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喆 呂春松
對當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賽發球體系的研究
王 喆 呂春松
(南京大學 體育部,江蘇 南京 210093)
對世界男排最高水平比賽的發球進行研究,得出比賽中發球應將大力跳發與跳飄發球結合運用,大力跳發為主;個人應具備多變有針對性的發球技能,以滿足全隊比賽中的實際戰術需求;每局0-8分段,發球需更具沖擊力,樹立“發球開始就要搏”的思想;每局20-25分以上段,發球隊員應更耐心更合理地發球,千萬不可有“發球搏取勝”的思想。
發球;體系;效果;線路
近年來,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賽中強隊的一攻成功率基本上維持在50%左右,而若干年前,強隊的一攻成功率能夠達到80%左右。一攻很多情況下不能在比賽中直接得分,使得現在的男排比賽中,雙方為爭奪一分,需多回合的去拼奪,比賽也更精彩。“利用發球帶動攔防”阻止對方的一攻,早已在排球界形成共識。比賽中發球效果的優劣,取決于運動員們發球性能及發球技戰術臨場運用的功效。我們對2018年,2019年6場21局世界最高水平男排比賽中的發球情況進行了研究,期望有點收獲。
2018年世界男排聯賽總決賽,俄羅斯對巴西,美國對巴西;2019年世界男排聯賽總決賽,俄羅斯對美國,波蘭對巴西;2019男排世界杯,波蘭對俄羅斯,美國對波蘭。六場比賽共計21局球。
采用文獻資料法、錄像統計法、數理統計法。
表1顯示,21局比賽中共發球1086次,大力跳發有753次,占總發球次數的69.3%,跳飄發球有333次,占30.7%。高水平男排比賽中,大力跳發在發球方式運用上占據主導地位。21局比賽中,大力跳發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的次數有127次,在1086次發球里占比為11.7%;得分有59分,占5.3%;失誤為182次,占16.8%。跳飄發球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的次數有31次,在1086次發球里占2.9%;得分有18分,占1.7%;失誤有25次,占2.3%。高水平男排球隊的發球水平在不斷提升,比賽實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運動員們大力跳發的力量與速度,很多隊員大力跳發球的時速可以達到115公里以上,跳飄發球的落點也很刁鉆,球也很飄很沖。但是,從比賽的整體發球效果看,發球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與發球直接得分的次數在1086次發球里占比有些低。這也說明了這些世界男排強隊的接發球水平也是逐步提升。大力跳發在比賽中對對手接發球系統的破壞力要明顯強于跳飄發球,但大力跳發的失誤率也是明顯高于跳飄發球。高水平男排比賽,運用大力跳發應是各支強隊比賽中最有力的占據主導地位的發球手段,跳飄發球作為比賽中發球的輔助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表1 發球整體效果
大力跳發(次)占比跳飄發球(次)占比 合計753 333 接發到位297/108627.3%208/108619.1% 接發半到位88/10868.1%51/10864.7% 接發不到位127/108611.7%31/10862.9% 發球得分59/10865.3%18/10861.7% 發球失誤182/108616.8%25/10862.3%
表2顯示,21局比賽中,0-8分段,大力跳發運用了247次,發球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的次數為33次,在247次發球中占13.4%,發球直接得分為19分,占7.7%,發球失誤65次,占26.3%。跳飄發球在0-8分段共計發球132次,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4次,在132次發球中占3.0%,發球直接得分3分,占2.3%,失誤為12次,占9.1%。9-16分段,大力跳發共運用了256次,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占18.8%,發球直接得分占10.2%,發球失誤占25.0%。跳飄發球共運用了82次,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占7.3%,發球直接得分占8.5%,發球失誤占4.9%。17-20分段,大力跳發共運用了118次,造成對手接發球不到位占29.7%,發球直接得分占5.9%,發球失誤占14.4%。跳飄發球共運用了71次,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占15.5%,發球直接得分占5.6%,發球失誤占7.0%。21-25分以上段,大力跳發共運用了132次,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占8.3%,發球直接得分占5.3%,發球失誤占31.8%。跳飄發球共運用了48次,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占2.1%,發球直接得分占比為8.3%,發球失誤占8.3%。數據顯示,21局比賽中,17-20分段,9-16分段的發球效果要強于0-8分段,21-25分以上段的。發球效果在21局比賽中整體表現出中段發球效果好,首尾兩段發球效果較差的特點。比賽中,0-8分段的發球能夠起到“開門紅”的作用。
表2 不同階段的發球效果
大力跳發跳飄發球 總次數不到位(占比)得分(占比)失誤(占比)總次數不到位(占比)得分(占比)失誤(占比) 0-8分段24713.4%7.7%26.3%1323.0%2.3%9.1% 9-16分段25618.8%10.2%25.0%827.3%8.5%4.9% 17-20分段11829.7%5.9%14.4%7115.5%5.6%7.0% 21-25分段1328.3%5.3%31.8%482.1%8.3%8.3%
