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楨楷 周婷婷
(集美工業學校 福建廈門 361022)
通過對廈門中職學校進行抽樣調查得出(見表 1),在廈門市中職學校中,28.57%的學校開展龍舟運動比較積極,71.43%的學校開展龍舟運動并不積極。筆者走訪發現自“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開展以來,集美工業學校和廈門工商旅游學校的校園龍舟運動已經成為校園體育的特色項目,經常與省內外高校、職業院校龍舟隊進行交流比賽[1]。特別是集美工業學校把龍舟運動納入學校體育課程中,龍舟精神成為學校三大精神之一。

表1 廈門市中職學校是否開展龍舟運動(n=7)
通過查閱相關可行性研究和走訪調查,分析得出影響廈門市中職學校龍舟運動開展的環境因素可分為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兩大方面。其中,廈門中職學校開展龍舟運動的外部環境包含人文環境、項目優勢2個維度;內部環境包含校領導重視程度、學生興趣程度、體育場地設施3個維度。
2.1.1 人文環境優勢
廈門市集美區已連續多年成功舉辦海峽兩岸龍舟賽(“嘉庚杯”“敬賢杯”),在國內外產生了良好的賽事影響。自2006年開始,集美區政府將其提升為海峽兩岸龍舟文化節,同時舉辦“龍舟文化論壇”和“詩歌文化節”等活動,使之漸漸成為一張地域文化名片,提高了廈門市集美區在海內外的知名度[2]。
2.1.2 龍舟項目優勢
龍舟運動進中職校園的好處在于能夠加深學生對端午文化的理解和德育教育。劃龍舟是一項體育運動,也是一項集體活動,需要參與者之間互相配合,齊心協力。因此,劃龍舟也可以視為是對學生的一種德育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團結精神,形成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氛圍,樹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集體觀念,可以增強班級的集體凝聚力。龍舟進校園,能夠讓端午文化變得觸手可及,也能夠讓學生接受集體教育,在提升學生對端午節的認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等方面具有積極和深遠的意義[3]。
2.2.1 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
根據對中職學校領導關于廈門中職學校全面推廣龍舟運動的持有態度的問卷調查統計可知,僅有5.25%的學校領導選擇該項目“不可行”,19.75%的學校領導持選擇“有待探討”,17.75%的學校領導選擇“可行”,57.25%學校領導選擇“非??尚小薄6鄶祵W校領導認可龍舟運動是一項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運動,支持在校開展。
2.2.2 學生參加龍舟運動的興趣程度
從圖1可看出,學生對學校開展龍舟運動的興趣濃厚,“非常有興趣”和“有興趣”的學生分別占調查總數的41.57%和35.40%,“值得嘗試”和“沒興趣”的分別為14.60%和8.43%。多數接觸過龍舟運動的中職學生對此項運動較為感興趣,并渴望學習。

圖1 學生對龍舟運動的興趣程度(n=210)
2.2.3 龍舟場地設施
訓練場地是開展龍舟運動的必備條件,校園龍舟運動對場地要求較為特殊,需要有龍舟池或靜水龍舟池。集美學村擁有標準化的龍舟池;華僑大學擁有公開河域和靜水龍舟池;廈門市水上運動中心擁有公開訓練河域。以上場地設施已經多次舉辦相關比賽,賽事運營較為成熟,安全性較高,廈門市中職學校開展全市龍舟聯賽可以以此作為賽場。開設龍舟運動的中職學校都建有靜水龍舟池,能夠滿足此項運動的基本需求[4]。
龍舟運動項目在中職學校普及程度低,在中職學校全面推廣龍舟運動項目,有利于提高龍舟運動項目的普及度。此外,學生具有流動性的特點,可以帶動學生家長、親朋好友對龍舟運動有所了解和接觸。
當前,體育課程內容有較大的選擇性和針對性。校本課程允許廈門中職學校探索開發出一系列促進學生參與龍舟運動的模式,如成立龍舟社團、組建校龍舟隊、開設龍舟選修課等。
舉辦高級別的龍舟賽事,邀請龍舟運動愛好者到廈門參賽和觀賽,可促進旅游消費。另外,在學生群體中開展龍舟運動勢必帶動閩南地區龍舟相關產業的升級,形成龍舟相關服務產業鏈,有利于促進中國體育產業經濟的正增長[6]。
