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
摘要:人力資源成本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在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活動中使用勞動力而發生的各項直接和間接的費用總和。包括工資總額、保險費用,住房公積金、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及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護費、企業支付離退休人員費用、勞務派遣類費用和其他人力資源成本費用等。文章從國有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目前管理現狀入手,對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建立人力資源成本管理原則,并針對性地提出相應具體措施,以實現人力資源成本管控的目標。
關鍵詞:人力資源成本;管理原則;措施
一、目前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現狀
(一)人力資源成本管控推行阻力較大
國有企業員工對薪酬績效有著固有的傳統認識和企業文化,與私營企業相比,實施人力資源成本管控的阻力較大,因此大多數國企會考慮員工接受程度以及員工隊伍穩定等因素,選擇維持現有模式或者僅對小范圍、小層面進行微調。
(二)人力資源成本管控體制未完全建立
雖然多數國有企業建立了人力資源成本預算機制,但在實操過程中,人力資源成本的概念構成存在模糊,同時也缺乏對人力資源成本的分析和統計比對,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管控機制。
(三)員工薪酬分配制度不夠完善
國有企業一般規模較大,員工眾多,員工多以崗位、職級等因素決定工資,雖然積極倡導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原則,逐步完善分配制度,但工資水平與員工能力、員工績效和貢獻仍未實現完全關聯匹配,企業內仍然存在少部分混日子混資歷、吃大鍋飯、工作效率低的情況。一些關鍵崗位、技術骨干或高級技能人才崗位人員薪酬水平達不到市場水平時,或者收入與企業平均水平差距過小時,不能體現核心人才的價值就會存在人才流失的風險,這些都增加了國有企業人力資源成本負擔。
基于目前國有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的情況及人力資源成本管理對企業效益和效率的重要性,采取具體可行的措施對人力資源成本加以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當然企業要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優員增效,但是大量減員并不適合國有企業。因此,國有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強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優化生產組織形式,提高勞動生產率,做好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管控。
二、強化人力資源成本管理遵循的原則
(一)堅持效益導向原則
人力資源成本增長必須與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相適應,人力資源成本投入必須以產出效益為基礎,人力資源成本投入增長應符合“兩低于”原則,即工資總額增幅低于企業效益增幅(可分配復合效益增長率),人均工資增幅低于勞動效率(增加值勞動生產率)增幅。
(二)堅持成本導向原則
堅持成本導向,應首先使全公司認識到成本的重要性,建立全員成本管控的理念,堅持做好人力資源成本的管理,通過人力資源成本管理動態調整,確保成本管控達到實效。
(三)堅持實事求是原則
人力資源成本數據均為實際發生的全部數額,計算人力資源成本總額時做到數據準確、全面、據實列支。準確可靠的數據,是做好下一步成本管控的基礎工作。
三、確立人力資源成本管控機制
人力資源成本主要來源于人,其中工資和社會保險占據了主要的部分,建立成本管控機制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嚴控公司用工總量,持續減員增效
緊縮入口,嚴格用人審批,以優化定崗定編為切入點,健全崗位管理機制,科學有效配置用工資源,在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穩定運行的情況下,加強用工總量和人力資源效能指標管控。
(二)優化員工隊伍結構,提高勞動效率
綜合考慮工資總額壓力與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在控制用工總量的同時保證員工隊伍數量穩定和質量改善。一是通過多渠道篩選年輕的優秀人才對員工隊伍進行補充。二是在合理投入的前提下,鼓勵“以機代人”的方式,改善勞動環境,提高勞動效率。
(三)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推行差異策略
健全完善既有激勵又有約束、既講效率又講公平的分配機制。強化薪酬分配與職業發展通道、崗位評估、績效考核的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工資總額的激勵作用。適度調整工資結構,使得工資構成更趨合理,強化工資的激勵與導向作用。
四、加強人力資源成本預算管理
(一)做好人力資源成本預算編制工作
人力資源成本預算費用應結合企業上年實際情況、當年生產經營計劃和其他人力資源成本構成項目的增減因素編制。同時,根據年度當市場工資水平和同行業人力資源成本水平等對標情況,對預算中項目構成、用工計劃等進行適當調整。
(二)做細薪酬預算管控實現全盤操控
一是年初制定歸口部門業務獎勵預算,規范各類專項獎勵的發放,充分發揮薪酬的激勵作用。要求全年不得超預算發放,每月監控發放進度,全年實現工資總額精準控制。二是加強事業部、子公司工資預算管控,通過月度、季度勞資報表、工資分析進行監控,及時關注其發放進度的合理性。三是做細異常薪酬管控,制定了系列管控措施,將個別單位工資發放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做到“早介入,早控制”,將單位及個體的工資變動幅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三)落實預算執行及時建立預警機制
預算報告批準后須嚴格執行,但應建立預警機制,當遇到重大政策調整或不可抗力因素影響,以及市場環境、企業經營條件等發生重大變化,致使預算實際執行已經或即將出現重大偏差時,需進行調整。建立人力資源成本預算季度分析與動態調整機制,發揮預算指導、約束作用,相關部門根據預算開展人力資源成本管理活動。對超過目標計劃或偏離行業企業平均水平較大的權屬進行預警通知,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確保預算目標實現。
(四)建立人力資源成本考核監督機制
人力資源成本年度完成結果納入企業年度工作業績考核參考依據。人事部門負責公司年度人力資源成本預算的清算與考核,以及工資總額專項審計工作。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核算,并提供企業人力資源成本類指標中涉及的相關經濟指標完成值。審計部門負責人力資源成本考核的審計監察,對人力資源成本支出、報表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計,對發現的問題督促及時整改。
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間競爭愈加激烈,國有企業必須抓住當前大改革、大調整、大發展的契機,順應新時代,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娟.淺析國有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控[J].才智,2018(19)
[2]嚴蘇寧.試論人力資源成本管控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J].中國井礦鹽,2016,47(6)
[3]韋娜.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控方法及策略[J].經貿實踐,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