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容 陳伊凡 吳俊宇 顧翎羽

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乘坐中國政府包機抵達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圖/新華
當地時間9月24日,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乘坐中國政府包機離開加拿大回中國與家人團聚。
自2018年8月22日紐約東區法院發出針對華為公司CFO孟晚舟的逮捕令開始,孟晚舟事件經歷了糾結的1028天。
孟晚舟事件,也是美國政府限制華為事件的開端,人們很難把這兩件事情分開討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孟晚舟是不是可以平安回國,成為華為是否能夠成功挨過美國施壓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在過去的1028天,華為確實把所有的重心都投入到兩件事情上,一是積極應訴避免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國,二是在美國政府一次更比一次嚴厲的制裁措施中積極尋求自救方式。
前者更加倚賴政府之間的交流和局勢的變化,目前來看,在中國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孟晚舟已經平安回歸,問題解決告一段落;后者則是華為的一個系統性工程,華為需要想清楚,是在變幻莫測的大局勢下押注美國松綁的概率,還是拋棄幻想,用更艱苦長期的辦法完成自救。
顯然華為選擇了后者。
目前來看,這個方式是有效的。2019年和2020年華為扛住了壓力,在芯片斷供的情況下始終保持大盤穩中有升,這體現了華為在戰略部署上的力度和效果。
到了今年,華為在業績層面出現了拐點,根據華為發布的半年報數據,華為首次出現了負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華為營收3204億元,凈利潤率9.8%。相比2020年上半年的同期營收(4540億元),這個數據首次出現了下滑。
此時,華為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耐力。華為會怎么做?
9月24日當天,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北京接受了包括《財經》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在這次訪談中,徐直軍詳細分析了華為在各領域業務的長期觀點和籌謀,徐直軍稱,華為正在謀求有質量地生存下去,基于這個前提,華為公司高層團隊十分清楚在求生存階段,做什么合適,做什么不合適。
他說,哪些板塊需要“有策略地”堅守,哪些板塊需要“有序”撤退,哪些板塊要“選擇性”擴張,現在,華為需要做出取舍,對現有業務進行整體調整。
變化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華為面對的變化更加劇烈和致命。但這家公司又是中國科技制造業的標桿,它對制造業的長期堅守,對工程創新和基礎研究的持續投入,在關鍵技術被卡脖子境況的應對策略,值得中國科技產業的所有公司借鑒。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在過去的20多年間,中國科技制造業蹣跚前行,經歷了被資本、虛擬經濟和房地產浪潮嚴重沖擊的過程,總體上處于在生存中求發展的狀態中。資本和人才更加青睞“短平快”的熱門產業,美國政府對于中國科技制造業的這一輪限制,揭開了問題核心。倒逼中國科技制造業重新思考產業發展邏輯。
如果全球制造業分工不得不打破此前各國充分融合合作局面,各國不得不自研核心技術,不能受制于人,那么接下來怎么破局,怎么做,華為的做法不僅是一個開始,也是中國科技制造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走下國泰航空自香港飛往加拿大溫哥華的航班后被羈押,當天晚些時候,她原本計劃登上飛往墨西哥的聯運航班。10天后,孟晚舟被要求在加拿大家中監視居住,腳上佩戴電子監控腳環,活動范圍受限。
2019年1月28日,美國司法部正式對華為、華為的兩個子公司和孟晚舟提起刑事訴訟。第二天,美國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請求,中方敦促美方立即撤銷對孟晚舟的逮捕令及正式引渡要求。
當年9月23日,孟晚舟引渡案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再次開庭審理。這次審理,意味著引渡案進入實質性審理階段。控辯雙方就案件已有的證據和關鍵問題進行辯論。當天同時開庭的民事訴訟上,孟晚舟的律師指控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和加拿大皇家騎警在拘捕過程中侵犯了她的憲法權利。
2020年,加拿大法院就此案安排了四次庭審,當年4月27日第二次開庭。受疫情影響,這次聽證會以電話會議形式進行。5月27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裁決認為,孟晚舟“雙重犯罪”問題成立,孟晚舟申請終止引渡到美國的請求被駁回。
今年1月29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高法庭法官拒絕了孟晚舟變更保釋條件的申請。孟晚舟律師團此前要求法院允許孟在宵禁時間外離家時,無需私人安保人員的陪同。法官認為盡管孟晚舟一直遵守保釋條件,但她仍然面臨安全隱患和離境的可能性。
今年3月12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高法庭法官作出裁決,駁回了孟晚舟在引渡案中采用華為員工證詞的請求。理由是,該法官認為華為員工的證詞與美國的有關指控相矛盾。
今年6月29日,孟晚舟引渡案在不列顛哥倫比亞高等法院再一次庭審,該輪庭審主要以匯豐銀行證據為主。
8月4日,孟晚舟引渡案進入最后階段審理,8月18日結束審理,當天沒有公布判決。原計劃將在幾個月后做出判決。
當天,華為公司就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孟晚舟引渡案結束審理發表聲明。聲明說,案件審理已經持續了兩年多。孟晚舟的辯護律師就程序濫用的四個分支向法庭進行了陳述,即政治驅動、非法拘禁、證據缺失與錯誤描述、違反國際習慣法。孟女士的憲法權利因司法程序的濫用而遭到了侵犯,唯一的補救措施就是停止引渡。
孟晚舟事件是美國政府制裁華為的開端,此后,華為被美國政府列入禁運清單、管制范圍一再擴大,力度持續升級,在此三年期間,華為進入維持生存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