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珍
◆摘? 要: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已成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以自主閱讀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閱讀圈值得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進行探索。筆者以繪本 Zob is bored為例,借助閱讀圈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閱讀分享,培養學生分析、交流以及思辨思維能力,滲透閱讀策略,發展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思維品質;閱讀圈;教學實踐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導向性提出了英語課程承擔著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進一步向英語教師闡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意義。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成為英語學科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閱讀圈是以學生為主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分享和討論的活動(Shelton-Strong 2012)。閱讀圈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形成自主閱讀習慣,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閱讀素養得到提升。(胡燕玲 2020)
1設計多層目標,指向核心素養
基于對文本和學情的分析,圍繞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筆者為學生個性化設置了文學圈的五種角色:story tellers, word masters, top actors, character detectives and super connectors,學生帶著各自角色任務和目標,利用課余時間在課前完成自主閱讀。
2引導自主學習,強化學習理解
2.1課前熱身導入,初步感知繪本
課前熱身導入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有效的熱身及導入活動能夠讓學生快速進入英語學習狀態,激發其英語學習動機和熱情。本環節筆者設置了2部分教學活動:一是Clap and chant,二是明確閱讀圈任務要求和文本導入,因為在開展閱讀圈時,教師應提前做好角色設計和任務要求。(王薔、敖娜仁圖雅 2017)
2.2小小故事家
本環節,筆者設計了揭秘信封的趣味問答活動,將單一枯燥的師問生答轉化為學生積極參與、趣味橫生的生生問答。學生們隨機抽取信封向小小故事家們發出關于Zob周一至周五活動安排的問題。
2.2.1趣味問答
對于難度較低的故事情節,由學生隨機抽取信封,揭開問題,提升此問答環節的趣味性。在筆者鼓勵的基礎上,提問題的學生根據故事家的回答疊加給予擊掌、點贊、擁抱等肢體鼓勵,調動學習氛圍和學生參與積極性。
2.2.2教師提問
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關鍵問題,由筆者提問,引導學生準確、快速梳理故事發展主線。對于文中關鍵圖片,由筆者引導學生進行讀圖和理解,幫助學會觀察圖片。對于促進故事情節發展的重要片段,學生聽音頻進行閱讀和感知,加強聽覺與文本刺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2.3單詞大師
單詞大師角色和文段分析者角色促使學生關注目的語的使用,通過鑒賞和評價來提高語言學習的主動性。(羅少茜、張玉美 2020)擔任單詞大師角色的學生根據對文本的理解,選擇自己感悟最深的單詞或詞組,與同學們進行分享,并闡述自己的理解。
3演繹評價相結合,突出應用實踐
3.1一流演員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和閱讀水平,調整角色或補充適切的角色。(王薔、敖娜仁圖雅 2017)Top actors為筆者補充角色。一流演員們選擇他們覺得最有趣或最有意義的部分進行展演,一方面深化自身對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為其他同學進行了文本演繹,也幫助其他同學更好地理解文本。
3.2角色偵探
角色偵探根據圖文信息,分析主人公Zob的性格特點,做到有理有據。寫出自己認為最能夠體現Zob的性格特點的單詞,并從原文中找出佐證,將頁碼記錄下來并闡明原因。
4聯系生活實際,學會遷移創新
筆者認為學生進行了有效的思考,思維品質、思辨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學生們的回答都令大家耳目一新,有的甚至十分令人感動。盡管有些詞匯學生未曾學過,但學生會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去查閱單詞,這也正是閱讀圈教學給學生創造的自主閱讀與學習的寶貴平臺。
5結語
閱讀圈模式試圖打破以語言形式為重心、以教師講解為主的閱讀模式,實現從閱讀到其他技能、從口頭到書面表達思想、從學生個人理解內化到小組討論激發思考等多層次的過渡和引申,最大限度地做到以學習發生為核心(文秋芳2015)。筆者從“思維品質”出發,通過教學實踐,深刻體會到閱讀圈模式能助力教師實踐英語教學活動觀,幫助學生從學習理解到應用實踐再到遷移創新,將語言、文化、思維有機融合,促進思維碰撞。
參考文獻
[1]羅少茜 and 張玉美 (2020). "閱讀圈任務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教學與評價中的應用." 外語教育研究前沿 3(03): 27-33+91.
[2]胡燕玲 (2020). "“閱讀圈”模式下小學高年級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探究——以繪本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為例." 海外英語(16): 212-213.
[3]王薔,周密,蔣京麗,閆赤兵.基于大觀念的英語學科教學設計探析[J].課程.教材.教法,2020,40(11):99-108.
[4]李晶 (2019). "從英語課堂教師提問入手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中國教育學刊(S1): 110-112.
[5]王薔 and 敖娜仁圖雅 (2017). "中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課程.教材.教法 37(04): 68-73.
[6]邱穎 (2017).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文化知識的滲透." 校園英語(38): 203.
[7]文秋芳 (2015). "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 外語教學與研究 47(04): 547-558+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