建立可操作性、內容多樣化的廣告創業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3.搭建多部門協作共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的工作體系。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要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就必須要學院各個部門協作支持,共同完成。教務處要牽頭負責課程體系建設的整體規劃,要負責課堂教學內容的設置和安排;團委要牽頭負責創新創業社團管理和“創青春”、“互聯網+”等創新創業比賽實踐教學環節的組織和管理;招就處要牽頭負責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立校外導師團,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課程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扶持。
4.打造多元化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一是教學型,主要負責創業意識引導和企業與商業基本知識講解的講座和課堂教學。二是管理型,主要負責創業社團建設與管理、創業專項活動組織和競賽、創業資源平臺搭建和服務,包括孵化基地建設和管理以及校外導師的聯絡等。三是專業和科研型,主要負責項目技術研究和資源整合,并為學生參加競賽提供技術指導,帶領學生進行成果轉化。
參考文獻:
[1]劉婭:《云南高校創業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基于教師調查問卷分析》,《創新與創業教育》2011年01期.
[2]尚大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構建》,《教育探索》2015年09期.
[3]羅美萍.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