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擇涵
摘要:現代醫學的騰飛使得越來越多的藥品被開放生產出來,相應地,對于藥品冷鏈物流運輸的需要也日漸緊迫。本文通過分析現階段藥品運輸行業存在的成本投入不足與收益的不確定性、管理標準效力范圍局限等問題,提出了制定科學嚴謹的藥品物流運輸管理標準、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藥品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藥品運輸;冷鏈運輸;物流發展
一、引言
藥品通過物流冷藏運輸,將醫藥企業的藥類產品輸送到藥品的需求方,近年來現代醫學的發展帶動了藥品品類的更新,相應地,藥品物流的改革也迫在眉睫,管理者要想優化藥品冷鏈物流的管理方法,不僅要將原本就已經具有的物流環節落到實處,在細節處布控把關,也要借助信息技術發展的成果,實現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將原本復雜的統計與繁瑣的監控工作交由信息技術代勞,解放勞動力,聚焦藥品運輸質量保障的宏觀調控,為醫藥市場的穩定性做出貢獻。本文從發展藥品冷鏈物流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設性意見。
二、藥品冷鏈物流管理現狀
(一)成本投入不足與收益的不確定性
物流運輸藥品的準入要求較高,盡管如此,物流運輸市場上仍然存在許多規模較小的承運企業,而藥品運輸的過程需要適宜藥品儲藏的溫度,嚴格的運輸時間、行進路線和責任制度,并且并不是簡單地將藥品帶到目的地就完成了任務,在藥品裝載時,要注意每一類藥品的性質和相對獨立、與外界隔離的環境,如果保護措施不到位就可能引起藥品的污染或者失效,從而引起嚴重的后果,危害人民身體健康。以上種種都是承運方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擔負的責任,物流運輸本身就需要較高的成本投入:運輸設備、冷藏設備、運輸人員的藥品運輸教育、管理人員等都需要成本的投入,然而除卻人為的因素還面臨著許多突發的緊急情況,這也是所有物流運輸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因此其運輸途中的風險是無法預估的,具有不確定性,這些因素制約了藥品冷鏈物流運輸的效率和發展。
(二)管理標準效力范圍局限
在交通運輸工具可以抵達越來越多地區的背景下,藥品物流管理的效力卻未必有著和運輸工具所能到達的同樣的范圍。盡管國家和藥品管理部門及各地區的需求方都對藥品運輸做出了規范,也有法律法規出臺保障物流運輸的合法性。然而實際藥品運輸過程之中卻是狀況百出,許多從業者對于所承運的藥品認識不足、對不規范運營所造成的嚴重后果缺乏理性的認識,在思想上將藥品運輸等同于其他普通物流運輸,這為藥品安全和人民健康帶來了極大的隱患。而規范的科學性與嚴格性的問題也不僅僅發生在運輸的途中,更潛藏在每個不經意的操作之間,從藥品進入冷庫等待運輸開始,承運企業就要擔負起保障藥品安全的重要職責,倉庫、短途轉運、裝載等每一步過程都可能存在藥品污染與暴露的風險,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這些要求被選擇性地忽略了。
三、藥品冷鏈物流管理的發展策略
(一)實現藥品物流信息化管理
中國古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藥品物流管理顯示出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時,可以引入更加便捷高效的設備幫助物流管理,將繁多冗雜、消耗了大量勞動密集型人才的工作交由先進的科學設備完成,解放勞動力的同時,也便于整個設備架構成為完整的信息管理網絡,便于監控管理。信息化管理體現在管理者對于運輸信息的全方位掌握上,實時監控所有在庫的藥品信息,對即將進入物流程序的藥品提前進行準備工作,且藥品有著儲存溫度的要求,因此使用現代化設備對藥品存儲倉庫的溫度進行動態監測與設置報警系統十分關鍵。
(二)制定科學嚴謹的藥品物流運輸管理標準
現如今藥品運輸中存在的種種不符合行業標準規范的行為,一方面是承運商或從業者本身責任意識淡薄和專業能力不足造成的,一方面是監管部門的把控監察仍然不夠嚴格,另一方面是需求方本身對于藥品運輸品質的要求不高造成的。我們提出要從這三個方面全面提高藥品物流運輸標準,實現行業規范化的標準。藥品物流承運企業不僅要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還要注重社會責任的承擔,這主要體現在對自身運輸工作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上,要引進精通物流運輸、藥品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提高在崗的從業者的整體工作素質,也要開展安全教育特別是運輸安全與藥品安全教育,不能只片面強調運輸能力與效率,還要注重藥品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只有承運企業將精力集中到對自身的反思和改進之中,才能夠給行業樹立好的榜樣,獲得更多合作者的信任和業務機會。藥品運輸監管部門不能放任自流,不作為或者亂作為,要按部就班,依據行業現狀、發展規律與目標制定合理的行業規范標準,不能照搬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成功經驗,要引入專業人才,完成先進經驗的本土化調整,使其更加適應本地區的藥品物流運輸需要。監管部門也要不斷細化完善具體的行業標準,從藥品的入庫、儲存、出庫、裝載、運輸等各個環節制定全面的標準與要求,將以往粗放與宏觀的要求具體化、詳細化,明確行業的準入門檻,從物流運輸方面保障藥品安全。藥品需求方雖然是醫藥企業的直接合作者,然而在藥品接收時倘若不對藥品品質提出嚴格要求,可能會助長不正確、不科學的運輸方法。需求方要嚴格對于藥品的檢測檢查,在藥品出現問題時不僅向供給方追責,還要將關注的目光投射在承運一方上,當需求方對藥品的品質提出高標準嚴要求時,承運一方自然也會提高對于運輸過程中藥品品質的把控,盡自己一切可能杜絕藥品在自己一方的責任范圍內出現差錯,提高這樣的辦法倒逼物流承運方及時自我糾察、改正不標準、不規范的運輸行為,同時為了更高效地保障藥品品質,承運企業也會更加注重自己的改革與技術引進。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醫學飛速發展使得社會呼喚更加安全、高效的藥品冷鏈物流運輸。現階段藥品運輸行業存在成本投入不足與收益的不確定性、管理標準效力范圍局限等問題。管理者要制定科學嚴謹的藥品物流運輸管理標準,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藥品物流信息化管理。
參考文獻:
[1]王亞莉,季愷綺.藥品流通環節冷鏈物流管理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08):284-285.
[2]牛雅娟.中國醫藥冷鏈物流研究綜述[A].中國商品學會.中國商品學會第十五屆學術論壇論文集[C].中國商品學會:中國商品學會,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