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渝
上市公司創建產業互聯網是在現有企業和產業基礎上,以互聯網為載體,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手段,實現企業數字化、產業平臺化,跨界跨網的產業數字化生態。
產業互聯網有三大類型。
產業鏈縱向產業互聯網。以單一企業為基礎,在企業現有產品和業務基礎上,通過產業互聯網創建,深度鏈接產業鏈上游、中游、下游資源,從原材料采購、產品開發設計、產品技術和知識產權、體外產品品牌到內部生產加工,企業管理、供應鏈、財務結算支付、產品市場拓展、產品銷售渠道、產品機構和個人消費者用云平臺、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綜合協同架構,鏈接可以鏈接的開放式平臺,通過數據交互、智能化等手段重構企業組織、產業組織、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從而達到產業整合、提高效率、重構價值的目的。
平臺型產業互聯網。平臺型產業互聯網是在一個強大的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以及各種數字技術綜合協同系統架構的基礎上,集成多個相同行業或者不同行業的企業以及機構和個人產業節點,通過開源的技術設計,將所有企業的主要節點全部打通,在平臺上鏈接全球范圍各種產業資源、金融資源、技術資源、規劃設計資源、市場渠道、機構終端和個人消費終端,通過大數據交互和人工智能技術服務,滿足平臺所有節點的系統和精準的需求。
產業集群產業互聯網。中國已經在各地形成很多產業集群,產業集群規模建立了完備的產業鏈縱橫關系,很多產業集群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產業集群。
針對產業集群,可以選擇集群龍頭企業,在政府支持下,率先搭建產業互聯網,上市之后再通過傳統產業整合以及產業互聯網平臺整合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擴大產業互聯網平臺規模,最終實現產業集群平臺型產業互聯網創建,大大提高產業集中度,提高產業集群效益。
產業互聯網還有一種創新模式,就是用數字化或者互聯網思維從零開始做傳統產業,由此創造產業數字化平臺。
完成產業互聯網創建,僅僅是打通了目標企業原有所有內部與外部節點,創建了基于原有業務的數字孿生業務的再造,是企業從數字化進入到數字化轉型的高級階段。產業互聯網的成功創建給企業在更高水平上進入數字化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轉折點,也是企業有沒有可能進入更高水平競爭的關鍵。
要提高產業互聯網的價值,還需要通過產業互聯網進行行業整合。傳統產業整合主要是沿著上市公司產業鏈上下游用資本進行產業并購。產業互聯網將充分利用云平臺、大數據、人工智能、泛在鏈接等技術,將產業整合、數字化鏈接、資本市場三者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和重構,讓數字技術成為和資本一樣重要的整合要素。
基于產業互聯網的產業整合模式與傳統產業時代產業整合模式不同。傳統產業整合模式主要是在價值投資理論和行業研究報告基礎上,通過資本并購的方式,達到對整合對象的控制,在控制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以人為核心的治理機制和管理機制達到整合效應。
數字化整合模式可以在基于人工智能的行業分析報告基礎上,采用鏈接、融合模式進行比對整合,或者結合重組并購和數字化整合模式進行協同。甚至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比對分析,深度預測,協助決策。
產業數字化帶來的全球化將會把經濟全球化帶向另一個高峰,成為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核心驅動力。
5G已經是全球都在布局和發展的數字基礎設施和基礎條件。5G的全球化標準以及隨之而來的軟件、硬件、數據接口、自然語言處理、數據的全球化交互、數字貨幣的全球化支付和結算都會給產業互聯網創造條件。此外,發達國家的工業4.0在產業數字化的全球化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沿,從信息化到數字化基礎領先中國,有利于中國產業數字化的全球化發展。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制造基地,也是產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強大的制造業形成的產業數字化能力也給產業數字化的全球化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數字經濟的全球化所具有的互聯網全球化、數字技術的全球化、數字技術標準的全球化、數字技術低延時的特征,使得數字經濟的全球化在全球化的廣度、全球化的程度、全球化的范圍、全球化的速度都遠遠超過工業經濟時代的全球化,數字經濟的全球化將會給中國產業數字化帶來更加巨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