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十余年的快速發展,廣東社會工作在全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穩步推進,使得廣東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有了新的挑戰。為了使該專業人才培養更符合時代的需求,提升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本文試圖就當下廣東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現狀進行了調研,建議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中從優化課程體系、設置統一的職業資格證書、豐富專業人才培養途徑等方面進一步改進。
【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社會工作專業;高職院校;人才培養
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是具有一定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慈善事業、社區建設、婚姻家庭、精神衛生、殘障康復、教育輔導、就業援助、職工幫扶、犯罪預防、禁毒戒毒、矯治幫教、人口計生、糾紛調解、應急處置等領域直接提供社會服務的專門人員。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合作的加強,以及新冠疫情對社會的沖擊,社會各界倍感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需要,也更加關注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建設。因此,筆者對23所廣東省設置社會工作專業的高職院校進行調研,試圖對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情況進行研究,希望在推進該專業人才隊伍培養方面提出針對性建議。
一、廣東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一)課程設置:以專業手法課程為主
本次調研的23所高職院校中,有20所高職院校以“社會工作”專業命名有3所院校以“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命名。
經過對這23所院校社會工作專業課程進行匯總分析(表一)發現:《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及其相關《社會調查實務》課程是最多院校開設的課程,占據所調查院校的74%;其次是《社會工作概論》及其相關《社會工作實務》、《社會工作方法》等課程,《心理學》及其相關《社會心理學》課程,有69.56%的院校開設;最后,社區工作、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等專業手法課程,占據約50%的院校開設。由此可見,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在專業課程設置上還是以傳統的社會工作手法課程為主導,很難從課程設置中分析院校的專業特色。同時,對于目前社會大熱的為老服務、禁毒服務、青少年服務、應急管理服務等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缺乏相關針對性的課程。
(二)證書考取:缺乏針對性的職業資格證書
在調研的23所高職院校當中,只有16所院校對在校學生考證作出了規定,并且各校沒有統一針對社會工作專業在校生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表二)。其中,有21.74%的院校建議考取助理社工師證,17.37%的院校建議考取秘書資格證書和人力資料管理員證書,13%的院校建議考取英語證書和會計證書。除以上5種證書外,還有16種證書類型也出現在不同學校建議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名錄當中。由此可見,目前廣東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建議學生考取的證書種類繁多,但是卻缺乏專業針對性。
(三)就業方向:集中在社會組織和政府部門
針對高職院校對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就業方向的指引問題,調查顯示(表三),院校給出了38種不同的就業方向,就業方向比較廣泛。其中,60%以上的院校建議前往社區服務中心或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工作;43.48%的院校建議前往民政部門或者工會工作;34.78%的院校建議前往婦聯等部門工作。根據整體數據分析,雖然各院校對就業方向的描述各有不同,但是院校對社會工作學生就業方向的指引集中于社會組織和政府部門,其次是事業單位,只有少數院校建議在企業就業。
(四)升學情況:開設社工專業轉本銜接的院校仍較少
23所院校中只有2所學院對社會工作專業開設了專業升本銜接。在專業招生情況困難、升學需求急升的情況下,轉本銜接的辦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對專業的認可度。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在社會工作專業辦學模式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廣東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廣東高職院校社會工作教育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毗鄰經驗成熟的港澳,這巨大的優勢使其發展迅速。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市發展加速,這些城市的社會工作行業情況已經成為廣東省甚至全國的典型。因此,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推動,廣東高職院校社會工作教育也有了較大的發展,但從調研來看,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社會工作專業知名度提高,響應度不高
相較于在港澳近七十年的發展歷史,社會工作在廣東發展只有十余年。作為時代需求的新興專業,在國家政策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下,社會工作專業的知名度在不斷地提高。但是,隨著大家對社會工作的了解,其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讓許多家長和學生產生了畏懼心態,呈現不愿意主動報考社會工作專業的心態。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在該專業招生上都遇到了瓶頸,第一志愿報考率低,導致多數的學生調劑進入該專業。學生在缺乏專業認可度和興趣的情況下選擇專業,極度不利于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培養。
