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波
摘要:近些年,伴隨水利工程項目的增多,水利建設的任務也變得愈來愈繁重,受限于多方因素的制約,致使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階段經常會有質量安全問題產生。為此,各級政府職能部門一定要重視質量監管工作,選用針對性強的策略加強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水平,以此保障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品質達到預期標準。鑒于此,本文從實際工作經驗出發,通過整合分析以往水利工程質量監管中常見的問題,總結了幾點優化水利工程質量監管水平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常見問題;加強策略
引言
我國社會經濟水平提升的進程中,社會民眾對惠民工程提出了更為嚴苛的標準,現如今水利工程項目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提升、社會發展的重點項目。在城鎮化建設中,水利工程項目的數量、體量均發生了明顯的改變,但是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階段,也存有一些質量通病無法保證工程建設質量。針對于此,需要相關部門在水利工程項目實施中加大監管力度,防止或減少質量問題產生,保障施工品質、施工安全以及施工進度達到工程設計標準,進一步將水利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凸顯出來。
一、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管中常見的問題
(一)監管制度缺少完整可行性
通過整合分析以往的工作經驗,可知在水利工程項目開展中落實質量監管這項工作時,仍舊存有很多不夠完善之處,無法保證工程項目的施工品質達到預期標準。比如,在資金監管方面。通常狀況下,水利工程交工驗收階段,施工方會結算工程量,結算結果審核以后,才可以向投資方索要余額,余額支付給施工承包方、建材供應商。但事實上,仍舊存有一些違規行為,不能保證相應的工作依照既定流程予以落實,所以很難保證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與工程設計方案相吻合。
(二)監管職責不夠明確
水利工程項目在施工建設階段,落實質量監管工作時,需要擁有完整可行的責任制作為支撐,用以在質量安全問題產生時,在極短時間內找到相關責任人,以免問題嚴重化。然而,縱觀以往水利工程項目的開展狀況來看,質量監管責任并沒有具體落實到個人,經常會因為監管職責不夠明確而無法精準找到負責人。一旦如此,就會拖慢施工進度,進而對工程項目的資金成本投入量、建設效果產生影響。
(三)監管人員工作能力參差不齊
事實上,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品質與工程現場施工人員、質量監管人員的個人工作能力、素質水平高低有著直接的關聯。在水利工程項目開展期間落實質量監管工作時,質量監管人員工作能力普遍較低、個人素養較差等問題較為常見。比如,監管團隊中工作人員能力水平高低不均,缺少實際管理經驗以及沒有明晰其個人監管職責等,都會造成不能隨時察覺到工程質量隱患的情況出現。尤其是在目前水利工程項目進場施工中,一些高端的設備、施工技術在使用時,對質量監管人員的管理技能要求愈來愈嚴苛,倘若監管人員不能做到推陳出新,適時學習新型設備、新型技術的使用要點、質量檢測方法則必然會降低工程監管效率,無法保證水利工程施工品質。
二、加強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管水平的策略
(一)優化完善質量監管制度、流程
伴隨市場競爭力的日漸增強,企業若想在市場競爭環境中凸顯優勢贏得勝利,就應注重施工質量監管工作,做到隨時察覺問題,及時選用針對性強的措施優化工程質量監管水平,防止或減少質量安全隱患問題產生。因此,作為水利工程質量監管人員而言,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針對于此,應該從下兩點出發優化完善質量監管制度、流程,為工程質量監管工作的有效落實提供保障。(1)加大質量監管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力度。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各類新型技術、新型設備應時而生,倘若想要加強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監管水平,那么水利工程領導者就應借助信息技術,創建出信息化質量監管系統,用以隨時、實時獲悉工程現場施工狀況,這樣一來,就可以察覺到工程質量隱患,做到及時察覺問題,及時選用針對性強的措施,保證工程項目的施工品質達到工程設計標準,進而確保施工進度達標,為企業節省施工成本的投放量,促使企業的資金收益、社會效益得到顯著提升。(2)加強企業與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聯系,用以輔助做好項目交底工作。如果想要保證工程質量監管工作得到有效開展,則需要投放大批量的人力資源、物料資源,為此,只有協調好各方資源,才可以為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有力條件,從而保證施工品質、施工安全。
(二)提升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首先,強化質量監管責任意識。作為水利工程項目的監管人員,唯有擁有責任心、質量管控意識,并且在工程項目開展階段適時滲透安全生產理念,以此規范工程現場施工人員的工作行為,這樣才可以從根源處防止質量安全問題產生。除此之外,在建材、設備運送到場之前,一定要做好質檢工作,堅決不能讓次品進入到工程現場之中,倘若在質檢工作中察覺到存有質量隱患的建材、設備,則應立即做出返廠處理,以免誘發質量安全問題。其次,定期為質量監管人員開展培訓。質量監管人員工作參加專業培訓,便可學習到最新的質量監管理念、技術設備的操作要領,為其自身監管水平的提升做好鋪墊。
(三)落實質量責任制
對于水利工程項目而言,在工程質量監管工作中,為了保證監管工作質量達標,除了需要強化監管人員質量責任意識之外,還要落實質量責任制,明確劃分相關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促使其可以認識到個人本職工作的關鍵性,進而約束自身的工作行為。
(四)編制出完整可行的安全質量監管制度
為了加強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管水平,相關企業應當在工程項目進場施工之前,委派專人到工程現場做好實地調研工作,記錄好工程現場的環境狀況、水文條件等信息的基礎上,編制出完整可行的質量安全監管制度,用以為監管人員的工作落實提供參照根據。除此之外,在編制安全質量監管制度時,還應針對以往類似工程項目中常見的質量安全問題,制定應急處理方案,一旦產生了質量安全問題,便可在極短時間內選用針對性強的措施優化處理好相應的問題,以保障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防止質量安全問題產生。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不斷改進和優化質量監督管理方法和制度,是確保工程品質達到國家標準的主要路徑。通過對水利工程實際施工過程的分析,及時發現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不斷加強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監管水平,確保工程品質。
參考文獻
[1]陳永存.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技術與市場,2020,28(05):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