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斯斯
摘要:幼兒進入幼兒園是他們走向社會生活的第一步,這也使得幼兒園對幼兒的培養變得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對幼兒入園不適應問題以及含義進行詳細的闡述,并且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一些科學合理的對策來幫助幼兒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幫助幼兒更加健康快樂的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
關鍵詞:幼兒;心理;入園適應;解決對策
一、幼兒入園適應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首先是家庭環境方面;由于當前我國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而且社交環境比較封閉,家長基本都忙于工作,孩子平時在家鮮少玩伴,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都比較匱乏,所以在與同齡人相處時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這也會導致孩子對家人的依賴性比較重,在剛進入幼兒園時,就會表現出更為強烈的抗拒心理。其次是家庭教育方式方面;現在孩子都是家長們的掌中寶,心頭肉,很多都溺愛得不行,事事都以孩子為中心,長此以往勢必會使這些孩子出現嚴重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此外,還有部分家長對孩子的管理過于嚴格,無論何事,都要一一過問,這就容易使孩子的攻擊性過強,難以適應幼兒園的規章制度。最后是在家長接送孩子的態度上;部分家長會因為孩子哭鬧而心生不舍,長時間地待在幼兒園,甚至還會將孩子帶回家。而有的家長在孩子哭鬧時就是將其趕快送到教室,然后離開,這種種行為都會加劇幼兒的哭鬧和不適應心理。
(二)幼兒園因素
一是幼兒園的人數過于龐大,目前對于幼兒的教育來說,是要控制人數,從而實現教育的質量。同時,在判定孩子是否適應幼兒園時,許多老師也是以其是否哭鬧為基準,不夠科學準確。二是幼兒園的作息制度不夠合理,缺乏一定的人性化;在進入幼兒園之前,幼兒在家是受到全面的呵護,生活也是隨著幼兒的心愿進行,而進入到幼兒園后,要根據幼兒園的作息制度進行管理,上課、下課都有著統一的標準,很多的幼兒都無法適應,常常進行哭鬧,更不要說小班年齡較小的兒童。所以幼兒園的整個制度,就是讓孩子慢慢的進行適應,學會進行集體生活,融入集體,而如果制度制定的不合理,不符合孩子的發展特性,就很難去適應,對于幼兒園產生抵觸。
三、促進幼兒入園適應的策略
(一)家庭可采取的措施
首先,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入園環境,保證幼兒園的環境良好,對兒童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夠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減少對幼兒園的抵觸。家長可以在入園前,帶著孩子進入園內進行玩耍,熟悉幼兒園環境,提高他們的興趣和認識。同時這也可以使孩子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同齡人,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為其日后的幼兒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還可以把家里布置成幼兒園的樣式,幫助孩子熟悉和適應幼兒園。其次,在家庭教育方式方面的準備;家長在閑暇時,可以多去了解已定幼兒園的日常活動,并盡量在家里還原,以進一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比如在休息時間,可以逐漸讓孩子適應早起,并幫助其養成午睡的習慣,同時還要強化其上廁所、吃飯等方面的自理能力。
(二)幼兒園應該采取的措施
首先,幼兒園可以舉辦一些活動,讓家長們也參加進來,保證家長和兒童的互動,也能增進親子的感情,提高兒童的興趣和安全感,同時,家長在這中間,可以對幼兒園有個大致的了解,放心的將兒童交給幼兒園。同時還可以通過宣傳手冊、黑板報、家長會等方式多向家長傳授一些育兒經驗,幫助家長更好地撫養和教育孩子;其次,一些幼兒園也可以進行教師和家長的互動,對幼兒的家庭進行家訪,了解不同孩子的不同成長環境,了解其獨特的性格,更好的去培育孩子,與孩子建立感情。
第一、首先是整體的物質環境,幼兒園的環境對于幼兒的融入程度來說十分重要,教室溫馨漂亮,幼兒的吸引力也會被轉移,對于兒童喜歡的故事等等進行裝扮,色彩艷麗,讓幼兒喜歡上在教室學習。第二、在精神環境上,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為幼兒形成并不緊張的環境,其精神環境輕松愉悅,讓幼兒放下戒備,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習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安全感也能更好的讓幼兒融入集體。同時,教師應當多多開展課外的活動,讓小朋友們都參加進來的集體游戲,保證游戲受到小朋友們的喜歡,讓小朋友們互動起來,忘掉恐懼和緊張,更好的融入班集體。在生活活動上,盡可能地讓幼兒的需求得到滿足,教師不能依照集體進行活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的入園適應不僅僅是短暫的開學時期,還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面對幼兒的適應可能會達一年甚至更長,所以教師和家長都應做好準備,共同合作,積極溝通,及時解決問題,家園共育,為幼兒的入園適應劃上完美的句號,為幼兒今后的人生之路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陳冠亞.小班幼兒入園適應現狀與提升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21(03):93-96.
[2]吳麗霞.淺議幼兒入園適應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解決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1(05):133-134.
[3]王昆.家園共育有效緩解幼兒入園焦慮的策略[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1(Z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