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彬彬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義務教育階段越來越重視藝術課教育。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總體要求,在原本的音樂、美術、書法課程的基礎上,逐步開設舞蹈、戲劇、影視等藝術課程。豐富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育課程的類別。讓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本文主要針對義務教育中戲劇課程進行實踐研究,探索義務教育階段戲劇課程的培養方式,為義務教育階段戲劇課程教育教學培養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表演;少兒戲劇;能力提升
近些年中小學逐漸的越來越重視戲劇教學。尤其是在義務教育小學階段,少兒戲劇的概念逐漸的進入到了日常的課程當中。在以往的義務教育教學中,美育課程更多的是音樂課和美術課,而戲劇課卻不多見。筆者認為將戲劇課程融入日常的教學中,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情境化”有一定的認知,在提升學生觀察力、理解力、反應力、適應力的同時,更能夠通過“解放天性”,打開學生內心與想象的閘門,讓學生能夠快樂成長的同時具備藝術感知力和變的更加的“靈動”。因此,少兒戲劇學習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少兒戲劇表演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美育課程不缺音樂老師、美術老師、舞蹈老師等。而少兒戲劇表演教師較為緊缺。但恰恰在以往的中小學美育課程活動中,尤其是戲劇比賽與展演,大多是由其它藝術課程老師(音樂老師、舞蹈老師等)來肩負指導學生的戲劇小品編排。雖然人們常說藝術是相通的,但是藝術的專業是不一樣的,行業也不一樣。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就是這個道理。問題的出現是由于在義務教育教學階段,戲劇表演課程沒有完全的放入常規的日常教學之中。其次,少兒戲劇表演課程義務教育階段師資引入不夠,現有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很難會有關于戲劇表演學科的專業專業教師。所以在學生全面發展中,少兒戲劇表演教師的引入與建設勢在必行。
(一)培養具有一定藝術修養的內部教師
通過遴選組建一批具有一定藝術專長、藝術修養的師資隊伍。通過前期的資料收集查找進行理解認知,然后在通過組織定期的培訓進行學習實踐,最后通過觀摩演出提升少兒戲劇表演實踐綜合能力。
(二)引進吸收少兒戲劇表演專業教師
通過組織選拔招聘具備良好素養的少兒戲劇表演教師。使其能夠負責勝任學校少兒戲劇表演教學工作。同時以負責人的形式帶動校內的內部藝術師資,打造一個具有團隊凝聚力的核心隊伍。以“傳幫帶”的方式,提升內部藝術教師的少兒戲劇表演實踐能力,使其整個團隊能夠勝任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少兒戲劇實踐課程。
二、少兒戲劇表演教學能力提升
(一)提升非戲劇表演專業教師教學指導能力
在探索實踐中我們發現,一部分小學師資隊伍強大,教師優秀。在積極服務區域中小學藝術實踐活動中看到,教師在通過課本劇排練的方式、說課的方式進行戲劇表演教學。教師準備充分,積極性熱情,投入創作狀態很好,說課質量好。但在少兒戲劇表演教學中了解,負責少兒戲劇課程的教師是非藝術專業教師。不可否認,在少兒戲劇創作中,絕大部分非藝術專業教師對少兒戲劇前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教學研磨,對少兒戲劇有了一定的理解與認識。但是在少兒戲劇表演創作中能夠看出,非專業戲劇表演教師在少兒戲劇表演實踐教學中存在一定的理解與認識誤差。非專業戲劇表演教師在創作實踐中能夠進行一定的編排創作,能夠看出少兒在表演中存在的問題,但是如何進行準確的實踐創作指導與編排,在專業能力上略顯不足。結合這個問題,在少兒戲劇表演專業教學領域上,通過專業少兒戲劇表演老師進行少兒戲劇專業創作編排,指導非戲劇表演專業教師進行系統性的實踐教學。其次通過觀摩少兒戲劇表演提升專業認知水平。雙管齊下,在實際探索中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效果。
三、少兒戲劇表演培養路徑探索
(一)打造校園品牌“夢想舞臺”實踐活動
1.創作編排“課本劇”。近年來為豐富小學校園文化,提升校園藝術氛圍。在實際探索中以其中一所小學“夢想舞臺”課程,打造戲劇課堂為例。夢想舞臺以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為主。每周根據任務安排,每個年級每周自選2—3個課本劇進行初選,然后結合少兒戲劇專業表演教師進行點對點的課本劇編排。然后在校園日進行全校舞臺演出。學生通過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以選取的劇本為核心進行專業學習,通過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專業能力訓練。實際上,在整體創作編排作品中,課本劇中大部分劇情與作品結構都是以戲劇作品結構為主,課本劇實際上在故事結構、角色設置、劇情走向都像一個小型的戲劇小作品。通過夢想舞臺的實踐活動平臺的搭建,至今受益學生近千人次,編排創作課本劇作品近百余個。
2.創作編排“戲劇小作品”。在前期學生對課本劇編排有了一定的掌握后,通過熟練編排創作課本劇逐漸向戲劇小作品、小品、情景劇、獨幕劇等戲劇作品方向延伸。這個階段是提升學生的創作編排能力與角色扮演刻畫能力。在這個階段中,由于前期的課本劇基礎打的比較扎實,學生對規定情境、人物關系、矛盾沖突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通過訓練部分學生能夠將戲劇小品的角色刻畫的比較準確,還有一部分學生能夠根據前期的訓練將自己對劇本的理解與設想通過改編進行自主創作。總的來說,戲劇作品階段選取的作品樣式豐富多彩,劇本題材樣式新穎,劇本風格各式各樣,學生技能掌握扎實。截止目前,共計創作編排戲劇作品五十多個。
(二)打造校園品牌“兒童劇團”實踐活動
積極探索以兒童劇團為核心的演出團隊,演出人員均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生。兒童劇團通過前期兒童劇劇本的確定。根據劇本角色數量在全校挑選具有天賦的兒童劇演員。在組建好演員團隊后,先期通過基本的少兒戲劇表演元素訓練進行強化戲劇表演學習,摸排具有一定天賦的學生進行重點強化訓練。其次通過兒童劇劇目部分片段進行試排,根據試排具體情況,確定童兒劇團演員的角色安排。截止目前編排創作兒童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丑小鴨》兩部作品;
通過以上兩個品牌建設,在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少兒戲劇課程的探索能夠看出。少兒戲劇對于學生天性的解放、創造力的開發、綜合藝術素養的熏陶與提升有著一定的意義。同時豐富了美育課程樣式,學生多了一項選擇。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總結
通過組建專業教師團隊,提升少戲劇表演教師專業能力。在此基礎上搭建少兒戲劇表演實踐平臺,通過少兒戲劇表演創作實踐研究。提升義務教育階段少兒戲劇表演能力,開拓少兒藝術視野,提升少兒綜合藝術感知力與素養,為義務教育階段戲劇課程體系建設提供一定的借鑒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史宇佩,鮑虹,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教育科學論壇,2021(20)
【2】姚俊,戲劇表演對于劇本欣賞的促進意義.2021(15)
【3】張陽,戲劇表演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的運用.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