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的經濟形勢大局下,集中采購已經是節約成本、形成規模效益的必要戰略方案,同時靈活采取分散采購必不可少,因此采用兼有二者優勢的復合采購模式對于大型能源國企更有意義。
關鍵詞:分散采購;集中采購;規模經濟
一、集中采購的必要性
分散采購具有采購流程短、過程簡單、針對性強、供應商選擇更廣、下級單位具有采購自主權提高效率等優點,但不可避免的,對于集團來說,分散采購同樣帶來了以下四大問題:
(一)各個下級單位溝通少,材料的共享性低
在分散采購的模式下,下級單位根據原材料的市場供應能力以及部門的需要各自制定相應的采購計劃,獨立采購,各個下級單位之間對于材料的擁有情況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同一種物資極有可能會出現在這個下級單位緊缺,而另一個下級單位多余并且占用庫存的情況,資源很難實現共享。
(二)采購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由于采購的數額有限,采購人員的水平不同,采購流程的規范性也有差異,使得各下級單位在原材料的采購中,選擇的供應商、產品質量、產品價格與服務差異非常大。
(三)采購過程的規范程度低
在分散采購的情況下 ,各下級單位對于材料的采購掌握了決定權,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容易出現因為個人關系或者責任心造成的信息不對稱、招標信息公布不及時、發標書時間短、開標時間不符合要求、對供應商資質的歧視性要求、評分辦法設置不合理等不規范的采購活動。
(四)元部件重疊采購
能源集團許多下級單位,在不少備品配件類以及材料類產品需求上都是重疊的比如某下級單位需要訂購除灰配件,而與其相近的其他下級單位也需要相同的除灰配件,多個部門對一個元件的需求造成了多次重復采購。
這四個問題加大了集團的費用支出,各個部門各自執政、采購的貨品出現了交叉現象,經濟效益低。
二、集中采購的優點
(一)集中的數量優勢
集中采購能夠形成批量采購,具有價格優勢,爭取主動權,可避免各個企業分頭采購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降低進貨成本和物流成本,有利于獲得采購規模效益。
(二)減少企業內部的各部門及單位的競爭和沖突
集中采購可避免多頭采購而形成賣方市場,尤其在物資短缺的時候,避免賣方借此抬價,也可避免集團內各個企業為爭資源而自行抬價,造成整體效益不利的局面。
(三)形成供應基地
集中采購可以集中結算,使付款得到同意管理和保障,易于穩定集團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提高供應商供貨的積極性,并得到供應商在技術開發、貨款結算、售后服務支持等諸多方面的支持與合作。
由于分散采購而產生的各項支出占據費用的很大部分,實行集中采購——勢在必行。
三、集中采購的經濟效益
(一)有利于獲得采購規模效益。
集中采購最大的劣勢在于由于有這樣一個中間環節導致在緊急情況下不能及時采購,耽誤生產,所以在實行集中采購的同時做了一些小變動,允許各廠進行緊急采購,只要時候嚴格將相關資料上報給集中采購部門即可。但同時要嚴格這項制度的管理,加強考核,如果緊急采購不能給出合理的緣由應設立一定的懲罰制度,同時如果有的分廠在一個周期內都沒有緊急采購也沒有積壓過多的庫存,則可以進行一定的獎勵,并舉行一個交流會,從而使得企業發展地集中采購的經濟效益。實施集中采購后,下級單位可以將材料類等采購物資集中在一起采購,形成了很好的規模效益。一來可以減少進貨次數,從而減少訂貨成本;二來可以集中配送,減少包裝運、運輸方面的成本。
(二)易于穩定本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
集中采購所形成的大批量采購,有利于集團得到供應商足夠的重視,而制定一系列VIP服務措施,如付款方式方面可以分期付款、延期付款、月度結算等等;供應商也會為集團提供一對一的售后服務。另外也激勵了供應商協助集團進行一系列技術方面的開發工作??傊虨榱朔€定持續的大規模的貨源,會實施許多優惠政策最終帶來的是巨額的經濟效益。
(三)集中采購責任重大,采取公開招標、集體決策的方式。
在過去分散采購的時候,由于各個廠家的采購數額有限,采購人員水平不同,采購流程的規范程度也有差異,使得各下級單位在原材料的采購中,選擇的供應商、產品質量、產品價格與服務差異非常大。而實施集中采購之后,同一類別的廠家可以將所需物資的采購集中在一起,采取公開招標,集體決策的方式。
這樣做一來可以規范流程,使整個招標過程透明化;二來也可以在競標的過程中選擇最優的供應商,以保證產品質量最優、價格最廉、服務最周到。從而達到增大集團整體經濟效益的目的。
(四)有利于采購決策中專業化分工和專業技能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實施集中采購后,集團即可以設置以采購類別為標準的采購部門,進而選擇在相應方面水平最高的人員負責,可以使整個采購過程達到分工專業化、高效率化的目的。
(五)減少了管理上的重復勞動。
集中采購只需各個下級單位將其需求信息上報給集中采購部門,之后由集中采購部門統一填單,從而減少公司采購部門總體的工作量。也在某一種程度上為公司節省了成本,增大了經濟效益。
(六)在物資短缺時,不同部門之間不會為了得到物資而相互競爭從而引起采購價格上漲。
在實行分散采購的時候,各個部門由于缺乏溝通,導致材料的共享性極低。對于同一種物資常常出現在這個下級單位緊缺,在另一個下級單位多余并且占用庫存的情況。這樣一來,其中一個下級單位有可能因為物資緊缺而加急采購,而另一個下級單位又由于庫存過剩而產生大筆的庫存管理費用,造成了雙重浪費。然而集中采購便可以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可以統籌規劃各個下級單位的采購數量,當發生上述情況的時候可以及時調度,從而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增加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魯芳.淺談企業物資集中采購及其風險控制.商品與質量.2019, (52)
[2]董云飛.企業物資計劃管理在集中采購中的重要作用.中國商論.2020, (23)
[3]何永學.大型能源建設集團物資集中采購供應管理體系的構建.當代經濟.2018, (12)
作者簡介:
伊春學(1979-),男,漢族,籍貫:遼寧沈陽,研究方向: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現有職稱:電力工程副高、市政工程副高、暖通工程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