我們認為“發球開始就要搏”與“發球平穩過渡后再搏”的指導思想對發球有一定的影響。大多數球隊在每局開始階段,運動員的發球都不是全力去搏,只使用了六七成力去發球,這對發出球的功效性有較大的影響,都想著平穩過渡到下一階段再去發力搏發球,這樣發球,對對方的接發球破壞力有限,并瞻前顧后,造成自身的發球失誤也較多。與其這樣,不如“發球從開始就搏”,高水平運動員在發球技戰術運用能力及身體能力上做到這些是可行的。這樣做有可能造成比賽中,0-8分段的發球失誤會更多,但對對手接發球體系的破壞程度肯定也大,我們覺得利大于弊。21局比賽中,在21-25分以上段,各支強隊的發球都搏的很兇。在這個階段,有的隊發球搏殺成功了,不論是當時的優勢方還是劣勢方,對球隊的獲勝有很大的作用。比賽過程中,這種情形也較多,本來一方局勢不錯,由于發球搏殺太兇,發球失誤了,反而自己失去了優勢讓對手得勢。有的隊在這個階段落后了,搏發球又失敗了,加速了自己的全局失敗。我們覺得,在每一局這個階段,優勢方的隊員在發球時不能有“搏發球一舉獲勝”的思想,劣勢方的隊員不能有“搏發球一舉逆轉”的思想。雙方在這個階段,發球時需要比耐心比技能。特別在一方2:0領先或2:1領先,在全場比賽的第三局或第四局,可能要分出雙方的勝負時,我們覺得,在這個階段,發球攻擊力適當減弱,降低發球失誤率是可行的。在第五局的10平之后,更應這樣做。在每一局比賽的決勝階段,一個運動員的發球失誤會打亂全隊的發球節奏,這對全隊發球攻擊力的影響會是很大的。
表3 發球線路
大力跳發 跳飄發球 18線17線19線 34線35線37線 總次數1668460 697631 不到位27.1%/ 27.4%26.7% 18.8%13.2%9.7% 得分10.2%/ 15.5% 11.7% 5.8%6.6%9.7%

圖1
(一二三區為隊員發球區域,1-9區為發出球的落點區域)
表3顯示,21局比賽中,使用大力跳發的運動員在一區發球最多,在三區發球較少。以一區發球為例,18線(在一區發球,球的落點在對方場區8號區域)發了166次,發球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有45次,在166次發球里占27.1%,發球直接得分17分,占10.2%;17線共發了84次,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占27.4%,直接得分占15.5%;19線共發了60次,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占26.7%,發球直接得分占11.7%。
通過觀看比賽,我們發現高水平運動員根據比賽實際情況,在發球時的采取有效變化的能力很強,在發球線路上的變化也是駕輕就熟。以一區發球為例,很多運動員以發18線為主,他們在比賽中又可以根據需要高質量地發出17線和19線的球。有的運動員先發大力球,對方防范大力球時,他們又通過減力發球,偷襲對方,以達到好的發球效果。比賽中,在大力跳發時,能夠高質量的做到發球線路的多變,體現出高水平運動員的高超發球能力。21局比賽中,使用跳飄發球的運動員在三區發球次數最多,在二區發球較少。以三區發球為例,35線發了76次,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占13.2%,發球直接得分占6.6%;34線共發了69次,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占18.8%,發球直接得分占5.8%;37線共發了31次,造成對方接發球不到位占9.7%,發球直接得分占9.7%。從比賽過程看,運動員在跳飄發球時對發球線路的長短控制較好,以三區為例,34線與37線結合著發,發球效果就很好。從比賽過程看,大多數球隊在發球方式運用上都是將大力跳發與跳飄發球結合著用,比如6位發球隊員,4人用大力跳發,2 人用跳飄發球。這樣的搭配組合,可以使本隊比賽中的發球產生很多變化,發球力量大小的變化,發球速度快慢的變化,發球線路的變化,發球落點遠近的變化,發球飄晃度的變化等等。多變的發球會令接發球方不好防范。我們認為將大力跳發與跳飄發球結合起來在比賽中運用要好于單一運用一種發球方式。高水平男排比賽,大力跳發是各隊的最主要發球武器,跳飄發球是比賽中必不可少的發球武器,它應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另外,波蘭男排隊員的發球很有特色,有幾個隊員可以做到用很相似的助跑,然后通過起跳及手法上的變化,發出大力球或飄球。這一剎那的發球變化會令對方接發球猝不及防。這種發球手段值得推廣。
3.1大力跳發在高水平男排比賽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比賽中最有力的發球武器。跳飄發球在比賽中必不可少,它能夠很好的起到輔助作用。比賽中將大力跳發與跳飄發球搭配運用會得到較好的發球效果。
3.2高水平男排比賽中,應樹立全隊發球的整體意識,個人應根據全隊比賽中的實情進行發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變化,這也是一個高水平運動員必須具備的發球能力。
3.3高水平男排比賽中,每一局比賽的0-8分段,運動員的發球應更具沖擊力,“發球開始就要搏”,給予對方接發球更大的破壞力。20-25分以上段,運動員發球要拼耐心拼能力,發球隊員千萬不可有“發球一搏取勝”的思想。這個階段,在比賽中適當減弱發球攻擊力,減少發球自身的失誤是利大于弊的。
3.4每一局比賽中有幾個節點,發球盡量不要失誤,本隊連續得分漲勢時,本人發球連續得分時,本隊“強輪“時,對手被動請求暫停,結束后接下來的發球,本隊前一輪隊員發球失誤了,下一輪發球隊員發球時等等。
[1]王喆,呂春松.對高水平男子排球比賽中發球技戰術運用的研究與思考[J].運動精品,2019(4):89-90.
[2]王喆,呂春松.對當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賽中進攻的研究與分析 [J].體育世界,2019(4):53-54.
[3]隋盛勝.發球在排球比賽中的重要性及及影響因素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18(2):45-46.
[4]楊勝來,趙鳳霞.影響排球發球隊員的心理因素及其調控與訓練[J].四川體育科學,2007(3):36-37.
A Study on the Service System of High Level Men's Volleyball Competition in the World
WANG Zhe, etal.
(Department of Sport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Jiangsu, China)
王喆(1970—),學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排球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