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藎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極為重要,其不僅影響著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更是落實素質教育的必然途徑。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工作,應立足多個方面,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素質教育要求,通過設計有效的教育方案,不斷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基于此,立足創設培養情境、把握訓練過程、加強訓練實踐等,提出了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必須掌握口語交際能力,還需學會傾聽與溝通,以此順利開展交流和互動,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生活。但結合實踐得知,部分語文教師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未高度重視學生的口語交際問題,這使學生不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與表達能力,對學生而言極為不利。對此,小學語文教師需重視學生的交際現狀與表達問題,立足多個方面,指導學生掌握口語交際方法、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以此順利落實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通過創設豐富情境指導學生開展口語交際訓練
教學中,教師需結合課內外情況,為學生創設豐富多樣的交際情境,以此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口語交際。對此,在教學期間,教師需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充分激發學生的交際積極性。這其中,教師可采用演示創設情境的方法,如借助多媒體還原課文情境、借助圖片展示抽象的文字信息等。通過此種方式,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表達與溝通的欲望。如指導學生“介紹家鄉景物”時,如果直接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大部分學生無法說出豐富的答案。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創設直觀情境,并引導學生發散思維,使學生在想象力的幫助下回答出豐富的答案。又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表演創設情境,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如講解某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對話、還原事件過程等方式逐步加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此種方式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二、通過全過程訓練加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想要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熱情,濃厚的交際氛圍是重要條件。對此,教師可結合訓練目標與訓練內容,在創設情境后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某篇課文后,可結合日常事件,通過情景錄像等方式,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同時,學生在分析不同事件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與見解,應引導學生結合內心想法,清晰、順暢地使用語言表達。不僅如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的口語表達時,還需加強學生的探究能力。如在每節課前,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5分鐘的自由演講環節,要求學生輪流準備演講內容,在課前自由發揮與表達。這其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自主權,即鼓勵學生搜集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演講。通過此種方式,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同時,使學生積極參與交際活動。最后,教師需注重課堂互動環節,這也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一環。在課堂講解中,教師需積極提問并鼓勵學生勇于回答,可帶領學生進行多樣化的口語交際活動,如人物對話練習、詩歌朗誦、故事會等。在活動結束后,教師需指導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以此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1]。
三、通過實踐活動強化口語交際訓練效果
想要有效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短期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對語文教學而言,口語交際訓練應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對此,語文教師需立足各個方面,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交際機會,以此不斷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這其中,教師可借助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方式,使口語交際訓練逐漸常態化,以此全面落實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首先,教師可通過質疑、答疑環節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使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在交流中更好地掌握交際技巧。其次,教師可借助評價環節,使學生反思、總結自己的學習過程,并鼓勵學生與同學積極開展交流,在評價中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最后,教師需注重小組合作學習,應在每節課為學生預留小組討論時間,通過指導學生圍繞教學內容開展討論,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與表達能力[2]。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的必備能力之一,其訓練過程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對此,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使學生更好地表達與交流,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表達技巧。這其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交際情境,并重點加強學生的訓練過程。此外,教師應積極開展口語交際訓練實踐活動,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不斷鞏固學生的口語交際基礎,使學生實現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龐立娜,鄭秀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4):128.
[2]覃梅,潘秀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337(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