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了當代中國精神,體現了中國風格和中國力量,反映了全社會的思想共識,決定著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方向。出版承擔著記錄歷史、傳承文化、為社會提供特殊精神食糧的神圣使命,是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的思想輿論陣地和導引載體,肩負著重大歷史責任。本文以重慶出版集團為例,就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出版全過程,發表一管之見。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聞出版;融合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5-0030-0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眼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廣泛吸納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精髓,關照當代中國現實,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總結提煉出以最具愛國主義思想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特征的價值體系。立足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形成磅礴力量,為推進中華民族復興大業、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提供堅強思想保障。出版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承擔著記錄歷史、傳承文化、傳播知識、延續文明的特殊職責,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的思想輿論陣地和導引載體。充分利用好出版這一有效陣地,發揮其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引領作用、感召作用,通過有效的出版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好、傳播好,使之成為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動自覺,是出版人的責任。
一、出版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強大載體支撐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2]。這樣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本質,豐富了實踐要求,既提升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定位,又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更高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政治理想、社會導向、行為準則的統一。它繼承了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它決定著文化的性質和目標方向,是構成文化內核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有機環節和內在邏輯。而出版業的重要職責就是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人民群眾積極、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走向,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構成出版物思想內容的重要基礎,是出版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石,決定著當代出版業的發展方向和運作模式。尤其是在多元價值觀交互碰撞的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決定著出版企業發展的長度,出版企業能否實現高品位、高質量、高效益發展,出版物能否流傳于后世,根本上取決于其對出版價值的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決定著出版企業發展的寬度,出版企業能做多大、能占領多大的市場、能為社會做多少貢獻,取決于其能為讀者、社會傳播多少正能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決定著出版企業發展的高度,出版人思想境界、出版物思想價值和文化品位的高低源于出版企業的價值追求。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出版融合中存在的問題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領出版陣地,使之潛移默化地體現在各類出版物中,這既是黨對出版工作的要求,也是出版人應盡的職責。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并在不同場合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在2014年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他特別強調:“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1]。
絕大多數出版企業以弘揚中國優秀思想文化、播撒人類文明實踐成果為己任,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出版了不少有水準、有格調、有品位的,能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品力作。但一段時間以來,在轉企改制后的生存壓力面前,個別出版企業社會效益第一的意識有所淡漠,在出版物的政治導向和責任擔當、文化傳承等方面有所放松,沒有始終堅持出版的核心價值觀,出現了一些問題和偏差。例如,有的出版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在意識形態、出版導向上把關不嚴,甚至是打擦邊球,出版一些內容明顯存在問題的圖書;有的出版企業限于自身原創策劃能力不足,大量出版價值不大、水平不高的自費圖書,甚至買賣書號或變相買賣書號;有的出版企業超范圍出版,為追求經濟利益大量出版良莠不齊的中小學教輔讀物和格調不高的通俗生活類圖書,反而冷落那些經濟效益不是特別突出的優秀主題出版物;有的出版企業不主動引領閱讀風尚,而是迎合一小部分讀者不健康的閱讀口味,出版一些內容低劣、粗俗的圖書,進而造成不良影響。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出版全過程的機制構建
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曾指出:“出版什么作品,不出版什么作品,是否有利于社會進步,是否有利于繁榮文化,決定權在我們出版行業,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把關。”每個出版機構必須站在黨和國家戰略高度,堅持政治家辦社,圍繞內容導向構建出版管理機制,用有效的制度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出版物中得到充分體現。
