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平 康夢玉



摘要:如今,在注重精神感受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女性將絲巾作為表現個性的符號。隨著經濟的發展,絲巾產品設計展現出美好的發展前景,而傳統藝術文化為服飾設計個性化奠定了基石。本文系統研究唐代瑞獸圖形的發展過程與裝飾藝術,深入討論它們的審美特征與文化內涵,分析唐代瑞獸圖形造型設計對現代設計的啟發,進而結合實踐探討其在絲巾圖案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旨在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進行絲巾圖案的創新設計。
關鍵詞:絲巾圖案;唐代瑞獸;流行時尚
中圖分類號:TS935.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6-0-02
1 唐代瑞獸形象及其文化內涵
本文選用的唐代瑞獸圖形大部分來自何家村金銀器,這些金銀器的價值除了在于昂貴的材料外,還在于其精致富麗的裝飾紋樣,這些紋飾大多是以線為主的造型,具有一定的寫實風韻,展現出雍容大度的風格。金銀器上的瑞獸圖形在造型上十分精美細膩,強調夸張與變形,表現出強烈的動感和非凡的氣勢;在排列方式上十分考究,展現出了強弱的虛實對比;整體線條流暢飽滿,通過適應金銀器特定的形制,均勻的舒展形態,起到了完整的裝飾效果,給人圓渾飽滿的視覺感受。
何家村遺寶是20世紀的重大發現,發掘出的寶物震驚全世界,它們是獨一無二的中華瑰寶,其中的金銀器更是精美絕倫,象征著盛唐工藝設計的頂尖水平,也反映了古人的審美水平,為人們展現了唐朝盛世的最佳風采以及東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可見唐代匠人在瑞獸圖形設計上作出了巨大貢獻,對于一些外來瑞獸圖形、外來文化,他們沒有選擇直接引用,而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融入設計中,所創造出的寶物極具中國特色又結合了西方文化。由此可以看出,他們對于西方文化的吸收、借鑒以及對傳統文化和高超技藝的傳承。盛唐時期的中國可以稱為世界強國,不僅綜合國力在中國歷史上排第一,開放程度也是歷朝之最,同時繪畫技藝也達到了巔峰。因此,唐代繪畫更有綜合性、代表性,社會對于其豐富的創作素材也更有研究興趣,現在被發掘出來的中華瑰寶大多來自唐代,如何家村遺寶,它再現了絲綢之路暢通時的盛況。
2 唐代瑞獸圖形在絲巾圖案應用中的設計原則
2.1 傳承民族傳統文化
隨著新世紀的不斷發展,許多外來文明傳入中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的設計領域,新一代設計師逐漸學習和借鑒國外的設計風格,使中國的現代設計失去了民族特色,沒有利用好獨一無二的傳統文化元素這一優勢。中國未來的設計方向引領新一代人的審美,我們必須基于優秀的傳統藝術文化,體現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語境。深入研究何家村金銀器物上的紋樣,可以了解唐代社會背景下的藝術特色和審美情趣,探索其在當代設計中的運用形式和具體方法,延伸現代設計的思維空間[1]。將傳統圖形與現代風格進行融合,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從現代審美觀念進行再審視與表達,傳達唐代匠人的審美觀念與人文內涵。
2.2 融入流行時尚風格
時尚能帶給人愉悅的感受,賦予人不凡的氣質。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們對服飾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中國傳統文化在紡織品設計中的個性體現成為設計師重要的思考命題[2]。因此,在設計絲巾圖案時,我們要在體現唐代瑞獸特點的基礎上,融入具有時代性的流行元素,巧妙地將傳統藝術文化與當代時尚結合起來,在融入傳統藝術元素的同時,賦予絲巾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注入時尚元素的同時,擴大其影響力,從而創造出一定的市場價值。
3 唐代瑞獸圖形在絲巾圖案設計中的應用
3.1 造型形式的解構與重建
在何家村遺寶出土的文物中,唐代金銀器獨領風騷,銀盒上展現的瑞獸栩栩如生,它們在裝飾紋樣中占主要部分,其中有常見的祥禽瑞獸,還有孔雀、翼鹿、飛獅、鴛鴦以及罕見的蜂蝶類昆蟲形象。它們的造型極富中國特色,又融入了西方的藝術表現手法。
第一,瑞獸系列絲巾圖案對飛獅特征造型的借鑒與創新。從圖1飛獅造型可以看到,這一主題的紋飾是一頭帶翼的飛獅,其造型十分獨特完整,張口亮舌,雙目注視前方,身體矯健,帶有細長的雙翼,身上被祥云紋覆蓋,這一獨特飄逸的獅紋造型,充滿神秘與幻想色彩,與寶相花紋完美地結合了起來。圖2借鑒了飛獅的造型特征,將飛獅的造型用另一個角度進行了簡化創新,保留了其雙翼、大耳聳立、祥云紋的特點,加以夸張的表達,賦予大膽的不同以往的配色,同時也對寶相花紋進行了簡化和重新配色加以修飾。該款絲巾圖案設計構圖飽滿、色彩豐富大膽、具有極強的裝飾意味,給人一種整體協調的感受。這是因為組合圖案和各元素之間存在共同結構和內在聯系,使得圖案在整體性上存在變化與不同,又彼此協調[3]。
