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雨航
母親來家里之前,我和樓上鄰居的關系一直處于劍拔弩張的狀態。起因在于鄰居的兒子。我家在街面上開了一家小超市,妻子負責日間經營,我負責晚間經營且住在店里“防盜”。由于熬夜和疲勞,我睡眠嚴重不足,白天需要回到家里補上一覺。可偏偏樓上鄰居的兒子放暑假呆在家,每天精力充沛得很,從早到晚蹦跳個不停,震得我家棚頂哐哐直響,攪擾得我睡不好覺。
開始的幾天我一直隱忍著,可熊孩子越來越變本加厲,一天里沒個消停的時候,不是練武功,就是拍籃球。我終于忍無可忍,氣沖沖上樓“興師問罪”。孩子的媽媽卻護犢情深,蠻不講理地與我大吵。自此,我們兩家近鄰從“咫尺”變成“天涯”,關系鬧得很僵。
不久,住在鄉下的母親來家里小住。因為已到了秋天,各家各戶都開始買大白菜貯藏。我把大白菜買回家,擺在樓下的平臺上晾曬。樓上鄰居也買了大白菜,同樣晾曬在樓下的平臺上。一個周末的傍晚,一場綿綿秋雨不期而至,妻子看天下雨了,忙叫我趕緊回家幫母親遮蓋白菜。母親患有中度關節炎,一到陰雨天腿就疼得厲害,干活很不方便。我連跑帶顛地趕回家里,看到自家的白菜已經遮蓋好了,母親正頂著雨,一瘸一拐地在為鄰居家遮蓋白菜。我一看就氣不打一處來,責怪母親:“媽,你的腿不疼啊?他家人又不是沒有長手,你替他家遮蓋什么白菜啊!”母親卻說:“鄰里鄰居的,住著就是緣分,能幫一下就幫一下嘛。”
周日的晚上,鄰居一家三口回來了。原來是鄰居女人的媽媽病了,他們趁周末回娘家前去探望。鄰居兩口子看到他們家遮蓋得嚴嚴實實沒被雨淋濕的白菜,感動得不知說什么好。自那以后,我們兩家冰封的鄰里關系開始“解凍”。
前幾天,母親去菜市場菜買了一個大南瓜。那個南瓜實在太大了,足足有十多斤重。母親拎到小區樓下時已經累得氣喘吁吁,滿身是汗,只好坐在樓梯臺階上休息一下。正巧鄰居女人從外面回來,她熱情地幫母親把那個超大南瓜搬上樓。晚飯時母親對我說,要不是鄰居女人幫她,非得把她累個好歹不可。母親最后說:“兒啊,你要記住媽的話,遠親還不如近鄰呢,與鄰親善就是與己方便啊。”聽了母親的話,我慚愧不已,自認為有些學識和修養的我,竟然要由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母親來教我鄰里之間的和睦相處之道,汗顏啊!
自那以后,母親在樓里開展了“鄰里外交”,與樓里的鄰居們打成了一片——幫不在家的左鄰收晾曬的被子,幫有事情外出的右舍看小孩,還給鄰里們送一些她親手腌制的小咸菜……漸漸地,我家與左鄰右舍的關系和諧了、融洽了,真要好好感謝母親這個“大功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