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仙香
2021年江西省首屆新中考考生成為江西省首屆新高考考生,所以將2021年秋季新高一年級開始使用與新課標配套的新教材,于是學校利用暑假時間組織我們教師線上學習新教材。我作為一名任教高中數學的教師,來談談這次學習高中數學新教材的心得體會。
首先,內容編排呈現新的特點,新教材的內容編排切實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思想,大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作為引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日常的事例來闡明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讓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
其次,注重學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們在教學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多動手,多操作。讓他們通過對學習資料,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充分應用現代生的個性發展,教育技術,服務“教”與“學”。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電腦的普及,為現代教學提供了方便。在課堂上不僅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演示數學幾何中的圖形變換,如對稱、平移、折疊、旋轉等,還可以利用計算機畫函數圖像,以及函數的擬合等等。從而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加直觀、形象的印象,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走出傳統課堂,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提高教學質量。
倡導學生自定學習計劃,那么每一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點以及學校所提供的課程信息,選擇學習課程,確定學習基本過程,由此形成個人的學習計劃。隨著學習進程的深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內部和外部的情景變化,不斷調整所形成的計劃,以盡可能適應自己的需要和特點。
實行學生選課指導制度,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學習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強調對高中學生公民的責任感,個性發展與適應時代要求的基本能力、創造力與批判性的思想、交流、合作與團隊精神和信息素養的培養。教材的設計更注重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研究,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特潛能與創造性。
通過培訓讓我更加了解新教材,在今后將以實際行動來實線新教材。
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堅持自學不懈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繼續學習的能力和水平,掌握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和操作技能,學會上網學習,學會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認真學習,研究教學大綱和新教材,領會大綱,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內容,編寫特點,要求及教學方向,有效,合理,創造性的指導新教材的教學。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積極從新課程中尋找"自我",尋找新課程對"自我"的意義,并主動地把"自我"融入新課程中,敢于承擔責任,善于解決問題。
教學中,努力實現三個轉變,①教師“學生觀”轉,做到用學生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視學生,多賞識學生,達到班上"沒有差生,只有差異。②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的朋友,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統治者、長官。教學過程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是師生雙方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③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課堂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過程,學生學習過程不僅要用腦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教師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才能無拘無束的置身于其中,嘗試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課堂才能煥發無限的生命力,學生思維活躍,熱情高漲,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角。
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向前走。
總之,新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我身為高中數學一線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尺度,與時俱進,必須要更新教育觀念。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下一代人的數學教育,我們每一個數學教育工作者都要行動起來,都應關注,都應思考,都應探索,都應付出。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數學教育的美好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在新課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讓我們共同努力迎接新課程,實踐新課程,直面新課程,為全國的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