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與創意的內涵,而后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創新模式進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完善措施,以期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長效發展提供有建設性的參考。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現狀;措施
現今,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文化產業日益成為其中的朝陽產業,它是融合了文化與經濟兩種要素。文化產業經濟有著較長的周期,較大的投資,不穩定的投資回報等特點,因而我們需要對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創新進行深入思考,進而使其在市場中更具競爭力。
一、文化與創意的相關內涵
近年來,我國的文化市場在不斷的繁榮發展,各國在文化方面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再加上大眾在文化需求方面也是日益增長,這些都讓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速度較快。盡管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豐富多樣的文化資源,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然而事實上,現今國內文化還沒有形成自己發展上的特色道路,沒有明顯的產業優勢,在宣傳形式方面,文化資源還沒有實現由粗放型到精品型的轉變,文化產品還是較單一,文化創意方面也比較匱乏,無法滿足現今大眾市場的需要。通過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并將新的文化產品創造出來,這樣該產品就能和時代的發展特色以及市場的需求相吻合[1]。在現今這個信息化時代,現代社會經濟所認可的文化資源已經不再是單一的發展方式,需要實現從文化孤島向文化共享共存的轉變, 這樣才能對中華文化進行更好的傳承與發揚。奠定文化自信,需要文化創意以及文化傳播等形式的支持,它們能讓文化更具競爭力。就現代經濟學而言,文化顯然已經成為了一種經濟產業,且附加值較高,該產業有效融合了人力、技術、資本以及市場等多種因素,并賦予其更為豐富的人文精神。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提是深厚的文化底蘊,然而文化產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文化創意。迪斯尼是美國著名的公司,它沒有太長的創建時間,其歷史文化積淀也不悠久,然而它卻通過米老鼠與唐老鴨兩個卡通形象,對其商業文化路線進行了成功的開發。由此可見,文化創意的良好與否對于文化的創新與傳播有著直接的作用,它可以讓品牌價值與經濟效益得到較大提升。
二、目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品牌發展創新模式的現狀
(一)跨界化創新模式方面
現今,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實施了品牌跨界。它集中體現為各大產業板塊和知名品牌企業實現了創新合作,比如對于具有相似性的產業跨界,旅游產業實現了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合作,出現了很多的人文旅游景點,各種國家 5A 級的旅游區橫店影視城也紛紛被推出,開發出來這個影視城,可以讓影視元素對文化景點的再造價值提升,讓大批的旅游群體被吸引而來,還推出了特色旅游景觀《夢幻太極》等項目,通過對多媒體技術以及多重人文表演資源的利用,將跨界綜合性的產業項目紛紛打造出來,使夢幻谷景區在舞臺項目的演藝體驗方面得以提升,市場的反響很好。此外,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品牌跨界也體現在和農業以及金融業的合作方面,各種創意農業以及創意設計眾籌網站等紛紛被打造出來。現今,在我國的創意農業方面,已經出現了成都錦江模式和成都溫江模式以及上海模式,還有廣東佛山陳村模式。而文籌網和藝術品授權平臺以及藝術品交易等交易平臺都是文化創意金融業的鮮明體現。
(二)資本化創新模式方面
根據大部分資料顯示的結果,現今,融資方面的難題是我國大部分的文化創意企業都在面臨的問題。不少品牌開始通過“試水”資本化對運作進行創新,一方面在其自行發展中廣泛利用政府的各項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對并購重組進行嘗試,或通過 IPO 上市的方式來實現“新生”,比如 2013 年新華網進入到首次公開募股的初審階段,2015 年上半年,融資吸金的“大戶”就是傳媒行業,融資事件一共發生了7 起,吸金總額高達 53.20億元。根據我國經濟網的統計報告結果,2018年上半年,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一共有59起品牌投融資事件,24起并購事件,涉及的金額分別是 93.94 億元以及140.30億元。此外,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其創新實施了資本化模式,萬達的跨境收購案例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通過將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影院運營商 Hoyts 集團收購,直接把海外區域 的50 家影院以及其2000 萬的受眾數據納入進來,通過品牌資本化的創新模式,北美以及澳洲區域的市場份額都被萬達品牌直接收獲了。
