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燕
(紹興財經旅游學校,浙江 紹興 312000)
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明確規定“英語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要著力搭建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的人才立交橋,提升人才培養的層次。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素養夯實是充分必要條件。”然而,現今的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由于大多數中職生英語基礎的薄弱,加之失去高職英語選拔考的機會,英語寫作很難開展,嚴重阻礙和影響了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薔在“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報告中提到英語課程改革的新動向在于關注學科育人價值以及學生的思維發展。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四要素為: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語言能力是學科的基礎,是指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文化品格是價值取向,是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知;思維品質是心智特征,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所表現的水平和特征;學習能力是發展條件,是學生主動拓寬學習渠道、積極調整學習策略、努力提升學習策略的意識、品質和潛能(陳琳 2016)。
正是基于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出,對廣大英語教學教育者的工作指明了新的更高的發展方向。課堂建設必須緊緊圍繞著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尤其是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寫作課,更加應該提高效率,使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能貫穿其中。
以讀促寫指的是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充分利用閱讀文本,使學生掌握文章的篇章結構、話題信息、詞匯語句等,并將這些知識遷移應用到寫作中,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讀和寫是密不可分的。在讀寫教學中,“讀”是信息的輸入,“寫”時就是對信息的反饋和提取。“寫”要經過大腦思維的加工、提煉,只有信息的輸入達到一定量時,信息輸出才成為可能。只有學生對某種文體寫作要素有了足夠的輸入并內化為能力,才能對某主題進行獨立創作,達到有效的輸出。將讀和寫兩者有機結合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在新課改理念下,中職英語教師應優化教學內容,采用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設計合理的教學計劃,布置合理的教學內容,層層遞進,使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的過程中,學會文本的新知識,提高閱讀鑒賞能力,增強語感,在閱讀中培養文化意識,發展思維品質,并為單元話題寫作提供充足的素材,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本設計為“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省編教材---《英語》第二冊,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Friends”,涉及朋友的品質、朋友之間的活動、如何交朋友以及朋友友好相處等內容。本課Unit1 Section C 提供一封題目為“What Should I Do?”書信形式,講述一位學生在交友中遇到的困難。她的困惑也是現今很多中職生共有的困惑。
1.語言能力目標:學生能通過skimming 和detailed reading 閱讀任務鍛煉閱讀能力,通過頭腦風暴等課堂活動提高寫作技能。
2.文化意識目標:幫助學生樹立國際意識,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堅定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的決心。
3.思維品質目標: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對閱讀文本進行分析,推斷、歸納、總結、分類、聯想,從閱讀文本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并運用到寫作任務中。
4.學習能力目標:學生能在“以讀促寫”的模式下以閱讀文本作為參考的范本,將閱讀文本中學習的知識快速運用到相關的寫作任務中,強化英語學習效果,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
Step 1:導入
Show a short video of studying in Manchester.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看Susan 在Manchester 學習的短片讓學生對英國的學習生活有大致的了解,并導入本文話題---What Should I Do?
Title-analyzing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What will be talked about in the passage?
設計意圖:通過對文章標題的解讀,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也與最后的寫作任務相互應。
Step 2:閱讀—語言輸入
Skimming---focus on the structure
What’s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passage? (Letter Style)
How is the passage organized?
【設計意圖】:通過快速閱讀幫助學生抓住文中信息把握閱讀文本的體裁,并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課文的謀篇布局,歸納、總結出書信的基本結構,培養學生把握文章篇章結構的思維能力。
Detailed reading—focus on the detail information including who,where,when and why.
Ask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o wrote this letter?
Why did they move to Manchester?
What do you think of Lucy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設計意圖】文章第一部分作為一個引子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離家去Manchester 讀書的一個感受,一種興奮和緊張交雜的情感,暗示出一段不可預測的經歷,為下文埋下鋪墊。
第二部分主要讓學生理解Susan 在與Lucy 交往中遇到的困惑。“I was grateful for what she did.But now,I am going crazy.”“She is driving me mad but I don’t want to en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us.Anyway,she is nice.”學生能體會到Susan 所面臨的困境,并初步體會與朋友相處的細節。針對第二部分,筆者設計了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對閱讀文本的整體理解,并讓學生學會使用連接詞(first,besides,then,finally),進而使文章更有邏輯性。
Step 3:寫前
Let’s brainstorm.頭腦風暴
筆者主要通過“What characters should a good friend have?”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從內因(internal contributors)這個角度思考,為什么 Lucy 會讓Susan 與她交往時感覺要瘋了,作為一個受歡迎的朋友,應該具有哪些內在品質(inner characters)?筆者主要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讓學生闡述,并為接下來的寫作做好詞匯的鋪墊。
Gigsaw reading:
Read the seven pieces of the suggestion letter and put them in the right order,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a suggestion letter.
(1) Open with a salutation
(2) Express your gratitude sincerely but briefly
(3) Give suggestions
(4) Inquire after the other person or share news about yourself
(5) Close the letter
【設計意圖】通過拼圖活動,讓學生了解到感謝信的框架結構特點,并在相應的步驟中做相應功能性語言的句型補充,為接下來的寫作做好鋪墊。
Step 4:寫作—語言輸出
Suppose you were Linda,write a suggestion letter of 80 words to Susan.Pay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you used.
【設計意圖】通過該任務讓學生學以致用,將課堂中學習的知識馬上運用到寫作任務中。通過之前的鋪墊,學生有內容可寫;通過對建議信的框架的搭建,學生可以借鑒并完成Linda 對于Susan 的建議信,把所學的建議信寫作技巧應用到實踐中,并和開頭文本形成內容上的呼應。
Step 5:Homework
讀后續寫:閱讀本文之后,根據所給情節進行續寫。
假如收到建議信,Susan 采用了建議,Lucy 明白了交友的尺度,請續寫他們又和好如初且彼此保持自由的畫面。可參考以下關鍵詞匯:
chat with sb,the mobile phone,bit by bit,invite sb to do,get on well with sb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文本中的關鍵詞引導,進一步深化課堂所學語言知識的輸出,嘗試用所學語言自由表達思想,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素養。
在設計本節課時,筆者依據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來設置教學目標,
將以讀促寫的教學理念貫穿在整堂課的設計中,采用略讀,細讀,頭腦風暴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從閱讀的輸入到寫作的輸出過程,以一文多用的形式引導學生寫不同形式的文章,比如建議信和讀后續寫,在閱讀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實現教學目標。
此外,筆者認為要真正將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方向,努力學習,大膽嘗試,在實踐中加深對課程核心素養的認識,把教學實踐過程和教學結果有機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