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歷史上的瑰寶,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蘊涵了悠久深厚而博大精深、含蓄雋永不變和獨特性等諸多品質。在深入推進高中政治教育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有利于提高高中生對我國偉大祖國歷史發展進程及其重要人物關注與理解能力。本文從繼承發揚民族優良傳統文化與積極推動“立德樹人”戰略入手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政課的育人為路徑,有利于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學。
關鍵詞:傳統文化;高中;政治教學
在新形勢下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在新時期,我國正處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大機遇期。高中政治教學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重要環節之一也需要受到高度關注和重視并積極探索與實踐發展相適應的策略方法及途徑方法來提高其核心素養,因此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生思想道德素養培養就顯得尤為必要。下面通過深入探討將中華優良傳統文化與高中政治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提出切實可行之策來有效促進中學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形成良好習慣和健康心理等方面都具有現實意義。
一、立足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育人,重視學生的道德修養
“文化育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作用。教師要以身作則,加強自身道德素質建設。首先作為學生應當樹立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其次應注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華民族精神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等方面滲透教育與培養作用;再次應該引導高中生自覺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和生活作風養成并踐行“百業之長”的信念,從而為高中政治教學中德育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國歷史上的最高道德境界,它反映了一個國家、民族和時代精神。”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切入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國歷史上的最高道德境界,它反映了一個國家、民族和時代精神,體現著人們對社會發展規律性與一致性認識。”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切入點引導高中生樹立正確價值觀。首先應從學生自身出發培養其良好思想品德意識;其次教師應該發揮榜樣示范作用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生活作風習慣并踐行“百業之長”的信念;最后作為一名合格當代大學生應當自覺提升道德修養,使其具有高尚的品格,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人才[1]。
二、整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材,注重課程內容的開發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智慧結晶,具有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博大精深等特點”。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發揮對思想品德課教材內容資源整合與開發。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挖掘整理后形成一個有規律性和系統性課程體系;將歷史人物事跡融入到教學中去培養學生愛國守法意識及道德品質;在課堂上積極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提高教師自身專業素養;在課外通過校報、社團組織等多種形式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高中政治教材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歷史人物事跡、革命精神以及崇高師德教育素材,這些資源對于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品格具有積極作用與意義。”在高中政治教材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課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歷史人物的認識和感悟。因此,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學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社會主義中國夢》,在教學時,可以引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意義。首先通過教材進行分析講解:“我們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之一、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發展需要。”;其次結合時事熱點事件與學生討論:比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新時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之間相互依賴關系不平衡性所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引導學生從當前政治形勢出發,分析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之間的利益沖突問題,并結合時事熱點事件和政治焦點來進行討論。再次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習近平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后是通過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后對其內容進行歸納整理與總結,從而將這些課文融入高中思想品德教學中[2]。
三、充分利用數字化的教學資源,創新教學與學習方式
高中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豐富多樣、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的多媒體資源。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課堂進行深入挖掘與分析研究,并結合具體案例提出切實可行地運用策略。首先是將“中國風”這一理念引入到思想品德課程內容之中去做個形象化解讀與講解工作;其次在教學實踐環節當中通過網絡媒體平臺來實現教師信息交互、學生知識共享和學習互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參與進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來,并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形成對傳統文化學習和繼承,從而實現教師與學生雙方都能獲益。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4課《中國的社會主義》,此文從“愛國、誠信”等主題出發進行教學。教師首先通過網絡多媒體平臺向學生介紹了國家領導人在新時期做出正確判斷后提出建設性意見。其次以圖片展示為基礎,將具體案例展現給學生。最后是結合實際情況對本節內容做一個深入解讀與分析工作來完成這一教育目標的落實;再次是根據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愛國、誠信等思想內涵進行教學設計活動,并通過多媒體形式,將教學內容進行展示,從而提高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使其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愛國精神。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如“中國夢”主題學習時要求教師要引導大學生認識祖國是一個民族、國家富強還是人民幸福?“中國人共同理想信念和中華民族優良品德——我為人地重擔做了什么,我是如何做了的?”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互動,使學生產生共鳴,在情感上產生認同感。最后,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對學生進行深入講解。如“中國夢”是一個具體問題而非抽象性的主題內容。通過將這一系列活動組織起來讓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能夠更好地把握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學習方式等要素之間關系與變化規律;同時也可以使高中生對本節課程有了更加深刻認識,進而在高中階段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與社會理想信念[3]。
四、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氛圍,抓校園精神文明建設
“立德樹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弘揚和傳播教育時必須要遵循社會主流價值取向。在課堂上運用優秀歷史人物、典型事例等方式來傳遞中華優良精神文化。同時也可以利用校園網、校報《習近平詩詞》欄目以及學生自媒體平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組織各年級或班級舉辦“愛國守法誠信大賽”,鼓勵全班同學踴躍參加其中并發表意見與看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傳播更加深入人心[4]。高中政治課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修養,培養其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精神。在課堂上利用優秀傳統文化來弘揚中華優良傳統美德。例如“三綱五常”、《弟子規》等都是我國歷史人物與愛國人士通過言行舉止所傳達出的價值觀念;“二哥愿死同生也有容乃大勢?好男不言利是我今天最重要的話題,我的大好河山深溢著天下興亡,而今天我們要以愛國為榮,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優良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中,教師要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踐行學生的價值取向和道德選擇。例如,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使其對祖國大好河山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高中生樹立正確、向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比如在“三綱五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正確的政治方向去審視國家大事和社會熱點問題。同時也要利用好優秀傳統文化對高中生進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在“三綱五常”中,教師要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五常”中,教師要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在高中政治課堂上開展各種主題班會、辯論賽等活動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來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以及弘揚優良民族精神[5]。
結束語
新形勢下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在深入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高中政治教學實際,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目標。通過對教師進行思想引導、行為指引和價值引領來促進高中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從課堂實踐中來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明傳承學習以及繼承發展歷史使命感意識;從學校角度出發提升校園整體凝聚力與影響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在具體的社會環境背景下培育高中政治理論素養,增強其文化底蘊和學術水平,提升其在社會生活中的影響力。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能夠有效提高課堂實效性以及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激發其創新意識等方面發揮積極影響,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將來能更好地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
參考文獻
[1]滿炫.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路徑分析——評《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06):2.
[2]費菲、孫立銳、王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分析——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融入》[J].教育發展研究,2020,6(3):52-53.
[3]王笑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分析[J].才智,2020,12(009):151.
[4]陳晉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學的育人路徑[J].師道:教研,2020,5(2):209-210.
[5]蘇戰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6(25):52-53.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課題名稱《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實踐與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241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