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毓英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內容晦澀難懂,有一部分的知識抽象、枯燥,因此出現了一些學生學習狀況不佳、學習情緒不高的狀況,有的甚至開始排斥、畏懼這門學科的學習。從高效教學的角度來看,初中德育法治教師必須做出教學方式的改革創新,緊跟時代潮流,適當應用情景教學,降低知識學習的難度,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驅動力,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方式改革;情景教學;必要性分析;策略探索
道德與法治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擔負著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重任。但是,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制約,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的學習積極性不容樂觀。因此,想要改善這種現狀,必須從培養學習的學習興趣進行突破,情景教學法則正好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文本就以此為基礎,分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的必要性,然后探索具體的教學策略。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1.新課程改革的需求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化,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中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中學生要立足實際生活,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發揮自主探究、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在認識與體驗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正確思想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
2.實現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目標的途徑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單純的理論知識學習起來晦澀難懂,而情景創設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能夠改造學生的情感及態度,在提升他們思想水平的同時發展品行和人格,進而指引他們正確的行動,實現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目標。
3.寓教于樂,符合初中生的發育特點
初中生年紀還小、心理發育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同時,初中生正處于想象力、模仿力極強的年紀,思維方式處于由形象向抽象發展的關鍵時期,情景教學方式的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在教學情景使用的過程中,能夠迎合他們的發育特點,寓教于樂,提高教學趣味性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實現教學目標。
二、情景教學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具體措施探索
1.設計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情景體驗教學法就是根據教學內容營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在情景體驗中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以及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初中道德法治教學實踐中,老師需要設計生活情景,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進行融合,一方面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另一方面培養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以及正面的道德品質。
以“我與集體共成長”這一內容為例,本節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夠懂得美好的集體建設和維護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要清楚個體能夠為集體建設貢獻哪些力量、承擔哪些責任,過程中形成團隊合作的能力,在個人的成長中推動集體的共同成長。因此,教師可以這樣設置情景進行課堂導入:小明是一名初一新生,被分到了初一3班,這是一個新的集體。在新生報到的第一天,學校舉行了新生入學教育,天氣很熱,大家都汗流浹背。在開完大會之后,回到班級小明在門口給大家發放紙巾,同學和老師都對小明表示感謝。那么,同學們,小明的行為給新的班集體帶來了哪些影響呢?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說說在集體建設的過程中,你為集體做過什么呢?你覺得自己做的怎么樣?通過實際生活的情景導入,能夠讓學生明白班級建設需要每個同學的自覺意識、自主行動,從而共同實現集體愿景。
2.借助信息技術,落實情景體驗
教材是進行教學的媒介,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過分依賴教材照本宣科,致使課堂乏味,學生興趣難以激發。信息技術的時代背景下,教育也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新的教育方式與技術不斷涌現。多媒體教學設備就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結合的產物,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通過對教材教學內容的場景還原,有效活躍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受,實現高效課堂。
以“法律”的內容為例,可以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國家“天網活動”等掃黑行動中一些腐敗官員的反思視頻,以及社會上的犯罪視頻,讓學生感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每個公民,無論職位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了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通過信息技術,落實學生對于法律的情景體驗,警醒他們嚴格按照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懂得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了解法律與道德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3.積極落實社會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的體驗感悟
道德與法治學科有著其他學科沒有的教學使命與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品質,其中就包含獨立思考的能力、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時事相融合,讓學生了解社會的真實狀況,激發他們主動思考、積極學習。同時,將課堂教學付諸實踐,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在行動中提高他們的感知能力,在體驗感悟中深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以及對于知識的運用能力。
以“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的教學內容為例,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老師可以設計社會實踐活動,以“我的社會生活”為主題,讓學生們記錄課后生活中自己都會遇到的生活情景,這些情景中都需要遵守哪些規則呢?比如,去超市購物、去公園玩耍等等,有哪些規則?有沒有遇到過一些不遵守規則的場景,有什么后果呢?通過社會實踐,讓學生親身感受自由與規則的關系,明白社會規則既能夠約束自由,同時也能夠保障自由,從而做到嚴于律己。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法,可以將枯燥的文字轉化為直觀、形象的感受,讓學生從被動聽講轉化為主動探究,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此外,情境化的教學方式還能夠有效健清教師的教學壓力,過程中構建起和諧的是師生關系,提高教師專業技能的同時,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兆鋒.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運用探討[J]. 讀與寫(上,下旬), 2020, 017(006):21.
[2]陳永軍.主線式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應用分析[J]. 新課程, 2019(20):90-91.
[3]楊麗娜.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運用探討[J]. 科學咨詢, 2020(2):141-141.
[4]王黎君.小情境 大趣味——論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作用[J]. 名師在線, 2019, No.103(3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