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斌
摘要: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合同管理方面主要面對勞動合同糾紛、業主合同風險、分包合同風險、信息系統合同風險。具體的對策是政府給予物流行業重要性,必須及時立法保證物流企業利益,而對于物流企業本身而言,需要對業主進行信譽評價、尋找優秀外包合作商以及系統服務商之外,需要對每次合同都嚴格審查。另外,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和保險公司合作,實現風險轉移。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企業;合同風險;風險管理;應對策略
隨著物流企業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企業不再自設物流部門,而是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但是在如今的社會背景下,企業對物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物流企業為了爭奪業務,不得不提高合同標準損失部分自我利益,即便如此第三方物流公司仍然經常性被業主、合作物流公司、系統服務商的違約所困擾。可以說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接受業務開始到將貨物送達這個區間之內,都會隨時發生合同風險。
一、第三方物流企業合同管理風險
(一)業主違約。這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經常遇到的情況。業主會擅自縮減投遞物品規模,間接地減少了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利潤;時鮮類產品發生腐爛變質,業務或者消費者會要求第三方物流公司賠償。由此可見,第三方物流公司因此經營難度日益提升。導致這樣的結果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物流行業快速發展,從業者不斷增多,物流行業形成了嚴重的賣方市場,“在合同時間內將貨物安全地送到指定地點”成為了每個物流企業需要面對的鐵的衡量標準。尤其是和業主合作都是長達數年之久,若是遭遇違約的業主,第三方物流企業將會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合同風險居高不下,甚至于可能導致第三方物流企業退出市場[1]。
(二)外包合同風險。第三方物流企業同時負責多家業主的物流業務,當業務過多時往往會將部分業務分包出去。此時就會導致其面臨著以下合同風險:第一,分包商違約。即在合作過程里沒有按照合同規定將貨物準時安全送達。此時,第三方物流企業會遭遇投訴,在和業主合同關系之間其成為了違約者。第二,分包方單方面廢止合同,或者突然卷貨卷款而逃。此時第三方物流企業將會成為被告,但因為拿不出對自己有利證據,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第三,分包商造成的貨物損壞等責任最終會由第三方物流企業來承擔。而其賠償業主后,卻不能從分包商那里獲得相應的賠償[2]。
(三)系統商合同風險。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了提升本身競爭力,會和系統商簽訂合同,由系統商來負責物流信息的更新以及和消費者互動,讓消費者了解自己所定貨物的物流狀態。但是因為合同簽訂不夠嚴密,導致系統商盜竊物流企業機密、消費者信息、業主單位機密等,而由此產生的各類賠償最終都會落實到第三方物流企業身上。另外,有的系統不穩定發生延遲甚至于崩潰,會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因為合同不涉及此條款,往往會讓第三方物流企業陷入虧損泥潭[3]。
(四)第三方物流公司和勞動者合同糾紛。主要是企業內部司機、分揀搬運工人和公司間勞資矛盾導致的糾紛。故而勞動合同管理不善也會對第三方物流企業形成沖擊。導致該種糾紛的主要原因是物流企業忽視勞動合同管理,在用工當中基于成本考慮往往會繳納部分職工的社保,結果容易出現相應的管理問題。
二、提高第三方物流企業合同管理水平策略
通過前邊的分析不難看出不管是業主合同、分包合同、系統商合同,都存在違約風險,會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而其中主要是源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缺乏法務隊伍,不能對合同條款進行研究分析,在簽訂合同時草草簽字,埋下了巨大的合同風險。所以在應對上主要有以下方案:
(一)政府提供系統的物流法律體系,全面保障物流企業利益。這是源于物流企業關乎到了經濟建設物資的流動,故而政府不能旁觀。其必須要結合實際建立系統的物流法律體系,既要對物流企業的業務流程、合同管理、責任劃分等提供支持,也要對物流企業責任進行界定,合理落實責任避免失去公允。
(二)第三方物流企業建立自有法務部門。能夠積極地和律師事務所建立合作,使其成為企業的法務代表,由其全權負責合同的審核,提高本企業合同管理的專業性,這樣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業主、分包商、系統商一定的威懾,減少沒必要的違約現象。
(三)提升合同審核質量。對于沒有法務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必須要求合同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能夠在簽訂時認真審核合同,避免其中的陷阱。當管理人員發現合同問題時,能夠及時質疑,并要求修訂合同內容,力求物流企業的利益得到保護。
(四)有效地轉移風險。第三方物流企業積極投保“物流責任險”,該保險標的是第三方物流公司需要按照法律規定而承擔的相應責任,這樣保險形式投保人和被保險人都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當業主發現貨物因為第三方物流企業配送不及時而導致腐爛變質時,其可以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同理,消費者也可以這樣操作。如此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有效轉移風險。
(五)第三方物流企業要有法律觀念,能夠在合同期內積極地獲取各類票據、證據,避免當風險發生后缺乏有效證據將自己推入尷尬境地。在日常管理當中需要重視勞動合同,能夠積極兌現承諾,減少職工對企業的投訴,保持企業良好的口碑。
(六)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了保險起見,需要對業主展開必要的分類、分級管理,將信譽好、投訴少的業主納入到一級范圍內展開長期合作,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合同風險。同樣在外包業務當中也是如此操作,可以避免外包商違約以及卷款卷貨風險。
總結:第三方物流企業合同管理風險主要涉及到了勞動合同、業主合同、分包合同、系統商合同等,為了提升合同管理水平、降低合同風險,必須要提升合同管理理念,甚至于條件允許需要成立專門的法務部門或者外聘律師事務所。另外,提高管理水平,如約履行合同之外,還需要對業主展開分級分類管理,要不斷優化業務組成。
參考文獻:
[1]張思文. 第三方物流合同的企業管理風險及優化對策[J]. 物流工程與管理, 2020, v.42;No.317(11):78-80+83.
[2]劉蕭. 第三方物流承擔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基于不對稱信息背景[J]. 物流工程與管理, 2020, 042(005):50-52.
[3]田睿. 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物流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 v.31;No.484(0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