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丹
摘要:隧道工程施工能否按照計劃工期進行,施工管理能否達到預計效果,所受的影響因素較多。而施工技術管理是貫穿整個施工的一項重要工作,極大影響著工程質量、企業效益與聲譽。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隧道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中,必須采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提升施工效率,縮短施工時間,降低成本。
關鍵詞:復雜地質環境;隧道施工;監測
引言
近年我國基礎建設快速發展,公路隧道工程大規模建設,結構更加復雜,斷面與長度不斷增加。隧道在運營期間與使用功能安全性方面有著更高標準,因此,隧道在建設過程中,質量控制要求應當更加嚴格,技術水平也需更高。然而,隧道工程施工存在作業空間有限、環境惡劣、地質情況復雜、隱蔽性強等特點,增大了質量控制的難度。
1隧道技術特點
1.1隧道支護結構
本隧道結構按新奧法原理進行設計,采用復合襯砌,以錨桿、濕噴混凝土等為初期支護,并輔以鋼拱架、大管棚、注漿小導管等支護措施,充分調動和發揮圍巖的自承能力,在監控量測信息的指導下施作初期支護和二次模筑襯砌。
1.2洞門結構
隧道進出口采用削竹式洞門,盡量保持原地形的綠色植被坡面,減少邊坡開挖和自然環境的破壞。
2復雜地質條件對隧道工程施工的不利影響
在公路、鐵路項目建設中,修建隧道能減少道路的直線距離,縮短行駛時間。隧道工程較為常見,占據相當比例。然而,我國地域遼闊,地理地質條件復雜,在這樣的建設條件下,極大增加了隧道施工的技術難度,如,在地質條件復雜惡劣的條件下,巖層自穩能力差,瓦斯,溶洞,暗河,流沙等,在開挖掘進中易出現塌方,冒頂,透水涌水,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此外,隧道工程在城市化進程開發建設中也得到了極大的運用,建設需求也不斷增加,而城市環境條件下的隧道施工涉及影響因素更為繁雜,地下存在通信、給水、雨污水、燃氣、電力等各種管線設施,在施工中還應當充分考慮。所以在隧道施工中必須充分考慮以上影響因素,采取對應的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保障隧道施工的質量,安全,進度,環保等建設目標,按期圓滿完成施工任務。
3隧道工程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施工技術
在隧道施工中,復雜的地質條件會極大的增加施工難度,為保障隧道施工質量,應對各種地質條件情形全面掌控,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措施。對各種復雜地質條件下所采用的施工技術應具有針對性,并充分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則,針對不同情況作出具體分析,提高施工效率,確保施工質量、施工安全,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隧道施工技術研究應當結合具體實際展開。例如,斷層破碎地質條件,尤其要對其巖層不穩定、破碎的特性給予充分重視,在施工過程中,首先應對巖層進行加固,保證巖層達到一定的穩固度和土質的堅實度,再進行隧道開挖施工。若在煤礦資源豐富的地質條件下,須在施工前對瓦斯濃度進行檢測,檢測值需在安全值范圍內,以充分保證施工作業安全。
4復雜地質條件下公路隧道施工優化措施
4.1隧道施工支護質量控制
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受到施工支護工作的影響,因此,為了保障隧道能夠安全施工,企業應當將施工支護工作作為重點。施工支護工作依照作用與所在位置可分為三類,分別為超前支護、初期支護、二次支護。超前支護的作用是避免發生塌方事故,針對地質中超寬軟弱帶、褶皺、斷層問題進行有效支撐管理。初期支護的作用是穩定性處理大型斷層帶。二次支護的作用是加強支護能力、預防滲漏,促使圍巖穩定性有效提高。超前支護發揮作用主要是在隧洞在成型時。初期支護的坐在位置是隧道內部。對于二次支護,補充初期支護,將隧道中襯砌結構安全性作為重點。在隧道施工中,支護初期的支護工具包括錨桿、鋼纖維混凝土噴射、工字鋼架等。為了確保支護效果達到最佳狀態,工具需采用最佳厚度或長度,一般情況下,工字鋼架間距為0.5~0.8m,變形量需為8~18cm;鋼纖維混凝土的鋼纖維量為35kg/m3,噴射厚度為18~22cm;錨桿長度多為3.5~6cm,錨固作用良好。
4.2加強隧道工程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施工技術與安全防范管理
為保證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施工的安全性,有必要強化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首先,建立健全風險預防機制。以完善的制度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確保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和要求施工,避免出現意外事故,保證施工安全。其次,強化施工技術人員的安全管理,積極展開教育培訓,針對安全教育、安全操作、典型案例等內容,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操作技能,嚴格要求按照規范對巖體進行加固,排除巖體上不穩定物質,并進一步鞏固巖體。此外,可在隧道內外安裝電子監控設備,對隧道情況進行實時跟蹤監測,一旦發生異常情況洞口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洞口在施工前,應當對仰坡以上的坡與邊坡的穩定性進行確定,懸石及時清除,危險巖石需徹底處理掉。
4.3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在隧道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為重要環節之一。首先,隧道施工時需合理選擇機械設備與施工材料,在施工材料采購環節中,需針對材料質量進行管理,避免施工現場中存在不合格材料。施工機械設備選擇時,需嚴格依照設計方案開展,特別是噴射機,以設計參數為參考依據嚴格選擇,確?;炷猎谑┕r能夠均勻、連續噴射混凝土。其次,科學方法進行混凝土噴射。當前,混凝土噴射模式包括潮噴與濕噴,濕噴技術在支護性、黏結性方面提供了更多選擇。在大力支護要求圍巖中更加適用。潮噴技術對于施工條件具有較低要求。實際施工過程中,依據現場施工條件與施工需求,合理選擇混凝土噴射技術。其三,混凝土噴射工作在開展之前,需對開挖斷面進行清理,確保噴射工作在標準中進行,另外還可保障振搗工作、混凝土澆筑工作連續性,有效預防出現施工裂縫。
結語
當前公路在進行塑隧道建設之中,需要加強對于隧道結構的施工以及關老子知道。只有在保障各環節要素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相應的整合以及調整,才能夠保障其資源得到最優化的處理。另外再進行隧道工程建設的過程之中,需要保障其基礎的要求達得到滿足之后,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以及運營之后的使用性能。
參考文獻
[1]朱愛山.復雜地質狀況下公路隧道施工的關鍵技術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20,(10):136-138.
[2]劉文學.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研究[J].建材發展導向(上),2020,18(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