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效改革,給價格管理工作的開展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價格作為調節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有效杠桿,其對于有效的穩定整個市場環境,實現利潤追求的最大化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就應加強研究與分析價格管理機制與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建設的關系,確保能夠有效的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促進經濟體系的穩定運行。
關鍵詞:價格管理機制;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建設;關系
引言:
價格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杠桿,價格管理成為了穩定市場經濟的重要核心。而隨著現代經濟體系的不斷改革與深入,如何做好價格管理的創新工作,充分的發揮出價格管理的作用,適應新型的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已經成為了當前各個企業所要研究的重點。本文就針對價格管理機制與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建設的關系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一、市場經濟體制給價格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建設為企業發展帶來很多機遇的同時,也對企業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
“快”、“準”、“變”、“控”是現代市經濟體系建設背景下,給企業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其中,“快”主要就是指:要在保障商品提供質量,給消費者提供精準化服務的基礎上,企業對商品的定價和價格決策必須得快,確保能夠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體系的建設需求。而“準”主要就是指:價格決策的制定以及價格管理工作的展開,必須有效的結合市場環境變換,且對于商品的價格定位不應過高也不應過低,而是應與市場水平相符合。而“變”主要就是指:商品的價格不應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價格決策的制定,價格決策何時變化都應跟隨市場變化而變化。“控”主要就是指:雖然市場是多變的,但是價格管理工作的展開應在現代市場體系建設下保持不變【1】。
(二)、市場經濟要求企業樹立商品意識、市場觀念,改變價格管理的傳統做法
為了保證企業處于良性競爭,且能夠在日益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獲得一席之地。企業在開展價格管理工作時,就應有效的樹立商品意識和市場觀念,確保有效的平衡價格管理與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建設之間的關系,給整個經濟市場提供一個更加公平、開放的經濟環境。因此,企業就應做好企業內部價格的市場化,建立完善的內部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以此就能有效的提高企業的發展競爭力。
二、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建設下的價格管理機制
(一)、政府價格管理的目標
價格主要形成于市場,是市場上供給和需求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價格在市場中所形成的機理及運行就構成了相應的市場價格機制。其中,市場經濟主要是通過自組織而達到有序的。雖然市場經濟的組織得益于一只“看不見的手”,但是該只手卻不是萬能的。對于市場經濟在運行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只能依靠政府來介入市場,做好價格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價格管理機制,確保能夠充分的發揮出市場價格在合理配置資源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政府通過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價格就能更加靈敏的反映出市場供求變動和資源的稀缺程度,以此就能幫助協調市場經濟中的各方利益,確保給企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發展動力。此外,政府的參與,還能確保價格的作用與國民經濟的總體目標相匹配,以此就能有效的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市場的穩定運行【2】。
(二)、怎樣實現政府價格管理
價格管理工作的展開主要是通過價格改革來進行的。而我國在這些方面,已經完成了某些轉變,即有效的實現了政府從管理微觀價格到管理宏觀價格的轉變,有效的實現了對于價格的管理從行政命令到行政、經濟、法律手段兼用的轉變。改革主要就是指:將原有的無序市場之間轉變為更加合理、有序的市場。而我國價格管理的最終目標就是:確保在政府價格的宏觀調控下,由市場自主形成合理的價格機制,以此就能有效的平衡市場經濟體系。
(三)、如何實施政府價格管理
要想平衡好價格管理機制與現代市場體系建設之間的關系,政府就應做到該管的要管到位。對于特殊行業產品的價格管理,政府要科學的界定特殊產品的類別,并針對不同類別的商品采用不同的管理政策,確保能夠充分的發揮出商品配置的作用,來不斷的推動產業的快速發展,以此來實現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合理保護【3】。
結論:
不斷的研究與分析價格管理機制與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建設的關系,對于有效的平衡經濟市場的發展,充分的發揮出價格管理的優勢以及有效的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首先認識與了解市場經濟體制給價格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進而從政府價格管理的目標、怎樣實現政府價格管理以及如何實施政府價格管理三個方面來有效的做好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建設下的價格管理工作,確保能夠有效的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營造一個更加公平、安全、開放的經濟市場環境,確保給企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充足的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王海文.簡析市場經濟體制下如何完善集團型企業價格管理工作[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7(02):170+179.
[2]姜榕興. 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價格管理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
[3]肖偉民.淺談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價格管理[J].中國物價,2003(11):24-26.
作者簡介:于學利,男,1986年3月,籍貫山東沂水,中級經濟師,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