(三)融合化創新模式方面
現今,對于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品牌的融合化創新來說,在產業集聚以及共生發展的背景下,地域性的品牌會通過當地集群式的發展模式而形成,這種品牌的特點具有融合性,出現了一些文化創意品牌產業園,它們的品牌效應都很強,比如北京 798 藝術區、本溪世界山麓以及北京潘家園古玩藝術品交流園區等;或者是出現了創意化的城市與產業區域化的一同發展,比如以環渤海和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區域為主形成的產業集聚現象,通過沿海發達城市向內陸區域的過渡,產值會逐漸減少,在市場資源與發展空間方面,各地的品牌巨頭具有壟斷性的優勢。此外,互聯網行業是品牌融合創新模式的最直接的體現,它提供了多種選擇模式,比如社會化媒體和移動互聯網以及電子商務等模式,在市場推廣、互動營銷、內容運營以及用戶管理方面,它可以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更多的載體空間,它還能和云計算、大數據以及物聯網還有智慧城市等創新技術相互融合,打造出更多具有創新性的品牌項目。
三、加強文化創意產業的品牌創新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提供給企業良好的品牌創新環境
首先對于相關企業來說,要鼓勵其對文化創意產業進行積極發展,努力培育自身,使其品牌形成獨特性質,并讓其品牌效應不斷擴大[2]。其次,對產業市場環境進行不斷調整,在對中小型企業的技術扶持方面加大力度,并使文化創意產業的技術門檻逐漸降低,要讓各企業在創新并創造品牌模式方面具有信心和能力來完成,讓市場環境變得更加公開透明,使各方的優秀創意都能比吸納進來,共同推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品牌的長效發展,將內容更好和更具內涵的服務提供給大眾。相關企業和政府還要通過融資投資的方式,來讓文化創意中的龍頭企業實現積極發展,通過重點對其進行扶持與培養,并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將品牌效應的試點工作做好,并細分調整其中的小眾需求,以便實現品牌營銷的成功。
(二)對產業品牌的發展策略進行正確的規劃制定
首先,要對品牌效應的重要作用進行強化,通過專業的咨詢團隊來對產品創意的內容進行詳細介紹,并盡量獲得外界的資金與扶持,利用投融資來孵化讓產業實現不斷發展,以便讓營銷品牌更具特色[3]。其次,按照不同的產業品牌,要根據差異化的方式來定位其創新,讓品牌發展的方向以及需求能被市場以及群眾了解。最后,通過對品牌建設的不斷完善,讓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結構不算進行升級,逐漸轉型到具有較高技術的創造型社會,并在對我國深厚文化底蘊的良好利用基礎上,和其他的各行各業開展聯系與合作,使我們的文化產業更具競爭力,在世界上以鮮明的東方特色來展開差異化競爭,最終讓我國文化在傳播以及經濟的增長方面更具成效。
(三)政府要提供更多的保障措施
整體而言,要想讓文化產業實現發展就需要政府機構的大力支持。為了讓我國品牌實現創新,政府部門首先要優化管理文化產業的市場,并提供給相關的文化產業一些可靠的資源與政策支持,以此讓文化品牌實現創新并能和國際接軌,各地政府部門通過自身較強的經濟實力,在文化市場上可以和其他國家建立廣泛的聯系與交流,讓信息與產品方面可以實現互通有無,企業之間還可以將品牌交易渠道搭建起來,多和世界領先產業的品牌進行互動和交流,這對于自身能力也是一種有效的彌補,還可以科學化的調整文化產業的結構。此外,通過自身權利,政府部門可以對文化市場的正常運作與發展進行有效控制。比如,政府可以建立獎懲機制以及一些稅賦的政策,鼓勵相關的文化產業,積極創新自己的品牌,目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自主品牌并獲得大眾的廣泛認可。政府還要從整體上來培育文化創意產業市場,不僅要將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創意品牌引入進來,還要利用良好的公共策略以及媒體營銷方式,來打造出我國的特色文化品牌,使其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讓其商品品牌實現較好的流通,并通過自身品牌的實業效應來增加其收益。
結語:
對于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品牌發展創新而言,我們依然需要不斷的學習先進的經驗,并對市場環境進行改善,促進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不斷創新,進而讓我國品牌的創新更具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周錦,熊佳麗.產業融合視角下農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發展研究[J].農村經濟,2017(05):103-108.
[2]盛婷.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品牌發展創新模式探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05):198-199.
[3]王慧敏.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發展的3.0理論模型與能級提升——以上海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為例[J].社會科學,2012(07):31-39.
作者簡介:
楊夢妤(1987—)女,鄭州人,河南工程學院,研究生,助教,品牌創意學,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