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鵬
摘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數字新媒體已經成為大家熟知的新型技術,數字媒體是一項比較先進的圖像、影像、藝術表達方式,新媒體藝術的方式徹底改變了發(fā)布者和受眾之間的關系,數字媒體的方式逐漸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基于此,本文對數字媒體的技術特點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現代數字媒體;互動作品;創(chuàng)作思維
新型數字媒體技術進入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新媒體技術的表達更加快捷方便,有著傳達、交流、互動的特點。隨和時代的迅速發(fā)展,數字媒體技術必然會成為未來世界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現代化數字媒體技術特點
隨著現代化技術的不斷升級,數字媒體技術已經不斷深入各行各業(yè),總體上,現代化數字媒體技術特點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方面:其一,信息傳播方式的多樣化,數字媒體技術能夠同時處理不同種類、不同形式的信息,并將生活中的圖像,音頻,聲音,或是無線電子信號加以處理,例如舞臺表演時的燈光控制系統(tǒng)。其二,信息操作具備交互性,通過數字媒體技術將信息技術通過輸入與輸出進行交互處理,那么就能從更多的方面處理信息,獲得我們所需要的數據。其三,數字媒體具有較強的傳播性,目前,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已經相對成熟,利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將一些高難度或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做好,這主要是互聯網技術中數字信息的交互,利用互聯網技術將許多計算機終端、系統(tǒng)用無線網絡連接起來,進而對數據進行交換處理。其四,數字媒體技術的實時性,運用數字媒體技術能夠將圖像或是音頻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更新,這一特點在社會中利用最為廣泛。同時,數字媒體技術也會凸顯出虛擬性的特點,它一改傳統(tǒng)藝術的表現形式,充分利用聲音、光等非物質的方式變現代化藝術作品,展現出一些傳統(tǒng)藝術達不到的藝術表現形式,讓人們能夠時刻獲取到多元化的信息。
2.交互藝術作品
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形式上,數字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藝術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傳統(tǒng)表達方式中,創(chuàng)作者與觀賞者都是毫無相關的,而且是被局限的兩個部分,例如。觀眾可以在藝術館觀賞到精美的藝術家完成后的作品,者之間與作者的關系并不顯著,與此相反,交互性的數字媒體技術一般可以在觀眾的參與之中完成藝術的誕生,在此類活動中,觀賞者不再被動,完全可以通過感知來捕捉到藝術的氣息,并且可以成為參與作品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這就是現代數字媒體在交互中的雙向性,完全可以通過新媒體讓觀眾從觀看者、欣賞者編程參與者。
3.運用現代數字媒體激發(fā)互動作品創(chuàng)作思維的途徑
3.1利用視覺元素
互動藝術作品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在于互動藝術的藝術表現形式更為多樣化,內容也更為豐富多彩,以此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這與傳統(tǒng)藝術有很大的不同。和傳統(tǒng)的繪畫藝術作品不同的是,互動藝術作品多以二維平面,但是通過現代化數字媒體,并利用人們的視覺,將畫面不僅僅局限在二維空間中,而是逐漸將受眾的視覺感官代入更深邃的藝術世界中去。呈現出來的畫面嵌套的形式存在,受眾的思維和視野可以從一個點進入到另一個廣闊的空間,數字媒體技術將互動作品的表現形式完全打破,在影視藝術領域也有了很大的創(chuàng)新。
與此同時,互動藝術作品體現了強烈的互動性和娛樂性,利用現代數字媒體技術,能夠通過作者,作品和觀眾之間產生有趣的交流,就需要運用到視覺元素,幫助人們提升對互動作品的喜愛,在溝通和交流過程中,產生的娛樂性感覺是通過數字媒體直接創(chuàng)造而來,因此,社會上很多看似不具備娛樂性質的互動作品實際上都會含有娛樂性質,并通過視覺效果充滿娛樂意味的互動作品展現到觀眾面前,獲得人們更多的關注。而對藝術家來說,更是在他們的創(chuàng)作手段里加上了非常重要的一種武器。我們期待著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能夠有更多的讓人驚喜的虛擬藝術作品產生。
3.2利用聽覺元素
在數字媒體的互動中,音頻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大量的作品大多以視覺元素為主要部分,用視覺元素來吸引觀眾,因此音頻信息大多被忽視,筆者認為一個優(yōu)秀的作品不可缺少音頻的元素,聲音元素的融入可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以此來增添作品的感染力。在多數的互動作品中,由于影像中的虛擬性限制,許多創(chuàng)作者開始融入聲音元素,模擬現實生活中的聲音融入,以此將觀眾的互動行為用特定的聲音表現出來,這種與生活中類似的音頻元素的植入大大增加了觀眾的欣賞效果和互動效果,從而更加深刻的體現了數字媒體互動的魅力。
3.3利用觸覺元素
伴隨著我國科技的迅速發(fā)展,我們對自身感知能力法方面的研究也是更加深入的,例如我們找到了觸感的源頭,并且把源頭理念提取出來,并且成為了一門重要的學科。通過有關學者的研究“數據手套”問世了,雖然這方面的研究本不是以虛擬科研為目的的,但是未來發(fā)展是一定離不開的,比如數據頭盔最先就是軍事演習中為了分析戰(zhàn)斗機的駕駛人員在遇到不同的模擬情況時的腦電波活躍狀況而被研發(fā)的,針對于我們自身的感知研究更加深入,新媒體技術就像一塊兒海綿,不斷地吸收科學技術的成分,于是與傳統(tǒng)的表達形式有著差距,人們不單可以從視頻中捕捉內容,完全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讓視覺上更有沖擊感,與創(chuàng)作和展開互動,從感知力上來講是一個巨大的突破,于是,有別于傳統(tǒng)的視覺和聽覺傳播途徑,如何通過觸覺來吸引和影響欣賞者,達到真正的“切膚之痛”,成為了虛擬藝術創(chuàng)造者的新領域。目前對于人們的觸覺感知力我們還處于初期階段,對技術的以來也有著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這個領域中的發(fā)展前景是我們不容小視的,若是融入到影視中,一定會顛覆目前的認識,對于數字媒體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發(fā)展。
結論
在當今世界中,數字媒體技術已經是重要的發(fā)展領域,必然是未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領域,數字技術可以與各種形式相互動結合,合理的運用數字媒體科技可以給人們的發(fā)展帶來更多的驚喜。
參考文獻
[1]劉航宇.科技與藝術的互動數字媒體互動裝置藝術的審美體驗研究[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3
[2]薛龍.淺析數字媒體技術在動畫設計中所體現的價值及意義[J].南北橋,2018
[3]高玉潔.互動媒體藝術中的參與性意義研究[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
[4]柳逸.新媒體互動藝術的移情設計研究[D].湖北:武漢理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