第二,瑞獸系列絲巾圖案對翼鹿特征造型的借鑒與創新。在傳統的翼鹿形象中,翼鹿頭頂有一頂平角,背上插著一雙精美的翅膀,身姿高貴,擁有獨特的長形嘴巴,周圍附有祥紋并被石榴花組成的連心結所環繞,整體造型完整、豐富、精致。
該款絲巾的設計(見圖3)保留了翼鹿體型輕盈的特點,并且將其翅膀做成透明的效果,使之更加神幻,放大了翼鹿嘴型長、眼睛大的特點,畫中的翼鹿奔跑在祥云之中,十分有活力。翼鹿身體線條流暢,彰顯輕盈,極具動感,其背景祥云層次豐富,若隱若現,給人以美的感受。
第三,瑞獸系列絲巾圖案對飛廉特征造型的借鑒與創新。飛廉形象巧妙地將西方流行的圖案進行了中國化,十分生動。飛廉有翅膀和尾巴,鳥身鳳尾,頭部似鹿,牛首獨角,其形象雖經過了西化,但也有中國神獸的特點存在。該絲巾圖案的主體設計(見圖4)將飛廉的特征夸張簡化,使它看起來更加柔美、充滿仙氣。同時,傳承了古人的優良作風,即做好借鑒取舍,不照搬圖形,加以概括簡化,融入自己的見解,在繼承傳統優良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飛廉圖形。
第四,瑞獸系列絲巾圖案對鴛鴦特征造型的借鑒與創新。傳統鴛鴦形象栩栩如生,形象飽滿,腳踩蓮蓬。(此款圖案的設計只完成了線稿,所以沒有其他瑞獸的形象那么完整)這版絲巾的設計(見圖5)賦予鴛鴦新的構圖,創造出了新的意境美,鴛鴦造型簡約但又不失特點。
3.2 古典構圖的形式語言
絲巾構圖的布局多種多樣,本文根據圖案構圖布局出現的頻率,總結出絲巾最常用的設計原則為均衡原則[4],且多采用布局結合對稱式構圖和發散式構圖兩種構圖方法。
對稱式構圖在中國傳統藝術文化中是最為常見的,何家村遺寶中的金銀盒圖案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對稱式構圖,這種構圖方法下的圖案具有強烈的裝飾意味,具有形式美和較強的完整性,整個畫面非常平穩并且實現了各個元素之間的呼應。該絲巾借鑒的瑞獸形象是鸚鵡紋(見圖6),整體構圖為對稱式,整體畫面布局和諧平衡。
另外,絲巾還采用了何家村遺寶所呈現的發散式構圖方式設計了絲巾圖案(見圖7),該絲巾以瑞獸為中心,花紋裝飾層層向外遞進,圖案統一又富有變化,讓我們的視覺不由自主地聚焦主體物,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3.3 吉祥寓意的文化內涵
絲巾圖案設計基于獨特的傳統藝術文化,再走向世界,只有這樣才能賦予絲巾圖案設計更深層次的文化語境。何家村金銀器上的裝飾紋樣被賦予了特定的文化寓意,傳達了特定的思想,寄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中國特有的文化定式[5]。如何家村金銀器當中的鎏金雙雁紋銀盒所呈現的雙雁、蓮蓬等圖案象征著伴侶不離不棄,從一而終。翼鹿、飛獅、鴛鴦、鳳鳥等瑞獸的形象都被賦予了吉祥的寓意,特別是鹿紋,它在古代是非常受歡迎的傳統紋樣。這些瑞獸形象都象征著美好,能為人們帶來好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定式,并形成了一種強大的信仰,為世人展現了唐代匠人的審美,將它們運用在絲巾圖案中,能帶給每一位消費者美好的祝福。
4 結語
絲巾作為越來越受歡迎的服飾,人們對于它的需求不斷增加,其價值不單單體現在實用性上,更重要的是其藝術性和裝飾性。在全球化的今天,國際風潮對服飾文化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設計師的創作方向仍處于不斷探索的階段,我們十分有必要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特色品牌。通過研究,本文得出的結論是我國現在的絲巾圖案設計要基于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再走向國際,這樣才是有靈魂、有文化蘊意的,而不是采用“拿來主義”的生搬硬套,創造“四不像”產品,更不是為了吸引眼球而強行加入中國風。消費者也必將感同身受,與設計師產生共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華傳統藝術文化是每一位設計師設計產品的基石,只有創造出富有文化內涵的作品才能為絲巾產品帶來市場價值,才能讓其走向國際。
參考文獻:
[1] 王軼群.“一帶一路”下陜西地域文化絲織品圖案設計——以拴馬樁元素和西安的地標性建筑為例[J].今傳媒,2018,26(7):178-179.
[2] 張寶華.中國傳統藝術在服飾設計中的實踐與感悟[J].藝術設計研究,2016(4):117-120.
[3] 張蕾,林竟路.絲巾圖案設計中形式美法則的運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2(12):217,219.
[4] 鐘媛媛,劉娟.淺談絲巾圖案的構圖布局及藝術特色——以HERMES絲巾為例[J].藝術設計研究,2012(S1):50-52.
[5] 吳婉瑩.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金銀器裝飾紋樣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趙新平(1970—),男,陜西西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與多媒體設計。
康夢玉(1996—),女,山西太原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