(一)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在意識形態斗爭中掌握領導權和主動權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從出版工作的性質看,無論是出版內容還是出版形式,都具有較強的意識形態屬性,直接對受眾的思想和意識產生影響。出版人要時刻繃緊意識形態這根弦,認真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并聯系實際抓好落實,這是國有文化機構必須擔當的政治責任。
為把意識形態工作落到實處,重慶出版集團先后制定出臺了《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以及涉及舉辦活動、接受媒體采訪、信息發布等方面的規范性文件,認真貫徹主管主辦和屬地管理原則,制定責任清單,完善防控體系,切實把意識形態陣地管好、用好;做好意識形態風險防控,加強重點領域監管和重點人員思想工作,把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按照“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總要求,把線下管理機制移植到線上,統籌監管新媒體平臺申請、內容審核、信息發布等;規范黨員干部網絡行為,規范營銷活動管理,做到可管可控。
(二)完善社會效益考核辦法,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出版工作的長效機制
出版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聚焦內容生產,鼓勵多出精品,提高出版質量。以此為目標,重慶出版集團加大了出版、發行及人事、工資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集團先后重新修訂和完善了社會效益考核及優秀圖書獎勵等幾十項管理制度,旨在建立制度保障下的人員素質提升和優質內容生產;依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出版基金”“科學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巴山夜雨原創文學出版基金”等自有平臺,構建起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機制,強化理論研究出版、高端學術著作出版和原創文學精品出版;鼓勵多出好書、多出精品,發揮出版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努力深化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的出版目標指向和培育機制。
(三)強化業務流程管理,確保出版物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
建立并嚴格執行科學規范的業務流程,加強重點環節的監督管理,是出版物質量的重要制度保障。無論是編輯過程,還是設計、出版、發行過程,均須建立健全的工作機制,優化完善業務流程,應把制度建設和機制構建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有力抓手,融入出版的全過程,把好導向關和內容質量關。重慶出版集團不斷完善圖書編輯、出版、發行等各環節的管理制度規定,以內容導向為重點,制定了《書稿內容導向審查表》,收錄了100條容易被忽視的易錯內容,要求編輯人手一冊,在編輯審稿過程中認真核對,把好選題論證關、編輯校對關、封面設計關、排版印制關、成書審讀關和入庫發行關六道關口,確保出版物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
四、重慶出版集團在實踐中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出版全過程的實現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工作要“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1]。出版人在守初心、擔使命時必須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把“以人民為中心”放在首位;把“以精品奉獻人民”落到實處;把“用明德引領風尚”擔在肩上[4]。近年來,重慶出版集團積極探索,在觀念和手段結合上、內容和形式融合上持續創新,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轉換為多層次話語表達方式,賦予其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在實踐中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出版全過程的實現路徑。
(一)以主題出版為抓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
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聚焦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把理論邏輯轉化為生活邏輯,把學術話語轉化為大眾話語,把深道理講淺,把厚本子講薄,把大道理講明白,在“落細、落小、落實” 上下功夫,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入腦入心。例如,近年來重慶出版集團出版的《馬·恩·列畫傳叢書》,通過圖文并茂、生動直觀、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方式,全面、生動地反映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三人的光輝一生,準確、鮮明地介紹他們的革命實踐和理論貢獻,把不同年齡層次和不同教育背景的讀者都吸引到閱讀中來,真正做到了有教無類。
(二)以原創出版為目標,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
“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1]這句話極為清晰地定位了文藝工作的重要性,也對當代出版人提出了明確要求。出版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抓選題、抓策劃,充分挖掘本地特有的文化資源,持續推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創精品。例如,重慶出版集團以紅巖革命故事為題材創作出版的《忠誠與背叛》,反映重慶大轟炸中重慶人民百折不撓、英勇頑強精神的《重慶之眼》,記錄紅巖英烈革命精神的《紅巖家書》等原創紅色文化系列圖書,還原歷史,展望未來,與時代共振、與人民共鳴,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體現了思想高度、藝術深度和情感溫度的統一,豐富了人民群眾的閱讀需求。這些出版物不僅屢獲國家級大獎,也有良好的市場表現。
