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宇 王佳
(湖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恩施 445000)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體育活動的內容要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1]。體育拓展游戲是為了提高幼兒走、爬、跳、投、跑等方面的運動能力,將現有的體育器械進行改裝或者組合,增加了游戲的靈活性和多變性,讓幼兒在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增強平衡能力、適應能力和反應能力。隨著游戲難度系數的不斷提升,幼兒在游戲中的運動能力和適應能力也在不斷地增強,身體素質也會隨之逐漸增強,體現了體育運動“更高、更快、更強”的精髓。體育游戲拓展教練可以根據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產生的應激反應,更有針對性地改編體育拓展游戲,提高幼兒對體育拓展游戲的喜好度和參與度。
健康的身體是實施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提高幼兒身體機能水平有多種方式,其中體育活動是最積極有效的方式。科學研究和實踐充分表明,體育活動是幼兒教育體系中最基礎、最重要的部分。科學地進行體育活動可以有效提高幼兒身體健康水平,增強幼兒身體素質。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不僅關系到幼兒的健康狀況,對未來的發展乃至一生的健康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體育拓展游戲是根據學齡前幼兒的運動特點、思維特點及行為特點開發的一種新型的體育活動形式,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功效,而且具有開發智力的作用。
幼兒體育拓展游戲種類豐富,形式多變,可以分為走跑類、跳躍類、投擲類、對抗類、負重類、表演類、專注力類、放松類等[2]。例如,“滾雪球”即為走跑類的體育拓展游戲,“跳房子”則是跳躍類的體育拓展游戲。
體育拓展游戲的開展,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身體柔韌性、靈活性等特點,并能夠最大限度地發展幼兒的身體素質,達到促進幼兒身體機能良性改善的目的。
游戲的參與者是幼兒,游戲的生命力在于幼兒對它的興趣。體育拓展游戲主題來源于生活,玩法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深受幼兒的喜歡。
體育拓展游戲可以全方面地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如“夾包跳”鍛煉的是跳躍能力和大腿內側的肌群,“老鷹捉小雞”鍛煉的是追逐、躲、閃、跑的能力,“丟沙包”鍛煉的是投擲和臂力的力量。從這些簡單的體育拓展游戲中可以發現,體育拓展游戲可以有效地鍛煉幼兒的心肺能力,同時也可以開發幼兒的投擲、跳躍、平衡、手腳協調等多方面的能力。
幼兒期是智力發育的黃金期,游戲占據了幼兒基本活動的大部分時間,其中體育拓展游戲則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幼兒在進行體育拓展游戲時,需要通過觀察、思考和實踐來融入到體育拓展游戲中。
幼兒期是人的性格逐步養成的重要時期,體育拓展游戲能夠鍛煉幼兒的膽量,提升幼兒的勇氣,加強幼兒的自控能力,培養幼兒的思考能力。
幼兒期是形成團隊意識的過渡期,體育拓展游戲可以很好地培養幼兒的團隊協助能力,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
體育拓展游戲,是近些年來在我國逐步開展起來的一項新興理念,也是傳遞體育拓展運動文化的一種手段和措施[3]。但在鄂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體育拓展游戲的開展還較為緩慢,如何在鄂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有效地開展體育拓展游戲文化是當地體育人亟待解決的新問題。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鄂西南地區)作為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少數民族人口占比達到了54%,各民族習俗相互影響,文化相互交融,發展互相促進,共同組成了一個團結和睦的大家庭。
針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622家幼兒園進行了深入的走訪調查,發現開展體育拓展游戲的首要條件就是教師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喜好,善于發現幼兒的優點和缺點,游戲的選擇應從游戲的根本出發,要對幼兒進行因材施教的游戲引導。幼兒天性好動,但又不具備安全意識,體育拓展游戲的場地和器材需要更加安全和穩妥,盡可能地減小安全隱患。
根據調查顯示(見表1、表2),大部分幼兒園對體育拓展游戲的情況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卻從未開展,因為考慮到場地設施不達標、安全隱患及教學組織過程較為復雜等問題,這些幼兒園從未開展體育拓展游戲;但也有161所幼兒園對體育拓展游戲完全不了解,還處于認知階段。

表1 幼兒園開展體育拓展游戲情況統計表(n=622)

表2 影響幼兒園體育拓展游戲開展的原因(n=622)
如表3所示,在調查的幼兒園中,有90%的幼兒園希望開展體育拓展游戲,并為幼兒的身體鍛煉帶來一定的基礎,同時也可以擴充幼兒園的課程設置和理念。只有2.8%的幼兒園因為擔心安全問題,而不希望在幼兒園開展體育拓展游戲,但是在與幼兒園負責人溝通后,發現如果可以很好地保障幼兒的安全,這些幼兒園愿意嘗試在幼兒課程中開展體育拓展游戲活動。

