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容
一些呼吸道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每年持續3個月以上,連續發作2年以上的慢性支氣管炎(俗稱“老慢支”)。該病具有久咳不愈的特點,會引起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肺炎、支氣管擴張等疾病反復發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危害嚴重。“老慢支”患者除應重視疾病的醫學治療外,還應進行有效的自我護理干預,培養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以有效控制病情。
很多“老慢支”患者存在用藥誤區,喜歡使用抗菌藥治療——稍有不適感就預防性使用抗菌藥,認為這樣做可以控制病情加重。有些“老慢支”患者則會主動要求醫生為其靜脈輸注“消炎藥”,認為靜脈給藥起效快,療效更好。實際上,亂用抗菌藥,未經檢查憑經驗自行使用抗菌藥物,甚至是聯合使用多種抗菌藥,不僅會影響藥物療效,還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感染。臨床上,一些超劑量使用抗菌藥的患者,結果是用藥時間越長,治療效果越差,甚至會引起不良反應。
面對反復發作、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老慢支”病情,患者不應急躁,也不可急于治愈,必須耐心地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用藥。患者一旦出現咳嗽、咳痰、呼吸不適等癥狀應及時就診,遵醫囑進行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是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多發于冬季。患者在冬季可以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鈣質的食物,如豬肝、胡蘿卜、南瓜和杏等食物以補充維生素A;以大棗、柚子和青椒等食物補充維生素C;多吃些豆制品等補充鈣質。由于奶制品會導致痰液黏稠,難以排出,加重感染,所以“老慢支”患者要控制奶制品的攝入。
90%以上的“老慢支”患者感冒后會引起“老慢支”急性發作,所以應根據季節及時增添衣物,室內多通風,少去人流密集的場所,外出佩戴口罩并提前查看天氣預報,注意勤洗手,避免和患有感冒的家人、朋友見面。如共同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員發生感冒,可以暫時分開居住。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患者體質,在提高其免疫力的同時,還能增強患者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運動鍛煉以患者自覺不勞累,舒適為標準。
“老慢支”患者應適當進行呼吸功能鍛煉,通過練習胸式、腹式等不同的呼吸方法,學習簡易呼吸操,盡可能地保持深呼吸,通過以鼻吸氣,以鼻呼氣的方式,提高肺的換氣能力,每次至少練習20~30分鐘,每日可練習2次。
盡量選擇有氧運動,時間不宜過長,防止加重患者的心臟負荷,影響病情。可以選擇五禽戲、瑜伽或慢跑等全身運動項目,室內、室外鍛煉相結合。在室外鍛煉時盡量選擇空氣環境好的地方。如果患者處于炎癥發作期,則應避免運動,保持充足休息,以防病情加重。剛開始進行鍛煉時,患者應將心率控制在每分鐘100次左右,待身體適應后逐步向中等強度過渡。
“老慢支”患者進行體育鍛煉可以采取動靜結合的方式,靜態如太極、瑜伽等,以練習呼吸、舒展肢體、調養精神。每次可練習20~40分鐘,每日2次。動態則可以選擇戶外散步、快步行走、做廣播體操、騎自行車等形式,每周做3~4次,每次做30分鐘左右,以提高心肺能力,保持肌肉功能。具體應以患者自身健康情況確定運動強度。
“老慢支”的病程較長,由于長期咳嗽、咳痰會使蛋白質消耗過度,引起胃腸道缺氧,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這些都會降低“老慢支”患者的體質,當患者體質過度虛弱時又會影響其免疫功能,再次引發“老慢支”及其他疾病。所以,患者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調理,堅持少食多餐,選擇低鹽、低脂肪、高蛋白,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多吃瘦肉及豆制品,多食新鮮蔬果,忌食辛辣刺激、煎炸的食物。另外,患者還應戒煙酒,避免煙霧刺激支氣管上皮,導致纖毛脫落,降低肺的防御能力;避免因攝入酒精產生濕積痰,刺激呼吸道,導致病情加重。
“老慢支”患者日常的生活起居環境要保持安靜、整潔、無煙塵污染,保證陽光充足,定期開窗通風換氣,控制室內適宜的溫濕度,忌養寵物。
“老慢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從運動、飲食、生活環境等多個方面加強護理干預,減少疾病對身體的傷害,促進及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