(三)以傳統文化出版為載體,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以載道,文以養心,文以勵志,文以化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創造和沉淀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社會主義核心價觀的思想精髓。深度挖掘其內涵,通過新穎的展現方式、廣泛的傳播渠道,能更有效地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全國視野,秉承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大力推出結合時代特點,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出版物。為此,重慶出版集團深挖地方文化資源,系統梳理重慶特色文化的價值意蘊,追溯重慶文化根源,展示重慶文化成就,塑造重慶城市形象,出版的《大足石刻全集》《中國抗戰大后歷史文化叢書》《紅巖風骨》等作品,獲主管部門、業內人士和廣大讀者一致好評,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四)以青少年出版為方向,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根鑄魂作用
青少年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黃金期。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占領人們的思想道德領地,必須堅持從青少年抓起。“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1]出版社要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標,策劃出版青少年精品出版物,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真正發揮作用,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確保黨和人民的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近年來,重慶出版集團陸續推出的《重慶紅色故事繪本》《紅巖卡通故事叢書》等,選取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的紅巖英烈人物,采用漫畫加文字這一生動、有吸引力的呈現方式,描述他們的革命歷程和英勇事跡,受到了廣大青少年讀者的熱烈追捧,累計實現銷售50萬余冊。
(五)以改革創新為動能,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效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1]。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重慶出版集團積極依托“走出去”戰略,不斷創新對外輸出的推廣服務模式,拓展對外傳播的路徑和范圍,對外輸出了《當代中國思想文化論叢》《脫貧之道:中國共產黨的治理密碼》等數十種反映中國思想精神的圖書,讓國外讀者了解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并領導中國取得偉大成就的奧秘,了解中國共產黨將如何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同時,以內容為核心、以互聯網技術為手段,通過融合與跨界服務,打造內容出版、出版數字、數字經濟、經濟服務、服務內容的智慧出版生態圈,打造“文化+創新服務”“5G+智慧教育”兩大對外服務板塊,擴大優質文化教育資源開放共享、服務供給。
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出版全過程的人才保障
做強出版,人才是關鍵。無論是傳統出版還是數字出版,其選題策劃、組稿審稿、把關導向、技術開發等環節都需要高素質人才作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宣傳思想工作者要有“幾把刷子”,練就“十八般武藝”,要不斷增強“四力”,要掌握“高強本領”,隨時“能打勝仗”。出版業要以提高政治能力為根本、以增強專業本領為關鍵、以銳意創新創造為緊要、以培養優良作風為基礎,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同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結合起來、同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同落實重點出版項目結合起來、同學習先進典型結合起來,切實增強隊伍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不斷增強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出版全過程的自覺性、堅定性。
重慶出版集團從黨的出版事業出發,立足長遠,胸懷全局,始終堅持從多角度、多維度錘煉培養隊伍。第一,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鍛造過硬政治素養。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始終把講政治作為第一位的要求、把忠誠可靠作為第一位的標準,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始終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第二,培養專業能力,錘煉高強本領。以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為契機,加強出版隊伍的教育培訓,注重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出版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加快知識更新、加強實踐鍛煉,尤其是加大力度培養既熟悉傳統出版又熟悉數字出版、既懂業務又懂經營的復合型人才。第三,弘揚優良作風,營造風清氣正的新生態。出版人是精神食糧的生產者,必須堅守出版職責,把“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作為人生準則和精神追求,以打造出版精品為己任,以出版精品立身、立業。
六、結語
當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鋒之勢日趨激烈,核心價值觀的較量日益成為大國博弈的關鍵因素。出版人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推動者、引領者,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攝之下的出版價值觀,切實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多元價值選擇中的基礎性作用和主導地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托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11,109,339,92,77.
[2]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
[3] 人民日報評論員.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N].人民日報,2018-08-29.
[4] 范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石建構當代出版文化[J].中國出版,2013(19):13-16.
作者簡介:王懷龍(1967—),男,遼寧岫巖人,本科,副編審,研究方向:新聞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