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高峰
◆摘? 要:數學是理論性、邏輯性、應用性較強的學科,通過數學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應用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思維能力、運算能力、數據處理能力等。但受應試教育和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我國大部分的小學數學教師依舊采取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數學能力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摒棄傳統教學觀念和授課方法,使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自主權,從而促進數學能力的多方面發展。本文將圍繞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這一論題進行淺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能力;教學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摒棄以往的“唯分數論”教學觀念和灌輸式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數學是基礎性學科,對于學生的日后的生活和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教育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起到基礎性作用,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意識到數學對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創新教學方法,從多角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巧妙運用翻轉課堂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小學數學課堂依舊重視知識輸入環節,忽視輸出環節和學生的反饋環節,教師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扮演的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忽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給予充分進行自我思考和探究的時間和機會。翻轉課堂就是一個有效手段,教師可以學習任務在提前布置給學生,鼓勵學生通過自主預習完成學習,在預習過程中,多思考,主動分析數學概念和定理,并且進行相關習題的練習,檢驗預習成果,將解決不了的問題帶回到課堂,教師再對重點難點部分進行針對性講解,其余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討論或者自主練習。運用翻轉課堂作為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也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一課的教學時,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預習。因為三角形和四邊形是生活中常見的圖性,可以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具體物品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同時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觀察的層面上,可以摸一摸、折一折感受圖形的性質。當學生對教學內容形成了初步的認識之后,教師的教學會更加輕松。在授課時,教師只需要重難點內容進行解釋說明即可,比如,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不同分類。從而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二、巧妙運用生活化教學法
小學生因為年齡尚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從而經常導致在一些數學問題的認識上不到位,很多學生即使學會了如何做對數學題,也不懂得如何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中。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備課時,仔細研讀教材,有目的地將教學內容與貼近學生的生活素材結合起來,在注重課本教學的同時,也需要尋找教材中數學理論與實際生活的連接點,從而創設生活化情境課堂,引導學生通過感知生活中的數學,學習數學理論知識,使數學課堂是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現實的。也可以利用生活案例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問題中應用數學,將生活、數學和問題三者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探究能力、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周長》一課的教學時,可以運用生活中的物品創設情境。周長是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計算幾何圖形邊長之和的概念,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繩子、卷尺等工具。在授課時,可以將學生所用的桌子作為測量目標。引導學生思考怎樣用最簡便的方法算出桌面的周長。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測量,會發現對應邊長度相等,在計算桌面的周長時,只需要測量兩條相鄰的邊即可,再將這兩條邊的長度之和,乘以2,即可得出周長。運用生活中的案例,學生對周長的理解會更加透徹,可以有效培養數學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
三、巧妙運用問題引導
學習的過程應該是思考的過程,思考離不開問題。好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活課堂氛圍,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科學合理設計問題,問題既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識規律,也要具備一定的挑戰性;既要是邏輯嚴謹的,也要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同時,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應該注重層次性,將教學內容巧妙融入到難度不同的問題中,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從而對學生的思路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有效培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推理能力等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一課的教學時,需要向學生講解“三角形的內角之和為180°”的性質,教師刻印利用這一性質,設計問題。比如:“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如果將這個三角型平分成兩個三角形,那么這兩個小三角形的內角和應該為180÷2=90°,這種算法正確嗎?”在初步學習這一性質的時候,很多學生會回答這種算法是正確的,但實際上他們沒有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與其大小無關這一性質,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及時引導,從而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
綜上所述,數學課堂是培養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重要場所。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注重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生活化教學法、問題引導法等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數學能力向多方面發展,提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鄭瑞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4):51.
[2]農韌.挖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性[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06):36-37.
[3]蔡華.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發展[J].小學生(中旬刊),2018(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