近年來,廈門國際馬拉松賽迅速提升了廈門市的城市知名度。廈門馬拉松通過配套舉辦馬拉松圣火點燃儀式,邀請國家領導人、國際田聯主席,承辦世界路跑協會年會等眾多舉措,使廈門市和賽事的知名度、影響力迅速得到提升。廈門市中職學校開展龍舟運動可通過效仿廈門馬拉松的發展模式,通過借鑒和采取各項有利措施,來促進龍舟運動在中職學校中的全面開展和發展。
集美工業學校男女龍舟隊堅持長年訓練,訓練分為陸上體能訓練、靜水龍舟池訓練、下水訓練3個階段。每年以“老帶新”模式訓練,一批批新生不斷加入,學校學制為3年,培養一名劃水隊員可參加3屆比賽。校龍舟隊通過參加海峽兩岸龍舟賽及各級各類賽事,已取得一定的成績,隊伍趨于成熟,學校龍舟運動氛圍良好,學校領導也一致認可該項運動,并提出全校師生學習“團結一致的龍舟精神”的號召。
為進一步發展學校龍舟體育特色,學校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委托華僑大學中華龍舟訓練基地培養師資隊伍,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在師資上,學校有國際級龍舟裁判員1人、國家二級裁判員2人、舵手1人、教練員(兼)6人。另外,集美工業學校將龍舟運動納入學校課程體系。學校開設龍舟運動(男女)選修課,一周2課時,理論課程內容有龍舟文化、龍舟競賽規則等,實踐內容有身體素質訓練、團隊建設、有氧耐力訓練等,并組織教師對廈門市中職學校龍舟運動的發展成立課題組進行研究。
集美工業學校成功開展龍舟運動項目,從中收獲了龍舟運動帶來的正能量。廈門中職學??梢砸罁陨韺W校情況,借鑒集美工業學校開展龍舟運動的成功經驗,在良好的人文政策環境和地域優勢基礎上[5],充分挖掘廈門經濟特區的有利政策,開拓中職學校體育新局面。
龍舟運動有利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全面發展身體素質且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其具有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內涵,可促進廈門市中職學校學生繼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推動兩岸青少年交流,建立海峽兩岸體育交流機制。
目前,龍舟運動項目在廈門中職學校的開展率并不高,只有2所學校有開展龍舟項目,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校園體育效果。
集美工業學校成功開展龍舟運動項目的案例為廈門中職學校全面推廣龍舟運動提供借鑒意義。集美工業學校龍舟隊成為廈門集美“嘉庚杯”“敬賢杯”青少年組的佼佼者,拓展了招收龍舟特長生入學及升學路徑,為廈門市中職學校全面推廣龍舟運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影響廈門市中職學校全面推廣龍舟運動項目的三大制約因素是:中職學生不了解龍舟運動規則;缺乏專業的龍舟項目教師;龍舟項目開展費用高。
廈門中職學校全面推廣龍舟運動是可行的,主要依據是:師生對參與龍舟運動項目感興趣;廈門市擁有良好內部環境及外部環境;開展龍舟運動項目對海峽兩岸青少年交流具有促進作用。
廈門中職學校應充分發揮廈門市獨特的地域優勢,全面推廣龍舟運動項目,可通過定期舉辦各類龍舟賽事,促進兩岸青少年的交流,促進海峽兩岸體育文化交流。
體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為廈門中職學校全面推廣龍舟運動提供經費支持,建立專項資金。可借助社會力量建設龍舟運動場地,打造運動教學、運動休閑、體育旅游合為一體的龍舟文化交流中心,形成靚麗的城市名片。
廈門中職學校各校可結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開展相關的龍舟課程,通過校本教材的編制、課堂評價、組建校隊、舉行賽事等,助力廈門市中職學校龍舟運動項目的發展。
廈門中職學??赏ㄟ^全國各地師范院校的體育教育師資培訓,提高廈門中職學校體育教師的龍舟運動技能和理論水平。對目前缺乏龍舟運動技能的在職體育教師定期進行在崗繼續教育,也可以充分吸納全國各大體育院校龍舟運動專項畢業生。
廈門市教育部門可將龍舟項目加入特長生升學考試中,助力中國龍舟協會培養優秀的青少年后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