(二)專業課程設置相似度高,缺乏院校特色
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在專業課程設置上還是以傳統的社會工作手法課程為主導,各院校的核心課程設置沒有太明顯的區別,以至于難以突出院校之間的特色與創新。雖然院校都清楚目前為老服務、禁毒服務、青少年服務、應急管理服務等方向的工作將會是未來社會工作的重點領域。同時,院校也都希望在這些方面的教育有所突破。但是面對招生不理想的現狀,大多數的院校也只是通過增加一兩門相關課程來顯示需求,而并未在專業特色方面做太多的調整。另一方面,由于社會工作教育在廣東發展的快速,以至于高職院校在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方面非常缺乏。比如在教材建設方面,教材的建設進度難以跟上專業發展的步伐,只能借助于本科教材,直接影響了高職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缺乏統一有針對性的職業資格證書
專業對口的職業資格證書對于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來說一方面是專業學習深度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就業的需求。根據調查數據顯示,23所院校中一共為學生提供了21種不同的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證建議。其中,最具專業針對性的證書為助理社會工作師。但是,根據助理社會工作師的報考條件顯示,該證書需要大專畢業并從事社會工作滿2年才能報名參加,也就意味著大部分的學生不能在校期間考取該證書。其次,排位第二被推薦的是秘書資格證書、人力資料管理員證書等與社會工作專業相關度較低的證書。由此可見,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可考取的專業相關度高,而且能夠得到行業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還非常缺乏。
(四)社會工作專業升學空間受限
作為一門強實務操作的專業,高職院校對該專業學生的培養以實操訓練為主,著重實現就業。為了保證招生數量,部分的高職院校與中職開展三二分段銜接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中職學生的升學路徑。但是,隨著辦社會工作專業的本科院校的減少,從高職升讀社會工作專業的機會也相應降低。雖然,有部分高職院校為了提升教學質量與本科院校協作進行專本銜接。但是,從調查的數據顯示,也只是不到10%的高職院校正在進行此項教育工作。因此,高職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就本專業的升學空間仍是受到了限制。
三、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對策建議
(一)優化課程體系,創造院校特色
高職院校需要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緊跟社會需求和院校所在地的地區優勢進行課程體系優化。確保課程的設置能夠凸顯社會需求,又能突出院校專業特色。一方面,加強社會工作專業教材建設,總結社會工作的發展經驗,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編寫適合高職院校的教材;另一方面,加強院校間的交流,分享地區優勢和辦學特色,加深院校間的經驗借鑒及資源共享,共同對高職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出謀劃策。
(二)開發設置行業認可的統一的職業資格證書
社會工作專業職業有針對性的職業資格證書缺乏是各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建立以來長期存在的問題,并且多年來得不到解決。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在校實施“學歷證書+1+X證書”制度試點方案》,要求積極發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在促進專業人才培養、實施職業技能水平評價等方面的優勢。在此政策的推動下,高職院校間應當共同協作,根據專業特長和專業特色,選取不同的職業資格證書進行有針對性地打磨,打造與社會工作專業需求一致的職業資格證書,進一步推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工作。
(三)專業人才培養途徑可進一步加強
面對社工專業人才需求增加的社會現狀以及學生繼續深造的學習需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途徑必須進一步加強。一方面,可以選擇三二分段銜接教育。按照教育部門要求,中職、高職、本科院校協商簽訂專業銜接合同,既可以確保生源的穩定性,也可以為專業人才的培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機會。另一方面,爭取更多校企合作機會,在給學生提供更多實習機會的同時,也能借助一線社會工作人才的力量,促進高職院校對專業課程設計的完善。
總之,社會工作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強調專業知識的轉化、專業價值的內化和服務技能的運用。高職院校社會工作人才教育應該按照學科要求和時代需求培養專業知識扎實、服務技能到位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蔡文韜.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困境研究--以江西Y職業學院為例[D].江西財經大學.2019.
[2]張玉玲,劉惠苑.廣東省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現狀、特色、反思與展望[J].職業技術教育,2017.07.
[3]傅芳萍.我國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困境探析--以廣東省內高職院校為例[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9.
[4]王艷麗.廣東省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現狀、特色、反思與展望[J].職業技術教育,2015.06.
[5]陳宇鵬,佘曙初,董海寧.地方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01.
基金項目:2019年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廣州教育政策研究項目《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廣州市高職院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作者簡介:鐘麗歡(1984-),廣東廣州人,女,漢族,研究生學歷,講師,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社會工作專業教師,主要從事社會工作、社會組織管理、青少年及志愿服務等領域的研究與實踐。