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梅
摘 要: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就要明白體育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并且要深入貫徹到教學中,努力探索多元化的可行的教育方式,以此來推動體育課程的深度發展,讓學生在感受運動魅力的同時能夠逐步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強化自身的運動能力。對此,以不同的體育教學模式為基礎,分析其對提高初中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模式;身體素質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時期,所以初中體育教學工作者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不同,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優化體育課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堅強意志和心理素質的發展,讓學生在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課程中更加積極地探索體育精神和知識。
一、不同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
目前,體育教學的方法較為單一,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初中體育教師在單方向學生輸出體育知識,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體育知識很難有探索精神,甚至會產生抵觸情緒。同時,教師在安排教學的時候也沒有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區別和需求[1],總是在課堂上集體活動幾分鐘就讓學生自由活動,這樣的教學提升不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學生也學習不到體育技能和知識。
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對于課堂在很大程度上有決定作用。一些體育教師專業素養不高,沒有時間和方法因材施教,直接影響到了初中體育教學的高效性和發展。有一部分學校甚至存在設施不全的情況,場地也不夠,學生沒辦法進行深入的體育鍛煉,不僅沒法滿足學生對體育知識學習的渴望,也在一定層面上抑制了初中體育教學的發展。
二、怎樣的體育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優秀的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所以在開展體育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緊抓這一點,創新、優化教學模式,運用快樂游戲教學,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和高效性,讓學生產生興趣,并且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之中。
例如,教師在教學籃球相關知識的時候,就可以按照學生個體發展的不同,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按照學生的差異將難度層次不同的任務分發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并且開展籃球比賽等積極性游戲活動,按照學生的差異化合理分配小組進行比賽。在小組完成比賽之后,無論結果如何,體育教師都要及時進行鼓勵和加以針對性的表揚,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2]。結束后按照層次的不同幫助學生完善技能動作,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專業性并且適合自己的階段的指導,從而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體育教學提升初中生身體素質的措施
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是其家庭背景或后期環境形成的,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會因為多方面復雜的原因形成明顯的差異,所以初中體育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挖掘學生的差異,并進行合理的指導和評價[3],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增進。
例如,在基礎長跑教學中,采取科學的教學措施,鼓勵學生突破自我,設置層級難度,讓學生能夠逐步去挑戰,并且提出針對性的指導,如跑步的過程中呼吸的方式不正確等。在學生遇到阻礙沒辦法繼續進行的時候,教師引導其調整、改善。在教師的差異化幫助下,學生能夠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教師也能了解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和狀況,從而合理、有效地調整教授模式和方法,讓初中體育教學能夠更高效和高質量,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寧靜.體育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對照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9.
[2]丁昊.在初中籃球教學中植入體育游戲法的效果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3]雷敏.成都市初中學校體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8.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中小型縣城初中生身體素質提升的有效路徑研究”(編號:GS[2020]GHB160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