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利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是一多發病、常見病。是由于酸性胃液及蛋白酶對黏膜的自身消化作用所致,因此得名。因為胃潰瘍(GU)和十二指腸潰瘍(DU)最常見,故一般所謂的消化性潰瘍是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1.長期性
潰瘍發生后可自行愈合,但又好復發,故常有上腹疼痛長期反復發作的特點。
2.周期性
上腹疼痛呈反復周期性發作,尤以十二指腸潰瘍更為突出。全年都可發作,但以春、秋季節發作者多見。
3.節律性
潰瘍疼痛與飲食之間的關系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和節律性。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好發在兩餐之間;胃潰瘍疼痛常在餐后1小時內發生。
4.疼痛部位
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多出現于中上腹部,或在臍上方;胃潰瘍疼痛位置也多在中上腹,或在劍突下和劍突下偏左處。
5.疼痛性質
多呈鈍痛、灼痛或饑餓樣痛,一般較輕而能耐受,持續性劇痛提示潰瘍有穿孔。
6.影響因素
疼痛常因精神刺激、過度疲勞、飲食不慎、氣候變化等因素誘發或加重;可因休息、進食、服抑酸藥、以手按壓疼痛部位等方法而減輕或緩解。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2.服用非甾體抗炎藥;3.吸煙;4.精神緊張;5.膽汁反流。
1.生活規律,合理作息,進食科學。
宜定時定量,每餐食量適度,少食多餐,七分飽足矣,避免暴飲暴食;葷素搭配,細嚼慢咽;盡量不吃隔夜飯菜,少食腌制食品;避免進食生、冷、硬、粗纖維多的蔬菜水果,如洋蔥、韭菜等;戒煙酒;禁食濃茶、咖啡和辛辣、酸醋等調味品。
2.保持良好心態,勞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