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鳳 肖學文
摘 要:當前疫情的影響,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應用越來越重要,基礎醫學教育迎來了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授課方式方法上的轉變,使得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快捷簡便,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但在提高教育效果的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合式教學是當前醫學院校中較為新穎的一種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能夠將知識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傳授給學生,提高教學有效性。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高等教育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對教師多方面的能力特別是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面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推廣與落實,基礎醫學教師應當順應教育發展的變化,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需求出發,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教學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高教育質量。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基礎醫學教師;專業發展
當前疫情的影響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應用越來越重要,教育正面臨著從傳統學習方式向創新學習方式轉變的巨大挑戰。混合式教學是課堂教學與線上授課的有機結合,能夠綜合發揮二者的優勢,形成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落實“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各種教學方法的組合優化。在混合式教學中,我校是以慕課為基礎,在慕課中多數知識的講授師生互動、探究性學習和實驗實踐等教學活動獲得了更多的開放空間。
如何才能由高校教師從傳統的主講者向助學者、引導者等多重角色轉變成為高校教師發展的新挑戰。以混合式教學帶動的新一輪教學改革對高校教師提出了全新的能力發展要求,傳統的教學,面對面的授課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教師和學生更直接互動,而混合式學習模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突破時間、地點的限制,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不同,為教師和學生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但是對于教師的工作和能力也有很大的改變,具體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師工作多元化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既要面對傳統教學的教學,還要從事線上教學,工作任務繁重而且又要既涉及傳統教學中的相關教學資源,又涉及線上課程建設和實施,信息化的教學設計。可見,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的工作量明顯增大,涉及許多新穎的形式與技術,特別是我們醫學基礎教師,專業跨度較大,這就需要教師必須再次學習新的知識終身學習的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以適應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需要。
二、教師教學能力復合化
教師必須具備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的能力,具有廣泛的信息技術、電子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等知識,具備信息化的教學設計和微視頻制作的能力,以及熟練的平臺應用能力。所以教師必須要積極主動學習新的信息技術手段,能夠熟悉掌握與與教學相關的各種軟件的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的好壞和教師有直接的聯系,所以教學設計非常重要,除了對傳統的教材內容設計外,還要會整合網絡文字、圖片、影像等資源,同時對教學內容進行刪除處理,上課時間的把控尤其重要,課件教學視頻的制作以及線上和線下的小組討論、口頭陳述等,在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中,教師應該進行有效的監控和評價。使教學能高效進行。再次,教師還應該具備創新精神和能力,由于基礎醫學的知識大多數都比較枯燥無味,學生在上線上課時,容易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力高效聽課,因此,基礎醫學教師密切關注現代教育技術發展,根據本專業的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不斷進行教育教學創新,將新技術、新方法運用到混合式教學模式中。能夠利用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制作出生動有趣的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要求基礎醫學教師積極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掌握各種與教學有關的軟件。同時提高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在處理教材內容的同時,還要積極引入網絡文字材料、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利用多種形式來提升教學過程中的直觀性與吸引力。
在線上教學中,依據醫學基礎專業特點,哪些內容適合通過線上形式的方式來呈現,哪些內容適合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交流、分組討論等方式教學,同時要對線上線下的教學活動建立相應的監控與評價體系。
在混合式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的在線導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個人品質的培養,達到“育人”的效果,培養學生學習的信心、團結協作意識等。同時,教師除了新知識的講授,還要進行在線輔導,通過網絡學習平臺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在線檢查作業,并對學習者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回答。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發展路徑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與執行者,其專業素養與個人品質對最終的教育效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混合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線上+線下”的綜合性教學方式,對教師來說具有較大的難度。教師要注重教學技術的學習,不僅要認真對待自己的教學過程,還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負責,根據學生的需求來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實現專業水平的發展與進步。
教師需要轉變過去的教學思想,正確認識和運用混合式教學。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由于互聯網技術本身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基礎醫學教學本身互聯網技術較為薄弱,對教師提出了較大的挑戰。而教師以往傳統的教學經驗對互聯網教學的參考價值有限,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對教師也是頗具挑戰性的事情,許多教師平時事務繁忙,缺少時間和精力學習。需要多種知識與技術的融合,教師需要在動態的授課過程中不斷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必須要提高以下幾方面的能力:(1)信息化教學的能力;(2)信息化教學的交往能力;(3)信息化教學的協作能力;(4)信息化教學的融合能力;(5)引導學生進行信息化學習的能力。
通過傳統課堂與信息技術手段的結合,可以構建形式豐富、功能強大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教育的革新與進步。在這一過程中,醫學基礎教學工作出現了新的特點,教師需要不斷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樹立信息化的教育理念,提高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從而實現教學設計和教學方式的創新,不斷改進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文雅.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高職院校SPOC 模式構建[J].高教學刊,2019(9):179-180.
[2]柴暢.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探析[J].機械職業教育,2018(11):52-58.
[3]梁嘉,王慶,蔣心萍。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校教師的發展與評價[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10):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