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 要:課堂導入,作為一項教學上的藝術,以課堂導課的形式吸引學生,扣人心弦,幫助學生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前拓展和延伸思維,激發學生對新課堂的興趣,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導入,更能夠提高學生對新事物的研究以及動力,與此同時,課堂氛圍得到提高,學生的學習也會事半功倍。所以,能夠積極和有效的融入和實行教學導入,是當今傳統課堂所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尤其對于數學這一門較困難且極為重要的學科來說。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課堂導入;信息技術;策略探索
課堂導入,實際上指運用一些導入、過渡式的語言,利用現代課堂上的多媒體設施進行的課堂導入,能夠快速的將學生的思維迅速帶入到新的教學情境下。學生們在小學階段,還未建立起較為完整和成熟的觀念和思維方式,因此,會對超出乏味的課堂之外的事物產生異常大的學習興趣。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能否將課堂導入的前提做好,并取得最大的收獲,使得學生能夠充滿積極性的接受課堂知識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有效的課堂導入,可以快速地引入學生進入所創設好的教學情景下,提升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導入原則
基于信息技術下的課堂導入的真實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當然課堂導入并不是隨意的毫無規律可循的,其包含以下幾個原則:
1.針對性原則
課堂導入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主,通過洞悉學生的心理以及性格特點,針對學生的不同的年齡階段、適應的教材以及所成長的環境,來創設和選擇不同的與之對應的學習方法。對于教師來說,切不可因新課改的要求而盲目實施,追求冗雜和故弄玄虛,分清主次,不可以將課堂導入作為課堂主體而消減其他主要的教學環節。
2.趣味性原則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和自控力沒有很強,所以教學需要解決和改善這樣的問題,但不可以占據正式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由此來說,課堂導入就成了問題的解決和改善途徑。教師需要在正式上課之前,有效的將課堂導入利用起來,使學生能夠全神貫注的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去。而教師要注意的是趣味性并不一定指使得學生開懷大笑,而是將課堂的氛圍帶動起來,使得整個課堂的氣氛絕大時間處于開心興奮的狀態下。
3.新奇性原則
不論是小學生還是成年人,研究證明人都會對新事物產生或多或少的好奇心,而小學生的好奇心更加強烈,一段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對于學生整節課的學習狀態有很重要的作用。
4.形象直觀性原則
一些圖像、照片以及視頻類的抽象的事物能夠快速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視覺、聽覺、視覺多個感官方面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去。
二、小學數學信息技術的課堂導入的有效策略
通過對該課堂導入課題的研究以及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教師們進行了多次的實驗與實戰教學,得出了以下幾種有效的數學教學的課堂導入的方法:
1.交流導入法
溝通交流是人類拉近彼此距離的重要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制作簡單的多媒體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上與學生的交流來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并通過簡單的對話方式引入新課。例如,人教版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一課中,教師可以這樣的去引導學生:我們在二年級學了對《乘法的初步認識》知道了一位數乘一位數的算法,又在三年級學了兩位數乘一位數,通過兩位數的個位與一位數相乘,將所得的積記在個位上,再將兩位數的十位與一位數相乘,所得的積記在十位上。通過交流和復習來讓學生回顧以往的相關知識點。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兩位數乘兩位數是不是也和兩位數一個算法呢?或者又存在著什么變化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看看誰最先能找出他們之間的相同和不同,大家敢不敢加入啊,看看誰能夠最先發現其中的奧妙。僅僅是簡單的幾句話,便能夠將這節課的內容完全概括出來,害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為學生積極參與和融入課堂氛圍打下了基礎。
2.實踐操作導入法
數學,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數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所以在課堂導入時,讓學生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來學習數學知識,不僅能讓學生對枯燥乏味的數學教學產生興趣,還能夠從小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對知識的渴望和探索精神,真正能夠意識到數學的真實含義對數學的深層次理解和改觀。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三角形的穩定性》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三角形做出的凳撐,三角形的支架、塔吊、房屋設計來進行提問為什么不做成正方形或是圓形的?并通過動態課件展示出用三角形來作椅撐和用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作椅撐哪個更穩定。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進行折紙和做不同形狀的支撐物,讓學生實際感受是否三角形是最穩定的。而通過這樣的動手操作,學生能夠對“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概念得到深刻的認識并認識到了實踐動手的重要性和生活中處處是數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想與學相結合,能夠積極的觀察生活,并展示出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有極大的益處。
3.問題導入法
簡而言之,就是教師在教學正式開始之前向學生提出有趣味的與課堂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在課堂中找答案,該課堂導入也可以進行拓展,例如可以增加小組互動,小組比賽,通過好勝心的趨勢可以更加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熱情和提升注意力。例如,在進行幾何體的學習時,教師可以提出:什么樣的圖形可以折成圓錐形,什么樣的圖形可以拼新的圖形,什么樣的圖形形狀不一樣面積卻是一樣的等等,這些問題都可以讓學生在回答時獲得成就感。
三、結束語
基于信息技術下的課堂導入作為新課改推動出的產物,為課堂注入了新鮮活力,課堂的氣氛和學生探究新事物的浪潮開始提高和興起,教師更應當在這一浪潮的推動下,積極探究、切實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馮金山.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00(004):120.
[2]何玉林.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上),2019,No.475(03):43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