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發展,智慧旅游的概念已滲透到旅游市場的方方面面。旅游業的數字化變革,不只給游客帶來便利,更為中國旅游業的變革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本文以智慧旅游融合的通信與信息技術為基礎,通過建設云計算中心,建設新型智慧旅游的公共信息服務,以一體化的行業信息管理為保障,以激勵產業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為特色,其核心是游客為本、網絡支撐、感知互動和高效服務。
關鍵詞: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建設;云計算;感知互動。
云計算是在分布式計算、并行計算、網格計算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新型計算模型。它提供了可靠安全的數據存儲、強大的計算能力和方便快捷的互聯網服務。“十四五”期間,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更加鞏固,建設文化強國成為文化和旅游部門重點推進的發展目標。從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建設的提升,其側重點不僅要關注文化保護和傳承,更要重視文化創新和生產。全域旅游對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作用,體現在全產業聯動、全要素整合、全民化參與的文旅融合和文旅產業培育,這種以區域經濟為主體的文旅產業發展模式創新,為文化強國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路徑創新和模式探索。借助云計算中心,為政府采集游客消費行為軌跡數據、為商家提供技術扶持、為游客提供目的地“行前、行中、行后”智慧化一站式服務,解決地區全域內旅游線上線下體驗的一致性及旅游資源優化整合難題。
一、相關案例介紹
部分景區推出“一碼游”服務,如“一碼游貴州”以游客為中心、以“一碼”為平臺、以企業為主體、以政府為支撐,具有三個突出優勢和特點:一是“輕”,即載體輕型,以輕量化微信小程序為入口,為游客省去下載APP占用內存、流量和時間的煩惱,只需掃描微信二維碼即可快捷登錄平臺主頁面,實現“慧游貴州、掃碼即達”。二是“全”,即功能全面,依托“互聯網+旅游”,建立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貴州文化旅游信息資源庫,覆蓋游客在貴州的游前、游中、游后各項需求,基本實現現有涉旅數據全覆蓋,可為游客提供智慧型多樣化一站式服務。三是“便”,即操作便捷,使用門檻低,可以自動識別游客掃碼時所處的位置,提供個性化推薦和訂閱內容,精準推送目的地旅游的相關信息和服務,讓游客感受“一碼千景、千景千面”。
二、基于新型智慧旅游的公共信息服務建設要求
首先要建設“3”個平臺,即行業智能管理平臺、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目的地營銷體驗平臺;“6”個載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12301旅游服務熱線、旅游一卡通、遍布全市的電子觸摸屏和人工咨詢服務網點等;“9”個智能系統:智能OA管理系統、旅游景區智能管理系統、旅行社智能管理系統、飯店智能管理系統、旅游超市系統、智能行程規劃系統、智能信息管理系統、旅游目的地展示營銷系統、旅游產業分銷系統。
應用手機實現智能行程規劃。大力開發旅游移動智慧門戶,游客手持手機下載客戶端便能實現智能行程規劃。游客可根據當前位置進入移動智慧門戶。選擇周邊的吃、住、行、游、購、娛的點位。此外,移動智慧門戶也可實現360度全景體驗、景區導覽、二維碼驗證等功能,游客手持客戶端就相當于跟隨著講解員游覽,并能聽到播音級的講解。
三、建設新型智慧旅游的公共信息服務的意義
智慧旅游作為新事物,對整個旅游產業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一,對旅游者而言,智慧旅游可以讓游客不出家門,全面了解目的地旅游信息,預訂產品并支付,旅游行程中也可以動態地了解所需信息并發出救援及接受幫助信息;游程結束后亦可進行有效的信息反饋。
第二,對旅游企業而言,智慧旅游的系統是充分展示企業形象和提供產品的平臺,并將節約企業的運營成本。
第三,對旅游管理部門而言,通過目標定位、數據統計、安全和反饋等系統,全面了解游客需求、旅游目的地動態、投訴建議等內容,幫助實現科學決策和管理。總之,智慧旅游體系的建成,將改變游客的行為模式、企業的經營模式和行政部門的管理模式,從而逐漸改變整個產業的運營模式,是旅游業強化現代服務業特征,提高現代服務業水平的重要途徑,將引領旅游進入智慧時代。
四、發展前景展望及挑戰
根據旅游發展現狀預測,未來智慧旅游的發展在于服務,信息化的智慧技術已經為游客的旅游提供了“吃住行游購”的各種便利,但高精尖技術終究要“落地”,發展需要避免進入被技術、金錢和傳統理念所綁架的誤區,旅游者的需求終將是發展導向,滿足游客日益增長個性化需求會進一步促進旅游產業的完善與成熟。智慧旅游發展將在更大范圍拓展和更深層次延伸上尋求突破,更加理性務實,最終實現全面物聯、充分整合、協同運作、激勵創新。鼓勵政府、旅游企業和旅游者在智慧的旅游服務基礎設施之上進行科技、業務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應用,為旅游行業及整個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張鴻雁,宗峰.5G時代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方案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21,18(10):43-45.
[2]楊飛.智慧旅游背景下江西旅游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探究[J].當代旅游,2021,19(02):67-68.
[3]劉志霞.智慧旅游信息化平臺建設與應用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5(04):109-110.
作者簡介:
王敬康(1998—),男,漢族,天津工業大學工程管理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工業工程、管理決策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