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曉霞


摘要: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改善,電商行業日益發展。本文以 SN公司2010—2019年9年間的企業財務數據為基礎,對其轉型后的相關指標進行具體分析。主要從盈利能力這個維度分析轉型前后企業的變化,由此得出轉型對于企業的啟示,包括企業需加快成本控制、切勿盲目跟風,根據企業內外部變化靈活做出調整,給轉型中的企業有關風險防范。
關鍵詞:電商行業;財務分析;商業模式轉型
一、SN公司發展現狀概況
SN公司于1990年初成立,經營領域最初只有空調,后來逐步擴展至其他領域,包括各種家用電器、電子產品、辦公設備、通訊產品及配件的連鎖銷售和服務,相關產品的安裝與維修等等,隨著宏觀經濟由世紀初的“高速增長”逐漸放緩,SN實體經營企業成功搭上了這艘轉型的“巨輪”,成功從傳統的零售業轉為電商企業,從2010年到2019年這近十年間是SN公司轉型的重要時期,SN公司穩扎穩打一步步躋身于電商行業前列。
二、SN公司轉型前后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賺取利潤的能力,也被稱為企業的資金或資本增值能力。它可以反映出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狀況,也有利于對企業業績進行評價。盈利能力的指標有很多,本文主要從凈資產收益率以及銷售凈利率進行分析。
(一)凈資產收益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SN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在2011年到2013年發生了異常急劇下滑,從20%以上下降到了1.31%,從行業均值以上跌到了行業均值以下,而在2013年后開始緩步穩定提升,但上升幅度一直較小,在2016年開始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并在2018年開始超過了行業平均水平,但是在2019年又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仍然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單從行業水平可以看出雖然總體平穩,但是從2010年到2019年大致呈現下降趨勢,可以看出隨著消費者消費能力不足,日益加重的競爭,民營零售行業大受影響。在SN轉型剛開始的時候,由于想要獲得大量線上流量,投入了大量資本在線下實體店,技術等方面,雖然一系列轉型為SN帶來了一系列收入,但收入的增長遠遠比不上在成本上的投入,所以在轉型的初期,SN一直處于大幅度的下降,但在后期投入逐漸減少后,轉型帶來了優勢隨之顯現,使得SN凈資產收益率往好的方向發展,2019年由于SN并購JLF公司,在所有者權益上升幅度大于凈利潤的上升幅度,所以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但總的來說,可以看到SN轉型帶來的優勢。
(二)銷售凈利率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SN公司的銷售凈利率在2011年發生了斷崖式下降,在2013年下降到0.1%,接近于0,同凈資產收益率類似,2013年出現小幅度上升,但在2014年到2016年又開始再次下降,隨后兩年大幅度上升,2019年出現小幅度下降,但總體仍然處于行業均值之上,可以得出SN的轉型是相對成功的。2011年出現的急劇下降大部分原因是由行業外部環境造成的,線上平臺大量搶占線下實體店份額,同時諸多電商巨頭開始挑起價格戰,更是使得SN“腹背受敵”,雙重壓力下,SN的銷售凈利率出現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達到5個百分點。而在轉型初期,企業的多元化發展投入成本較大,而且回收屬于長期展現,所以短期之內未能大幅度提高銷售凈利率,但從2016年開始,SN銷售凈利率逐步恢復到了正常水平,可以看出其優勢逐漸顯現。
SN公司采用線下優化顧客店面體驗,利用互聯網和數據化運營,逐步促進人工智能在相關領域的試點工作,不斷改善店面經營質量。線上提升運營能力,尤其是對運營商品、會員營銷及流量經營方面進行完善,網上平臺交易規模持續增長,物流行業、金融業務的穩步發展,使得SN的銷售凈利率穩步提升,狀況也日益好轉。
三、SN商業模式轉型啟示
從盈利能力上來分析SN企業轉型后的結果,這個模式無疑是成功的,雖然出現過轉型短期存在的“陣痛”,但從目前來看,“陣痛”基本已經過去,在近幾年里,企業已經能夠達到行業平均水平,并且照著這個趨勢,很快就可以達到轉型前的水平。
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對于企業來說,轉型存在風險,第一,企業應該加強控制成本,爭取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讓企業在面對更多同行業的競爭中保持盡可能多的優勢;第二,企業必須改變自己固定的思維模式,學會主動尋求突破,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發展優勢,不可一味盲目跟風;最后,企業在轉型的時候要時刻保持風險防范意識,隨時企業財務指標以及相關數據的不斷變化,同時關注行業內的變化作出相應調整。
參考文獻:
[1]許琳.電子商務企業盈利能力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6,18(06):55-58.
[2]鄧特號.創新型企業盈利模式和財務特征分析及建議[J].財務與會計,2018(9):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