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中學各學科的教學方法已然發生了轉變,需要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模式,更關注學生在思維層面上的成長與進步。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需要考察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分析以及鑒賞能力,并從中獲取更多關于生活學習的道理。本文將著重分析與探討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方法。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閱讀習慣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首先明確閱讀的重要性,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領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過程。很多學生會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圈點和標注,并充分抒發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更需要養成識讀、分析理解以及鑒賞等不同的良好閱讀習慣。中學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課內和課外的閱讀教學材料,并培養語文閱讀思維能力。
一、中學語文教學中閱讀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一)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過程比較漫長,非常考驗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能力,因此更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為學生的創新閱讀理解創造條件。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是語文學科的核心教學目標之一,也是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基礎教學手段。有些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能力較弱,因此在閱讀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會刻意回避文言文類文章的閱讀與賞析過程,這并不利于學生深度挖掘邏輯思維潛能,因此更需要采取全面發展的學習策略,逐步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尺度[1]。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也是中學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內容,也會協助教師深度了解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存在的誤區。
(二)培養語感和美感
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習慣的養成也會促進學生對語感和美感有新的理解,從而對語文閱讀內容產生學習興趣。雖然有些中學語文教師會忽視對學生語感與美感的培養方案,因此更加凸顯了語感美感培養的重要性[2]。很多學生對語文閱讀類題目非常抵觸,并不能從閱讀中獲取更多有助于生活學習問題解決的內容,因此培養語感和美感的過程中,需要更加偏重學生內心思維模式的培養過程。在良好閱讀習慣養成期間,培養語感和美感,是促進學生深層次理解語文閱讀內容的關鍵方法,也會構建語文閱讀模式基礎層次。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需要嚴格遵循客觀規律,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培養語感和美感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內心思想層面進行有效抒發和表達。閱讀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思維層次的培養,因此語感和美感的培養目標需要與閱讀過程協同并進。
(三)培養拓展延伸能力
培養學生的拓展延伸能力,與培養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息息相關。很多中學語文教師需要將課外閱讀材料作為拓展延伸的主要目標,但是很多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非常有限,在培養拓展延伸能力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多重阻礙。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過程,離不開循序漸進的課外閱讀拓展與延伸過程[3],語文閱讀需要大量材料積累和豐富的生活經歷,對中學生和家長的要求有所提高。但是在培養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的同時,可以充分借助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培養拓展延伸能力,并構建良好的閱讀能力培養模式。有些學生會對多元化的課外閱讀材料感興趣,并在思想碰撞的過程中培養拓展延伸能力。有些教師和家長會誤解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因此培養拓展延伸能力,還需要輔以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鑒賞賞析能力。
二、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活動僅限于課堂
很多中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閱讀量僅限于課堂之中,并不能豐富和拓展課外的語文閱讀內容。語文閱讀活動僅限于課堂的問題相對比較普遍,也是師生之間存在閱讀理解差異的關鍵原因之一[4]。有些學生的課業壓力較大,無法及時積累課外閱讀量,在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也不能全部汲取閱讀理解思維能力訓練內容,很容易出現閱讀理解能力的差異性缺陷。閱讀活動僅限于課堂的問題,也是在應試教育模式下非常深遠的體現形式之一。有些學生會根據語文考試內容進行針對性閱讀,并對并不擅長的部分進行補充閱讀,全部閱讀活動都安排在課堂之上,很容易出現閱讀理解能力和習慣斷層的問題。閱讀活動僅限制于語文課堂之中的問題,也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關鍵缺失,還會嚴重影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效果。
(二)課外閱讀遷移質量不高
課外閱讀遷移質量不高,是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偏差和不均衡性質的主要體現形式之一,也是側面體現學生家長對課外閱讀積累不重視的主要問題。有些學生對課外閱讀量的積累并不重視,也并不能充分利用課內教學資源提高閱讀量,并不利于良好閱讀能力的養成[5]。有些學生本身課余時間較少,也并未將課外閱讀內容進行深度解析,并不能做到開卷有益,因此課外閱讀遷移的質量不高。很多中學語文教師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但是仍然是以強制性任務發布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很多學生對強制學習任務非常抵觸,因此在課外閱讀遷移的過程中,只能獲取閱讀材料表面信息,并不能及時抽象出更深層次的內容,也并不利于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還有一些中學生對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存在困難,在閱讀遷移的過程中,并不能進一步明確閱讀能力的培養目標。
