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峰 陳康華 劉嘉琪
摘 要:蕪湖市在產業創新平臺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存在著聚焦優勢產業不足、基礎建設相對薄弱、人才隊伍亟須加強、運營效率不夠理想、創新生態不夠優化等五個問題。促進蕪湖市高水平產業創新平臺建設,需要加強頂層設計、聚焦優勢產業,不斷推進平臺建設;健全股權投資、聚焦科技金融,不斷強化平臺保障;招才引智并舉、聚焦人才建設,不斷夯實平臺基礎;緊扣孵化研發、聚焦成果轉化,不斷提升平臺效能;完善公共配套、聚焦創新生態,不斷營造平臺環境。
關鍵詞:高水平 產業創新 創新平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創新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科技創新是國家綜合國力和社會生產力的戰略支撐;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以及“三步走”的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則進一步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主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創新進行專章部署,放在各項重點任務的首位,這在黨的全會上是第一次。
近年來,蕪湖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中央和安徽省委的決策部署,切實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創新作為最寶貴的發展基因,推動了蕪湖市的快速發展,提升了城市在全國的位次。據統計,在“十三五”期間,蕪湖市的城市經濟綜合競爭力從2016年的全國66位躍升到2020年的第44位。蕪湖市推動創新工作的特點之一是,重視打造各類高水平產業創新平臺,在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上下功夫。總體上看,蕪湖市建設的產業創新平臺較好地發揮了創新要素集聚和經濟技術輻射功能,對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應當看到,與長三角發達地區的城市相比,蕪湖市現有的產業創新平臺建設仍存在著明顯短板,制約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亟需全面系統地對蕪湖市產業平臺進行“號脈問診”,提出正確的解決思路與對策。
一、蕪湖市產業創新平臺的現狀
蕪湖市緊緊抓住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機遇,積極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目前已與長三角地區的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簽訂100余項合作協議,聯合開展科研攻關、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城市創新實力進一步提升,根據國家科研部和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發布的報告,2020年蕪湖市創新能力在全國78個國家創新型城市中排名第25位,較上年度躍升4位。
蕪湖市的產業創新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截至2019年底,全市擁有產業創新平臺45個,其中市政府直接投資的重大公共研發平臺6個。產業創新平臺全面覆蓋蕪湖市十大戰新產業,其中4個省級戰新基地擁有31個平臺,占平臺總數的76%。2018—2019年政府共兌現研發費用補助3.69億元,撬動平臺研發投入23.07億元。平臺營業收入達到253.3億元,研發投入占平臺收入9.1%。科技成果轉化收入151.8億元。申請發明專利1782項,授權發明專利468項。擁有省級以上研發機構91個,其中國家級研發機構20個。蕪湖市產業創新平臺初步呈現出產業覆蓋范圍廣、研發投入比重高、創新成果產出多等特點,已逐漸成為全市產業升級的助推器、研發創新的主力軍,產業創新走在安徽省甚至于全國的前列。
二、蕪湖市產業創新平臺存在的問題
一是聚焦優勢產業不足。從城市能級匹配的角度和比較優勢實際出發,蕪湖市產業創新平臺在應用技術研發轉化,滿足蕪湖市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技術需求,解決優勢產業發展中共性和特殊的重大應用問題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差距。這主要源于蕪湖市產業創新平臺建設起步較晚,產業平臺的層次不高,對水泥、電線電纜等傳統優勢產業聚焦不足,并且發展構架、長期規劃、重點目標還需要進一步明確。
二是基礎建設相對薄弱。與長三角發達地區相比,蕪湖市政府引導資金投入相對偏少。部分載體產業體系雖較完善,但缺少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創新資源配套。高水平的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亟待建設完善。企業研發平臺前瞻性技術缺乏,技術發展呈點狀分布,未形成完整鏈條,技術創新體系尚需完善,對產業的引領帶動力不強。
三是人才隊伍亟須加強。蕪湖市產業創新平臺高層次創新領軍人才不多,人才數量、質量與長三角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產業創新平臺引進的人才中,碩士以上學位占比偏低。同時還面臨高端人才團隊留不住、隊伍不穩定的狀況,科技領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與主導產業持續向上發展的要求不夠匹配。人才分類認定標準有待進一步細化,人才評價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四是運營效率不夠理想。政府投資的產業創新平臺機制不靈活,市場化運作能力不足,市場競爭意識不強。企業創新平臺的激勵機制不完善,期權、股權等長效激勵措施較少。
五是創新生態不夠優化。產業創新平臺的生態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特別是創新文化不濃,需要進一步弘揚;技術開發、轉移和市場化應用整個創新鏈條各環節需要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中間環節投入偏低,中試基地(中試車間)、各類專業孵化器數量偏少,難以充分發揮科技成果與現實生產力之間承上啟下的中介作用。企業對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弱。科技中介組織發育不成熟,尚未形成完善的服務體系。
三、關于完善和加強蕪湖市產業創新平臺建設的對策
總體思路是:為把蕪湖建設成為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長三角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化大城市,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戰略,著力在加強蕪湖市產業創新平臺建設上下功夫,進一步健全產業創新平臺結構,完善平臺治理體系,為蕪湖市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針對上述存在的五個問題,借鑒發達國家及長三角發達地區推進產業創新平臺建設的成功經驗,對蕪湖市產業創新平臺建設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聚焦優勢產業,不斷推進平臺建設
決策平臺是產業創新平臺的“大腦”,要發揮好蕪湖市產業創新中心的作用,做好全市產業創新平臺的發展規劃、目標聚焦、責權利分配方案等工作,著力提升全市平臺建設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