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環成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6-5640-3096
摘? 要:新時期背景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作為人口大國,養老問題逐漸成為民生問題的重點之一。老年人群體身體機能逐漸下降,患病風險也隨之提升,他們在選擇養老機構時,對醫療能力和養老服務水平非常重視。這就需要養老機構將醫療資源與養老服務進行科學整合,構建一個醫養結合的服務體系,以此滿足市場需求,對現有醫療、養老資源進行合理利用,進而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確保其健康、快樂的生活。基于此,本文將針對新時期背景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 醫養結合 養老服務 策略
中圖分類號:TU2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6(b)-0101-03
Research on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and old-age service in the new era
Gao Huancheng
(Shangxi Media College,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030619 Chian)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problem of population ag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s a populous country, the issue of elderly care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focus of people's livelihood issues. This requires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to scientifically integrate medical resources and elderly care services and build a service system that combines medical care and elderly care to meet market demand, make rational use of existing medical and elderly care resource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Ensure its healthy and happy life.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elderly care servi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and propose some strategies for your colleagues' reference only.
Key Words: New era;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elderly care; Elderly care service; Strategy
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延長了人類平均壽命,致使高齡、老齡人口比重逐漸提升,《中國養老產業發展戰略研(2014)》報告中數據顯示,80%~90%的老齡群體是在亞健康群體和慢性病的范疇內。現階段,我國養老體系尚未完善,諸多養老機構難以滿足老人需求,“只能養,不能醫”成為眾多養老機構無法回避的問題。基于此,將醫養結合與養老服務進行綜合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借此更合理地配置養老、醫療資源,滿足現階段老人生活需求,進而緩解和改善社會養老壓力,提升老年人生活水平。
1? 醫養結合與養老服務概念簡介
所謂“醫養結合”是指:讓老年人“有病及時醫治,無病定期養護”,實現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有機結合,使兩者相互促進、互為補充,進而解決當前諸多養老機構的困境,是未來養老事業發展的一大趨勢。
養老服務可理解為生活服務的一種,其受眾多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服務內容涵蓋老人生活基本所需,包括物質和精神2個層面。養老服務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對其保持健康的精神狀態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新時期背景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存在的問題
2.1 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意識落后
在理論方面,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對于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理論的研究起步較晚,出臺的有關政策也并不完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導致人們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意識較為落后,養老機構的醫養結合發展速度緩慢。在觀念方面,我國自古更重視壽命長度,對老年人健康的關注度不夠。諸多養老機構更傾向于將精力放在“養”上面,即照顧老人基本的日常生活,對于“醫”的重視不足,面對疾病也多是治療為主,未能樹立預防疾病的觀念,醫療思想未能從“病本位”轉變到“人本位”[1]。落后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意識嚴重影響了養老機構的綜合服務水平。
2.2 醫養結合養老服務人員短缺
受傳統觀念和養老服務工作的特殊性影響,很多人對養老服務的認知多停留在照顧老人日常生活上,致使很少有人能發現養老服務行業的意義,進而影響人才流入。此外,部分養老機構并不具備盈利性質,導致護理人員的薪資水平較低,難以滿足新時期人們對薪酬的期待。不僅如此,當前普遍存在看輕養老服務這一職業,很多年輕人參與到養老服務行業中的主動性較為低下,不利于養老服務行業補充新鮮血液,阻礙了這一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由此可見,地位低、回報少成為當前人們拒絕進入養老服務行業的重要原因。
2.3 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水平不高
當前多數養老機構采用的是院內設立醫務室、與周邊醫院合作以及簽約家庭醫生等方式,很少有機構能在院內設立健全、獨立的康復保養醫院,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養老機構的整體服務水平。此外,很多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年齡較大,部分機構的從業人員甚至在40歲以上[2]。不僅如此,護理人員的學歷和綜合能力水平偏低,很少有本科學歷,相當一部分養老機構僅有少數醫生、護士,剩下的則是接受過短期崗前培訓的“中年大姐”,這也極大影響了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水平。
2.4 醫療與養老資源整合不均衡