(三)受限于應試教育體制
很多中學生在閱讀能力養成的過程中,受限于應試教育體制,并不能充分發揮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從而影響到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質量。很多學生在語文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并不能針對閱讀材料的具體內容進行質疑,也不能從多個角度解析閱讀內容中潛在的問題,都是受限于應試教育體制的原因。有些中學語文教師只教會學生從閱讀材料中獲取和總結信息,但是并沒教會學生對閱讀內容存在的不合理之處進行質疑,因此應試教育體制和形式對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造成了深遠影響,更需要循序漸進的進行改革創新。在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并不能充分理解閱讀內容中的內涵,語文教師也并不能將文章中的重難點內容與學生的邏輯思維活動相關聯。受限于應試教育體制,是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阻礙之一。
(四)閱讀教學過程評估體系不完善
很多學校的教育信息資源有限,因此并不能從全面性和多維度感知層面對語文閱讀教學與實踐應用訓練內容進行詳細評估,閱讀教學的過程評估體系并不完善。很多中學語文教師會過度重視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解析結果,對閱讀過程的評估體系并不重視,因此很多學校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評估指標并不完善,也并不能從學生的角度解析閱讀教學過程的詳細評估層次。有些學生對語文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解析能力較弱,與過程評估體系有較大關聯,因此閱讀教學過程評估體系不完善的問題,也體現了素質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的評價維度缺失問題。
三、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方法
(一)豐富閱讀教學資源
豐富閱讀教學資源,需要從教師和學生的角度進行分別設計,并逐步緩解學生課外閱讀拓展延伸困難的現狀。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在第三單元教學過程中,需要將近現代的文學作品等閱讀教學資源直觀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可以選擇不同主題的教學信息資源,教師需要協助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多維度拓展與延伸,并對著重描寫人物品格特性的閱讀材料進行詳細解析。有些中學生在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章的過程中,可能會對魯迅的文學作品非常感興趣,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用游戲和翻牌的方式引導學生選擇拓展延伸的閱讀材料。并從網絡教學平臺中獲取更多與魯迅相關的閱讀教學資源以及片段,協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在豐富閱讀教學資源的同時,還需要及時關注學生的閱讀興趣領域,并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二)加強閱讀理解訓練
加強閱讀理解訓練,并不是以應試為核心目標,因此更需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從閱讀理解過程中獲取更多思維層面的成長和感悟。有些學生更偏好優秀的傳統文化作品,有些學生更偏好優秀的現當代文學作品,因此更需要從學生感興趣的領域出發,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在第三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若加強閱讀訓練,可以將圈點與批注等主要閱讀訓練方法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自由發揮,并及時反饋在閱讀過程中的所感所悟內容。有些學生在學習《賣油翁》的過程中,可能會對古詩文的表達方式并不了解,因此教師需要及時滲透圈點和標注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文言文形式的文章進行深度解讀。在加強閱讀理解訓練的同時,并不能多次重復一種訓練方式,需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心想法,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創新教學過程評估體系
創新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評估體系,則需要從閱讀教學的主體角度出發,將學生在語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中的具體表現過程進行詳細記錄,并協同學生家長進行及時反饋,一切以尊重學生的想法為核心。有些學生非常信任中學語文教師,從而更容易形成被動學習模式,因此語文教師在設計課堂閱讀教學互動環節時,也需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充分感知學生在不同閱讀領域內的學習潛力。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在第二單元的教學過程中,中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維度的人物傳記閱讀材料,引導學生對描寫不同類型人物的閱讀理解內容進行互動討論,并從中抽取印象深刻地部分,并充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中學語文教師在此項閱讀教學過程中能夠深度挖掘學生的閱讀習慣以及思維模式特點,并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結束語
很多學生會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圈點和標注,并充分抒發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更需要養成識讀、分析理解以及鑒賞等不同的良好閱讀習慣。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需要考察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分析以及鑒賞能力,并從中獲取更多關于生活學習的道理。在加強閱讀理解訓練的同時,并不能多次重復一種訓練方式,需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心想法,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
參考文獻
[1]紀建君.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A2):33-34.
[2]林艷美.語文核心素養下初中名著閱讀教學實踐路徑探究[J].考試周刊,2020(A2):37-38.
[3]張玉蘭.淺談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20(49):121.
[4]張贇.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學周刊,2020(36):13-14.
[5]徐建利.語文味教學法在初中散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2020(1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