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明
(安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安陽 455000)
對改革開放之后國內學校體育的探究給予梳理,整理出其演變思路,幫助人們辨明我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的發展方向。學校體育作為教育領域不能或缺的部分,不僅目的明確,而且計劃嚴密,是有一定組織的體育活動。以此為前提,該文依托CiteSpace可視化軟件,以中國知網數據庫作為檢索平臺,以“學校體育”為關鍵詞,檢索改革開放之后相關資料,探究這一時間段內與學校體育相關的熱點話題,分析其演變經過,對我國學校體育將來的發展走向作出一定的預設。
關鍵詞是展示論文主題的術語。焦點研究的根據是詞頻,在科學探究層面,能夠依據學科領域構建詞頻字典,進而對科研人員的研發活動給予定量解析[1]。運用CiteSpace,節點類型為“Keyword”,時間跨度為1979—2020年,時間切片設為4年,Top=50,其他選項默認為系統選擇,得出關鍵詞突現圖譜,共出現305個節點,616條連線,網絡密度為0.0133。
從圖1可知,一個圓形節點對應一個關鍵詞,而其呈現頻次的高低則代表了節點的多少。詞頻多從1979年呈現,各個關鍵詞以網絡鏈的形式呈現出來,可見改革開放以來學校體育研究熱點主要以“學校體育”為第一中心,以“體育教學”“體育教育”為第二中心。

圖1 關鍵詞的CiteSpace聚類統計可視圖
關鍵詞中心度又稱中介中心性,中心性越高表示該關鍵詞與其他關鍵詞之間的聯系越多,在關鍵詞共現網絡中起著樞紐的作用。如表1所示,頻次排名前10位的關鍵詞分別是學校體育、體育教學、體育教育、體育課程、素質教育、終身體育、體育教師、競技體育、社區體育和體育課[2]。當關鍵詞的中介中心性大于0.1時,稱為關鍵節點。中心度大于0.1的關鍵詞為學校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課,說明CNKI數據庫所收錄的學校體育科研論文的切入點均與學校體育相關。

表1 學校體育研究高頻關鍵詞和高中心性關鍵詞一覽表(前10位)
憑借對時區視圖的解析,能夠清楚地呈現學校體育研究熱點的變化狀態,可以動態展現我國改革開放之后學校體育的演變痕跡。采用CiteSpace V軟件,設計好節點關鍵詞、主題詞,啟動各項程序,通過“Time Zone”提取可視化結果,構成1979—2019年學校體育活動演化的可視化圖譜,從圖2可知,在對時區圖進行全方位解讀并配合相應的文獻資料,把這一期間青少年體育研究的演變經過規劃為兩個環節。詳情如下。

圖2 關鍵詞的CiteSpace時區可視圖
起步奠基期(1979—1997年)。這一階段的科研論文數目較少,視角相對簡單,熱點多集中于“學校體育”“體育教學”等,多側重于學校體育方面,所研究的多是競技體育、體育教學以及體育課方面[3]。其原因大概是因為20世紀80年代國家確立了“競技體育優先發展”戰略,還有此種類型的體育所獲得的突出成就,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以及國家頒發的各級學校的體育教學大綱,引發了廣大學者的高度關注[4]。
成熟發展期(1998—2019年)。“體育教育”“終身體育”“全民健身”“體育課程”“素質教育”“健康第一”等關鍵詞引發了研究的高潮,研究內容不僅多樣,而且有相互交叉的情況[5]。在此階段,國家提出“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的發展策略,加上《“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等文件的相繼出臺,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將“健康第一”作為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并將其作為研究的重點,讓其成為“全民健身”“健康第一”的一個方面[6]。
研究通過CiteSpace軟件解析我國學校體育的相關資料,1979—2019年期間我國體育核心期刊學校體育研究熱點有“學校體育”“體育教學”“體育教育”“體育課程”“全民體育”“健康第一”等,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當今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所需。
綜上所述,學校體育的研究先后經過了40多年的歷程,而它一直堅持體育和經濟發展統一的途徑,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國家采用了不同的政策,學校體育也呈現不同的狀況,與特定階段我國所采用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政策相適應,彰顯了量的增長和質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