現階段,我國醫療系統與養老行業聯系并不緊密,各大醫院很少參與到養老機構經營過程中,致使養老機構難以充分利用醫院現有醫療資源,不利于兩者間的資源整合。此外,很多養老機構缺乏與醫院的溝通,他們更傾向于將主要精力放在老人飲食起居上,對于培養老人健康意識、提升服務人員的醫療水平不夠重視,導致養老機構“醫養分離”,難以滿足當前養老機構老年人群體的醫療保健需求[3]。醫療與養老資源整合不均,極大影響了我國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質量,不利于養老機構開展醫養結合養老服務質量的提升。
3? 新時期背景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優化策略
3.1 加強醫養結合養老服務資源整合
為進一步提升養老機構的醫養結合水平,可以鼓勵綜合性醫院與養老機構進行聯合。綜合醫院的醫護人員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其醫療設備也較為齊全、先進,能夠很好地對養老機構的醫療資源進行補充。如2017年3月13日山西省福利養老機構聯合會的成立,就是整合養老服務、醫院康復、金融保險、大旅游資源,為山西省養老服務事業的健康發展搭建平臺。特別是綜合醫院可以采用循環抽調的方式,讓不同部門的醫護人員進入養老機構,結合老人的實際情況給予養老機構服務人員更加系統、專業、全面的指導,為老年人健康生活提供有力保障[4]。養老機構可以與綜合醫院合作,建立老人綠色通道,讓養老機構的老人能夠快速就醫。為進一步迎合“健康老齡化”號召,綜合醫院可以定期給老人做義診,并對養老機構從業人員提供醫療指導,組織開展健康宣講活動,讓老人從源頭上進行身體養護、疾病預防,并對老人用藥進行藥物安全指導。小型醫院也可嘗試向養老服務機構轉變。當前,小型醫院具有較為完善的醫療設備和醫護團隊,能夠為老人提供更加高質量、便捷的醫療服務,這也是小型醫院轉變為養老機構的優勢所在。
很多養老機構存在資金不足的情況,這是可以引入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充分調動多方資源,利用市場這雙“看不見的手”,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進行充分整合,為進一步提升養老機構的服務水平打下堅實基礎。市場企業可以與養老機構合作,拓寬養老機構的服務項目,開發一些適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還可定期舉辦一些文旅活動,在強健老人身體的同時,促使其精神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5]。一些民營性質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初期投入較高,難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回報,因此,政府部門可以出臺一些優惠政策,提高對此類機構的補貼力度,進而促使醫療與養老資源的整合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3.2 提升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醫療水平
為進一步提升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醫療水平,除了與大型醫院合作建立“綠色通道”之外,還要從自身入手,提高養老機構健康管理師的人員數量,加強對養老機構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他們的知識儲備,培養其形成良好的醫護知識體系。養老機構可以從統一資質入手。將考試、培訓作為人員上崗的基本要求,以此全面提升醫療養老服務機構人員的綜合水平。此外,還可定期舉辦專業培訓講座,確保所有服務人員掌握醫療常識、急救知識、應急處理手段等,并將老人的身體狀況進行登記,使服務人員能夠熟練應對多類型突發病情,還可不定期開展模擬演練[6]。如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舉辦養老服務人員培訓班12期,為社會培養考核合格的養老服務專門人員1800余名,不僅如此,養老機構還可以結合自身情況,打造線上自主學習平臺,給養老服務人員提供便利的學習條件,使其充分利用空閑時間,提升自身醫療、養老專業知識,通過觀看先進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視頻,掌握更多的新技能、新理念。此外,結合學習內容,服務人員可自發組成學習小組,針對醫療、養老知識結合實際問題開展討論,進而逐步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養老服務知識體系,更好地參與到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機構的工作之中。
3.3 重視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隊伍建設
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機構可以積極發展志愿者隊伍,以此滿足老人的兒女不在身邊的精神需求。通過發展志愿者團隊,能夠很好地降低機構運營成本,進而減少經營過程中的財務壓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不僅如此,服務機構還可鼓勵退休醫護人員參與到志愿活動中來,這樣能讓他們更好地發揮余熱、放松心情,而且年齡相近的退休醫護人員更容易理解老人的精神需求[7]。為進一步引入新鮮血液,養老機構可以與職業院校合作,開設養老專業,通過培養更具專業性、創造性的年輕人加入到養老行業中來,全面提升養老服務隊伍的綜合水平。養老機構通過校企合作,能有效解決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還能擴充自身的人才儲備,可謂一舉兩得。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和人們生活水平提升,人口老齡化問題不容忽視。因此,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機構應不斷加強醫療與養老資源的整合力度,培養更加高水平的養老服務團隊,提升養老服務的綜合水平,進而為老人提供更加優質的醫養結合養老服務,讓老人能夠健康、快樂地度過老年時光,減輕子女、老人家屬以及社會的負擔,這對于構建美麗和諧的小康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皓田.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軟硬”兼施促進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發展[J].宏觀經濟管理,2019(7):34-38.
[2] 吳偉.醫養模式下改建型養老建筑的設計策略研究[D].長春:吉林建筑大學,2019.
[3] 張梅.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業發展路徑研究——以南通市通州區為例[J].上海農村經濟,2019(4):42-46.
[4] 劉柯琪,姚克勤,陸杰華.新時期養老機構開展醫養結合的服務模式探索——以深圳市為例[J].人口與健康,2019(1):34-38.
[5] 邸維鵬,李和偉,傅文第.“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與對策分析[J].現代交際,2017(22):21-22.
[6] 楊貞貞.醫養結合 中國社會養老服務籌資模式構建與實證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87-93.
[7]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 2030年)的通知[Z].20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