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亭
摘要:為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需要在開展知識教育的過程中也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將學生的心理向積極向上的方向引導,以此來緩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壓力,以此來構建學生的良好內心世界,促進其獲得更好的成長。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心理學 內心世界構建
引言:
積極心理視角是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個方面,是一門關于研究心理問題的新型科學,代表了心理健康教育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之一。在當前教育形勢中,隨著教學中心下移,學生所接受的知識教育更多,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所承載的壓力也就隨之增加,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著日趨嚴峻的升學壓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加深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壓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壓力對其內心世界的構建以及進一步的成長產生著負面影響。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對學生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以科學的方式來對學生的積極心理展開研究,從而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將學生向積極向上的方向進行引導,以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平穩(wěn)發(fā)展。
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情況
心理健康教育在近些年正處于向上發(fā)展的態(tài)勢中,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社會各界對其提起了廣泛的關注。首先在于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面,心理學及其相關聯專業(yè)在人才培育體系中加大了所占份額,這意味著社會正在大力進行心理類人才的培育,同時還有當前正炙手可熱的心理咨詢師的報考,無不展示了社會大眾對于心理這門社會科學的高度重視。與此同時,學校普遍設立心理健康疏導老師,開設了心理咨詢室或者心理投放信箱,以此來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時還有社會中關于心理健康的各種組織社團,例如大學中普遍開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協會等。心理健康教育正在社會上下,各人群中以蓬勃的勢頭向著未來前進。
同時,在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過程中同樣也有問題需要完善。首先在于人們的內心接受問題,很多學生乃至成年人都沒有正視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不愿意啟齒自己的心理問題,認為心理問題的出現是一件很羞恥的事,事實與人們的顧慮恰恰相反,心理問題的存在是很普遍的,伴隨著接受壓力的普遍性,導致人們或多或少都有著憂愁的事,進而引發(fā)心理疾病。對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乃至社會大眾的宣傳教育,令其正確的認識到心理問題的普遍性以及嚴重性,從而使其積極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與此同時,隨著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發(fā)展,也隨著出現了行業(yè)規(guī)范不清,相關制度存在缺陷的問題,,甚至對學生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綜合而言,在未來與要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首先要順應社會發(fā)展趨勢,在蓬勃向上的發(fā)展態(tài)勢中把握機遇,力爭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向著更加完善更具高效能的方向發(fā)展。同樣,也要注重對于問題的解決,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教學開展方式,以學生樂于接受且能充分接受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心理問題的疏導,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獲得全面開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積極心理視角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積極開展溝通,充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疏導
心理問題的解決往往是以溝通的形式開展的,在疏導者與被疏導者的交談中,能夠清晰的掌握被疏導者的心理問題病灶所在,從而進行解決,而這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同樣重要。在積極心理視角下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應當以溝通的 方式來開展面對面的交談,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積極心理的灌輸,從而培育起學生的積極心態(tài),令其有更加健康的心理世界來支撐今后的成長。
在開展心理交談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對于方式方法的運用,以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首先以班主任為心理疏導工作開展的主導者,令其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與學生展開充分的交流,以此來了解近況掌握學生在當前學習中所面臨的問題與壓力,進而進行心理問題評估,通過班主任教師與學生的朝夕相處,來培養(yǎng)其相互之間的信任感,從而也就能夠讓學生更加自然的吐露心聲,總而進行真實心理狀態(tài)的掌握。
在明確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之后,再將其匯報到心理健康老師那里,開展全面的心理疏導工作。在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心理疏導策略的布置,以班主任教師提供的信息來考量學生的真正心理問題所在,進而以針對性的方式來進行問題的解決。心理健康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對積極向上方向的引導,正如央視在春節(jié)采訪期間曾經問過的一個問題一樣“你幸福嗎?”,通過問題的提出來加以正向事物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在接受心理疏導的過程中回憶起在過往的幸福時刻,進而也就能培養(yǎng)起積極向上的心理,從而在幸福的洋溢中構建良好的心境,心理問題也迎刃而解了。
2.開展問卷調查,掌握學生心理狀況
在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也應當注意對文字材料的匯總,從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在這時就需要使用調查問卷的方法,通過對學生進行文本調查來掌握學生的內心所需以及心理問題所在,以此來對心理問題開展針對性解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開展調查問卷的過程中,應當對其問題進行合理規(guī)劃,以貼近學生生活以及年齡階段、思維能力的問題來對學生進行情況的掌握。例如對于學生的喜好以及厭惡進行統計,同時又在積極的方向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回想起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基于學生對于事物所進行的主觀判斷,來最終確定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學生開展積極心理的引導,依照調查問卷所呈現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例如學生喜歡自己獨處,則需要將朋友的幫助以及家人的陪伴在人成長過程中的意義對學生進行闡述,從而推動學生能夠積極主動融入到社會中,構建積極向上、與人為善的心態(tài)。。
同時,應當將問卷調查變得常態(tài)化、細致化,在平時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增加對學生情況進行摸底的次數,從而探查到學生的心境變化,從而及時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此之外還應當對調查問卷中的問題進行考量,以學生易于接受發(fā)方式來進行問題的提問,從而能在學生更加自然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真實情況進行掌握,進而開展積極心理的心理健康教育。
3.開展家校合作,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校以及家庭都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影響著學生的知識能力提升以及內心世界的構建。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所要重視的并不只是在學校方面對學生進行的心理疏導以及心理知識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在家庭中對學生的良好道德素質進行引導,通過父母的身體力行以及家風的熏陶來漸漸培育起學生的內心世界,并且促進對于學生進行道德品行的教育。對此,要對學生開展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學校與家庭兩個方面發(fā)力,通過開展家校合作來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在開展家校合作的過程中,應當構建起家長與學校的聯系,以互聯網技術為框架,搭建起學生家長以及學校之間進行互通有無交流的橋梁,從而進行問題的及時溝通。例如當學生在學校中沒有考好,可能就因此在學校以及家庭的雙重影響下產生心理問題,對此,需要先由教師對其進行開導,對過往進行總結,同時對未來進行展望,提振學生的學習信心。之后教師再于家長展開充分溝通,提前說明情況,并且進行處理方法的勸導,以言語來激勵學生。當學生回到家后也就不會被過于苛責,進而也就抵消了考試失利帶給學生的負面影響,通過教師以及家長的共同努力,為學生開展了一場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同樣,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應當根據教師對學生的教學內容,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解說。例如共同閱讀書籍,觀看心理健康課程,對學生進行心理問題的疏導以及預防,同時也通過家校合作對學生進行了心理知識的教育,促進了學生內心世界的更良好構建。
結論
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學生成長具有重要影響的學科,主要教學內容在于心理健康知識的教授以及心理問題的疏導,是幫助學生構建更優(yōu)心境的必行之路。在學生學習壓力問題愈發(fā)嚴重的今天,更需要采用新型的心理疏導方法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積極心理學的學科內核以及研究視角來開展心理健康教學,充分解決心理問題,增強積極心理對于學生的帶動作用,促進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內心世界支撐他們在今后行穩(wěn)致遠。
參考文獻:
[1]齊梓帆.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 2015.
[2]向前.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發(fā)展性心理健康教育[M].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