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摘 要:在世界歷史發展和社會科學技術發展中,數學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數學學習的內容難度大,知識面較廣,很多數學概念成為了教師重點解析的內容。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數學概念是數學學習的基礎,也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中重要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材概念的解讀,可以讓學生從根本上把握知識點,看到學習內容的本質,學會在數學概念的基礎上剖析題目,進而提升個人數學能力。本文結合案例,闡述了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概念教學
前言:
數學概念是在數學的發展中形成的,主要指人們對某一種數學現象或數學事物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知并且加以定義的過程。學習數學概念是學習數學的第一步,也是學生們了解所學知識,探索知識本質的基礎保障。目前,隨著新課程標準不斷改革,越來越多的教師注重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提高數學成績不再是唯一目的,教師反而更加注重提升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在教學中,數學概念學習是一切數學理論學習的基石,學生只要夯實數學基礎,才能在后續的習題訓練、思維拓展中升華數學知識,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從而融會貫通,實現個人數學能力的提升。
一、構建數學文化情景,合理引入數學概念
數學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學科,幾千年以前,就有一群數學愛好者共同研究數學概念及其意義。在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們看到的數學概念都是經過幾代數學家修飾、優化、精簡以后的狀態。因此,這也導致一些數學概念的描述過于簡短,很多學生在理解起來時會有困難,不能準確理解相關概念的意義。長此以往,一些學生認為數學概念晦澀難懂,逐漸的失去的數學學習興趣。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從課堂概念導入上下工夫,在講解相關數學概念的時候,向學生們普及相關的數學文化。這樣一來,學生們在學習數學概念的同時,還能了解數學概念發展的歷史,更容易激發起學生們學習數學的潛能。
例如,在學習函數的相關概念的時候,如果教師直白的講解函數的字面概念,很多學生會感覺到抽象、死板。因此,教師在講解函數概念的時候可以向學生們普及函數發展的歷史,讓學生了解數學文化,認識到數學知識的發展是動態的,數學概念是靈活、緊跟時代的,讓學生改觀對數學概念的看法,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所學知識。就拿函數來說,函數最先是由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在十七世紀末提出來的,并且第一次使用“function”描述函數。隨著數學的不斷發展和文化的交流,十八世紀瑞士的數學家歐拉對函數的概念進行了優化,他把函數的概念定義出來,也就有了今天“函數”概念的雛形。隨著數學的不斷發展,后續的數學家把“x”、“y”引入其中,加上集合概念的不斷發展,就形成了今天的“函數”概念。在講解函數概念的同時,教師還可以把一些數學家的故事分享到課堂,讓學生在學習相關概念的時候感受到數學發展的樂趣。
二、鼓勵學生類比想象,強化學生的概念記憶
數學是學生們從小學就接觸的一門學科,數學學習貫穿了學生整個青春時期。從小學數學到高中數學,涵蓋了許許多多的數學概念和數學理論,很多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的時候,因為學習的內容多、知識面較廣所以有時候容易混淆概念,導致數學基礎知識不扎實。因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概念教學的時候,可以向學生們傳授數學概念的學習方法,對于一些類似的概念,可以鼓勵學生展開聯想,把概念歸類,實現系統化記憶,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強學生數學概念的記憶能力。
例如,在學習“數列”相關概念的時候,會涉及到各種數列的概念。如果直白的背誦這些概念,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又不能讓學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含義。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使用“類比記憶法”,把“等比數列”、“等差數列”的概念進行對比分析,找到這兩個概念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產生類比記憶。在等差數列中,提到了通項公式、等差中項、前n項和等內容,同樣地,在等比數列中,這些也都存在。等差數列中強調后一項與前一項的關系是“差”,而在等比數列中,也存在后一項與前一項關系的分析,只是這里不再是“差”,而是“倍數”關系,其他相應的通項公式、等比中項等內容也隨之調整,就形成了等比數列的概念。通過這樣對比分析得到的概念,學生不僅可以強化對它的記憶,還能深刻理解其內涵,把相關概念聯系在一起,形成數學知識導圖。
三、借助多媒體工具,豐富概念學習的資料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信息化教學設備走進了課堂,這就為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對比學生之前的數學學習,高中數學知識的難度和廣度都在加深,特別是出現了空間幾何問題以后,很多學生感覺到非常抽象,不能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空間圖形,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合理的利用多媒體設備,借助一些建模工具,為學生繪制相應的3D圖形,讓學生從空間上感知數學概念,理解抽象幾何問題。這樣一來,一些空間想象能力差的學生也能在3D模型中理解相關概念,幫助自己學習空間幾何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直線和平面所形成的角”相關內容時,教師如果僅僅在黑板上進行繪畫,很難清楚的把“面”與“線”的位置描繪清楚,一些空間領悟能力較差的學生就難以理解這部分內容。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幾何畫板”這個軟件,制作一些平面和直線的位置圖,并且利用多媒體設備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來。在講解形成的角度時,還可以通過控制直線來改變夾角,形成動態的學習過程。對于一些有興趣學習這個軟件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鼓勵,讓他來講臺操作相關的圖案,加深對空間幾何概念的理解。這種學習形式打破傳統教學的限制,讓學生有了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利用軟件繪制的幾何圖形也會更加精準,這些空間幾何圖形也會增強學生想象力,幫助學生搭建起自己的空間幾何世界。
四、小組合作探究,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
高中階段,學生的個性認知已經成熟,對于一些事物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觀點和看法。數學是一門考查學生思維能力的學科,在開展相關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自由空間,讓他們學會主動思考,借助小組合作探究過程理解相關概念。對比傳統的數學概念教學方法,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更容易激發起“頭腦風暴”,一個數學知識點可能會衍生出多個數學概念,在小組合作中,同學之間討論交流,還可以互相幫助,增強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例如,在學習“函數零點”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很多學生不能在“數形結合”的基礎上理解其內涵。因此,教師可以把“零點”設置成一個數學研討小專題,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探究函數零點的個數和方程解的關系。在研討中,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小組內通過畫圖、分享、交流過程,明確零點的實際意義。在討論過程中,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組長,可以發揮模范帶頭效應,讓組內的其他同學行動起來,幫助他們找到數學學習的思路,同時又能讓能力較強的學生鍛煉自己的數學應用能力,以此促進學習小組內學生的共同發展。
總結:
總的來說,高中數學概念學習是學生不容忽視的一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概念是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基石,對于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重視數學概念教學,并且在課堂上利用多樣化方式豐富教學手段。本文提到了“構建文化情景”、“鼓勵類比想象”、“借助多媒體工具”、“小組合作探究”等教學手段,讓數學概念學習過程由枯燥乏味轉變為生動有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還能為數學課堂增加更多的樂趣,為學生數學的長足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雪瑩.高中數學概念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J].才智,2020(02):81.
[2]蔡海濤,林運來.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概念課教學策略[J].數學通報,2019,58(09):20-25+66.
[3]張興軍.高中數學概念的教學方法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