表3 幼兒園對開展體育拓展游戲課程的態度(n=622)
體育拓展游戲具有教育性、科學性、多樣性、競爭性、凝聚性、娛樂性、目的性的特點,通過這些特點可以更好、更有效地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因此體育游戲是體育鍛煉中一種極其重要的手段。體育拓展游戲的娛樂性在一整節課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體育拓展游戲對幼兒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可以在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進行身體鍛煉,既能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又可以與同伴交流感情,一舉兩得。
幼兒體育拓展游戲有很多種,幼兒的發展階段比較特殊,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幼兒時期如何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對體育游戲進行創新尤為重要[4]。體育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和開發智力,加強幼兒的社會行為,讓幼兒從小樹立規則和秩序性。根據幼兒自身的特點,游戲應該是生動形象,并且能激發幼兒深層次的潛意識。可以利用道具來進行幼兒游戲,可以更換不同場景、不同的主題及不同的隊友,這樣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專注力、注意力和記憶力。大部分的幼兒體育拓展游戲都需要與同伴一起完成,需要幼兒之間的配合。在進行游戲時,幼兒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且需要不同角色的幼兒承擔任不同的責任,達到游戲的最終目的。
幼兒是通過感知事物的表象來認知世界的,以比賽為主要形式的游戲能激發幼兒內心的競爭意識。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幼兒在體育游戲中可以積累經驗,學會保護自己,在下次游戲中避免出現重復的錯誤[5]。在體育游戲中,讓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可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體育游戲往往需要多人配合完成。幼兒與幼兒之間從不熟悉到熟悉,從不默契到默契,在共同努力下達成目標,積極進行分工協作。這既鍛煉了幼兒的溝通能力、合作力、應變能力和意志力,又豐富了幼兒的人際關系。在游戲中,要讓幼兒體驗到游戲的快樂,尋找自信,所以需要根據幼兒不同階段的心理、生理特點來選擇適合他們的體育游戲。
由于幼兒自身的經驗不足,體育拓展游戲會有一定的安全風險,為了保障幼兒游戲活動的有序開展,必須排除游戲道具的危險性。在體育拓展游戲中,教師要創造趣味性較高的游戲來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體育拓展游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及集體主義精神,養成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的良好品質,促進幼兒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的雙重發展。
5.1.1 家長對幼兒體育拓展游戲的不認同
很多家長對“幼兒體育拓展運動”的內容并不了解,認為一些簡單的走、跑、跳、投、爬就可以很好地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并不認為體育拓展運動可以影響幼兒的智力發育和心理建設,同時出于幼兒安全等方面的考慮,家長也會武斷地認為進行體育拓展運動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這就使得體育拓展游戲在幼兒這一群體中很難開展,既影響了幼兒的體育運動鍛煉效果,也阻礙了體育拓展游戲在幼兒群體中的發展。
5.1.2 幼教機構對開展體育拓展游戲存在顧慮
在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622家幼教機構的調查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幼教機構對幼兒體育拓展游戲開展的強烈愿望,但是由于受到場地設施、專業體育拓展運動教學人員、醫療保障措施、教學過程繁雜、幼兒家長擔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只有66家幼教機構開展過體育拓展游戲,占比只達到了10.6%,而真正經常開展體育拓展游戲的幼教機構只有10家,占比僅為1.6%。隨著我國《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不斷普及,幼兒體育拓展運動的開展會越來越順應大眾的潮流,變為幼教機構的“家常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體育拓展游戲與幼教機構的有機融合。
5.1.3 基礎設施不完善
在恩施土家族苗族地區,由于體育公共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社區的體育活動場地也十分有限,同時落后的體育教育理念和相對欠缺的體育專業人才,使幼兒體育拓展運動的開展無論是從家庭到幼教機構,還是從社區到幼教機構都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熔斷,無法順利地開展幼兒體育拓展游戲[6]。
5.2.1 父母做幼兒的標桿
讓幼兒喜歡參與體育拓展游戲,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父母可以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拓展游戲的活動中,有利于幼兒興趣度的提升,父母應多帶著幼兒參與社區、幼教機構、戶外基地等舉辦的體育拓展游戲,為孩子提供一定的參與體育游戲的時間,并制訂有效的體育鍛煉計劃。
5.2.2 幼兒教育應以育人為核心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幼教機構應加強管理制度,聘請專業的體育人員針對幼兒園制定參與度高的體育拓展游戲活動,并引進一批優秀的體育教師,為體育拓展游戲的開展提供堅實的后盾;政府部門應加大針對幼兒園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為游戲的開展提供保障,幼教機構的教育理念也應推陳出新,挖掘出更適合幼兒開展,且對幼兒有幫助的拓展游戲,以“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在教育教學中快樂的成長[7]。
作為全新的幼兒體育教育模式,體育拓展游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需要在游戲的開展過程中不斷摸索和完善,尤其是在少數民族地區,應利用新思想、新理念將體育拓展游戲融入到幼教機構中,更加有效地體現出體育拓展游戲對幼兒身體素質的影響,同時也可以培養幼兒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團結友愛的團隊精神、永不言敗的品質。體育拓展游戲應當以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不斷豐富游戲內容,改善游戲結構,真正做到為“幼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